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庭 执教于高校中文系 《读者》杂志签约作家 著有小小说集《女教师的特异功能》、《爱情四重奏》,刊首语集《青春女神嫁给了谁》,文艺随笔集《美与趣》、《理与趣》、《情与趣》、《雅与趣》、《书中的红豆》、《点击智慧》,爱情美文集《醋溜男女》、《爱情麻辣烫》,幽默小品集《不妨幽它一默》,寓言集《会开花的故事》,童话集《男孩帅帅和老鹰秃秃》等。
佛前联想(二题)
张玉庭
A
总也难忘北京香山卧佛寺的那尊卧佛--它从容地面对着朝拜者,怡然自得地躺着,全不见佛国天界的“一本正经”。
是的,它面带微笑,它从从容容,就这么出神入化地躺着,非但没有使人感到消极渎职,反而使人备感亲切。
于是,我突然想起了庙堂里那些常见的佛像--那么威严,那么凛然,一个一个正襟危座着,这反而使人感到了一种造作,一种僵化,一种居高临下的威压,于是,这些“玄乎其玄”的神也便远离了人,使人在欣赏时有了距离感和陌生感,说实话,要是让人们从中选一个做朋友,这些正襟危坐者八成会落选的。
于是想起了两种不同的老师。
第一种:他们和蔼,他们温暖,他们善解人意,他们总把学生看做朋友,平等地进行着所有的操作。就像古时的孔子,有教无类,诲人不倦。当学生在学习上有了困难时,他们总是热情地指导,不会冷漠,更不会歧视,这才使人想起了两个极美好的字眼儿:阳光,春雨。
第二种:他们威严,他们凛然,他们让人敬而远之。他们最爱好的是居高临下式的指手划脚,他们最拿手的是狂风暴雨式的批评,在他们的脸上,冷眼多于笑容,嘲讽多于认可,使学生不得不怕不得不躲,无奈中的学生甚至悄悄地给他们起了两个外号:“冷面杀手”与“灭绝师太”。
于是答案不言而喻,这两种教师,前者才是温暖的卧佛,只有他们,才会被学生视为知音视为朋友。
B
提起观音,人们并不陌生,她救苦救难,大慈大悲,总是一幅慈眉善目的样儿。
可是且慢,在河北正定县的大佛寺,却偏偏有一尊观音菩萨是倒坐着的,如若细看她的表情,还会发现那表情似笑非笑,似哭非哭,满脸的茫然,分明写满了无奈。
尤其有趣的是,这尊倒坐的观音一点也不显眼,她不是挺昂然地端坐在佛堂庙宇的正殿,而是悄悄然坐在一座大庙的后门口,这就更值得人细品--这是什么意思?是激流勇退无意抛头露面?还是因心事太重才躲于一偶?是在嘲笑芸芸众生的执迷不悟?还是在哀叹世间众人的常醉不醒?是因人间的光怪陆离而深感困惑?还是索性倒转身去才不见不烦?反正只要你细想开去,总能感到意味极长。
遗憾的是,游览大佛寺的人们总是太过于一心瞻仰那尊从容端坐的铜铸的大佛,居然常常忽略了这尊倒坐的观音,自然,就这么一不留神,也就忽略了一个堪称世界唯一的细节。
人总是这样,人云亦云,总是少了点自已的见解--当众多的游人随着前边的人一路走去只顾瞻仰那巍然的大佛时,凭什么就不驻足细想,好好注意一下这尊别有新意的观音呢?
我也是如此,虽然小时侯也去过正定,虽然幸亏有人指点使我也发现了那尊倒坐的观音,却偏偏没有在那里细想。更遗憾的是--如今虽然懂了,却又没机会去看那神奇的“倒坐观音”了。
这个世界真精彩,这个世界也真无奈!
啊!但愿以后还有机会,能细细端祥一下那尊倒坐的观音……
自然,到了那时,在那里,我将找到不少哲理与禅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