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李曼从北京给我寄来一本《珠穆朗玛日记》。该书记录了王少勇与测绘登山队员们在珠峰高程测量的过程中,共同度过的一段铭心刻骨的时光。
翻开这本书,通过一个个真实发生的故事,我看到英雄们柔软而多情的一面,感受着生命禁区的至情至性。
在2020年5月10日的日记里,王少勇记录了自己和测绘登山队员们在西绒交会点的陡坡上前行的情景。这让我想起了自己以前在野外施工的场景。
2009年7月,我从东华理工大学测绘工程专业毕业后到江西省地质局第五地质大队工作,正好赶上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当时,单位人手紧缺,领导安排我和其他几个实习生前往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实施地形图测量,为开展土地调查提供地形资料。
我们的主要工作是利用现有的GPS控制点,进行导线点布设和地形图测量。项目部只有3个测量小组,工作并不轻松。每天从早上6点到晚上7点,大家都在测区紧张地选点、打桩、测量、进行坐标点计算……过去了一个多月,这部分工作完成了。剩下的时间,只有一件事,就是测图。测图工作除了环境艰苦,危险也随时会出现在身边。
有一天中午,我们在山上吃了点馒头继续工作。突然,刮起了大风,远处下起了雨。这时,组长在对讲机里面喊:“赶快收仪器,大雨马上就要来了!”可山顶还有最后四五个高程点没有打到,于是我继续扛着棱镜杆在山上跑点。等我跑到待测点时,发现树枝挡住了仪器。我赶紧放下对讲机,将棱镜杆一节一节地抽出来,伸长到5.2米,测量员大喊:“看不到!”我便双手举起标杆,边晃边问他:“是否可以看到?”这时,一道金光从身边划过,我感觉脸庞热乎乎的,顺着金光望去,前面不远处一棵树被烧黑了。紧接着,我的头顶上发出像炮弹爆炸的声音,吓得我赶紧将标杆扔在了地上。测量员发现棱镜瞬间从视线中消失,便跑了过来,发现我好好地坐在地上,这才松了一口气。
我已经多年不做测量了,可读了《珠穆朗玛日记》这本书,脑海中浮现了多年前的情景。人生的道路上有万千光景,苦乐喜忧,跌宕起伏,不断消散在时间的长河里,而书若知己,总能在漫漫人生路上唤醒沉睡的记忆,碰撞出心灵的火花。
(作者单位:江西省地质局第五地质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