
老骥未与年俱老 春荣秋谢自奋蹄
——在洛中工作的回忆(之一)
文/郝蔚民
洛南中学百年华诞到来之际,校方欲治史。嘱我写写回忆文字,作为曾在这块热土上辛勤耕耘十四个春秋的党务干部,我欣然应允,下笔时又颇觉茫然,不知从何说起。
我是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于洛中这朵“红花”我是绿茵之中的一片不起眼的叶子,头顶没有桂冠身上不显光环,更没有诉至于笔端的斑澜事迹可陈。好在治史重在求实资政,我就将自己退休后脑海经常闪现的回忆片段,用文字连接起来。虽是一孔之见,但古人有窥斑见豹之辞,通过我这些粗糙的文字,能够烘托或再现在改革开放的春天里,洛中这所百年名校扬帆起航再续辉煌,特别是学校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师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坚持政治站位,发挥监督保证作用,推动学校工作跨越发展。则余愿足矣。
1998年8月,中共洛南县委组织部一纸调令,将我从洛南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党支部书记的岗位调任中共洛中党总支副书记,以完中正校级的职级,从教育行政部门进入了学校专职党务干部全新的工作岗位。时年我已届47岁,
洛南县委任命我到洛中担任校级领导,主管党务工作,是对我的信任和培养。对于洛中,在我的心目中是极具感情的。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山雨欲来风满楼”的1922年,社会贤达黄献之等人在洛南这块穷乡僻壤上创办华阳私立中学堂,开中学教育之先河,实现了中学教育的突破,使青年学子深造免受跋山涉水之苦,贡献之大,可谓是洛南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解放后的洛中名师荟萃,培养的英才遍布全国各地,跻身于陕西的名校之列,在商洛乃至三秦大地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我在初中毕业之后,文革尚未结束高中停办,回乡务农,乡民举荐作了民办教师。工作以后先后担任原古城高中团委书记、寺坡公社教育干部、古城街小学校长,洛南教研室教研员,洛南城关中学负责人。1984年考入陕西教育学院教育行政管理专修科进修,1986年担任洛南县西街小学校长,1992年担任洛南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督学、副主任、党支部书记,主持洛南的教育督导工作。在这些学习和工作经历中,高中学习阶段缺失,特别是未能进入洛南的最高学府——洛中深造,甚觉遗憾!

岁月更替,人事代谢。能到洛南中学工作并担任领导职务我是诚惶诚恐的。故而到职后,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按照学校校级领导的分工,联系文科教学,我搜集高中语文、政、史、地教科书和教参资料,扎扎实实地补好高中知识,用一学期的时间深入课堂听课,和功底深厚的文科老师,研讨高中文科知识和教学方法,实现外行向内行的转变,逐步从自然王国走向必然王国。放下领导的身段平和地与老师探讨学问研习教法,拉近了和教师的距离,不仅丰富了自己的学识,还在教师中交了一大批的知己朋友。他们评价我平易近人、谦虚好学、处事公正。现在虽然年愈古稀退休离开洛中十多年了,曾经在一块共事的洛中教职工待我还如挚友一般。
洛中管理体制是校长负责制,学校党组织起监督保证作用,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挥中心,担当着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领导学校的工、青、妇群团组织等职能,是一项任务繁重责任重大的系统工作。作为专职党务干部我深感肩上担子重心里有压力,唯恐思虑不周而造成失误,有负组织重托,我担任总支副书记期间,书记米忠科(已经病逝)同志处于患病恢复之时,不能坚持正常的工作,对于党建我就要多考虑一些多吃一些苦多做一些工作。同志们戏谑我是“劣马黄酒六千里,拎枝桃花下江南”。

任何单位的党建工作都不是单一的。因此,协助行政抓好教学,立足教学抓管理,强化育人抓党建,成为校总支搞好本职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归宿。
加强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把育人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是学校党建工作永恒的主题,特别是在高中阶段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围绕育人抓党建,党建工作才有活力。说句实话,教书育人把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放在首位的办学理念在一定阶段是被削弱的,自从国家教委提出素质教育的办学理念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洛中集中了我县一大批优秀学子,这些学生聪明好学,守纪律己,以考取高校为最大的追求,这本无可厚非。然而,我以为年轻人应有更高层次的追求。人活着为什么?今日之艰苦求学与他日之社会贡献关系何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身系天下大任,给我们教育工作者以深刻的启示,说到底就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办的高中是培养《青春之歌》杨沫笔下“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卢永泽式的才子“书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描写的罗曼蒂克的“布尔乔亚”,还是具有培养具有坚定的思想信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而求学,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据有关方面披露,清华、北大毕业的留学生,回国服务者人数不多,多数滞留西方国家。若说是追求优渥的生活环境,倒也罢了。更有甚者为了绿卡和美元,投身军工科研机构,把自己的科研学识转化为制华之利器。这些从小就是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备受父母呵护,社会资助,享受着国家优质教育资源。到头来却甘愿为西方制裁中国效力。应该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反思。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洛中自1922年建校以来,经历了革命烽火的洗礼,一直是洛南县新思想新文化的策源地,是人才的摇篮,从这里走出去的许多学子,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这个意义上讲,洛中是具有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好传统好作风的。为了搞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校总支组织政工人员、班主任、党员教师,深入学生家庭、学生宿舍、教室开展学生和青年教职工思想现状的大调查,充实修订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施办法,把量化考核引进管理之中,对学校各类人员提出了育人的职能要求,领导行政人员管理育人,教师教书育人,后勤服务育人,校办工厂办厂育人,作为教职工考核和评优树模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使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为了将社会教育因素纳入学校管理之中,使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形成合力,洛中组建了学校和年级组家庭教育委员会。聘请关注洛中发展、政治觉悟高组织能力强的同志进入家委会,这些同志及时和学校党政领导沟通,转达学生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使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密切结合起来。在人选的组成上,学校、年级的家长委员会主任一般聘请社会威望高,重视教育工作,有经济实力的县级政府部门的负责人和企业家担任,他们的工作思路清晰,同时也较好地解决了活动经费问题。在学校对外公开教学时间,年级邀请家长委员会的同志走进课堂听课、评课,征询社会各个方面对学生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家长委员会组织家长评定教师工作,教师节和年终以家长委员会的名义表彰慰问教师,较好地调动了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洛中总支直属洛南县教育局党委领导。我担任洛中党务干部时,总支下属有四个党支部,分别是行政教导支部、文科支部、理科支部、后勤总务工厂支部,由赵鸿亭、谢新民、孔存才,王芸生担任支部书记,这几位同志政治觉悟高,组织能力强,热心党务工作,能够及时完成总支交办的工作任务,对我的工作给予了极大的支持。特别是赵鸿亭同志是我在西关中学就读时的老师,我任职后支持我的工作,协调关系,请示汇报,表现出来一个老共产党员的本色。谢新民同志是政治科教师,思想素质过硬,文科支部的工作搞得十分出色,多次被评为标杆支部,受到宣教党委的表彰。学校总支也被评为县级先进党组织、市上“标杆支部”、陕西省“基层先进党组织”,受到了各级表彰。李云峰等同志被命名为“红星党员”。我亦被评为优秀党员、先进党务工作者、德育工作先进个人,得到了组织的认可和肯定。
(2022年6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