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至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共涵盖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历史,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宝库。顾炎武曾说,司马光所著的《资治通鉴》为“后世不可无之书”。《资治通鉴》版本众多,而柏杨先生批注版本则是细节感满满,他不仅采用现代视角分析古代,更加入诸多形象插画便于理解,每一章的故事都能够通俗易懂。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是柏杨先生呕心沥血的杰作,柏杨以现代独树一帜的视角切入,深入浅出地引导读者理解生动的历史。这本书无异于一场思想的盛宴,让人在领略千年历史风华的同时,深刻感受到历史与现实的奇妙交织。对于历史爱好者来说,文言文版《资治通鉴》可能略显晦涩,而柏杨用白话将《资治通鉴》逐字逐句翻译出来,使这部千年古史得以焕发新的生机。他以流畅的语言风格,将历史的沉闷与枯燥化为生动的故事,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轻松地理解历史。
柏杨运用了丰富的历史对比手法,为读者提供了更为立体的历史感知。他借鉴现代官职标注和地名标注的方式,结合多种类图片插画,将古代的官职和地名与现代相对应,使得历史事件和人物更具现实感。这种古今对比的方式,让千年前的历史事件有了落地的舞台,让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生动形象,不再神秘,不再虚无缥缈。
柏杨先生在书中与“历史对话”,这是他的一大创新。他以“柏杨曰”的形式,亲切幽默地对每一个历史事件进行深入剖析和思考,并对每一个历史人物进行点评,直抒胸臆,振聋发聩。这种与“历史对话”的形式,不仅引导读者更为深入地理解历史,也激发了读者对历史的思考。
总的来说,《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是一部融汇了历史与现实,充满了智慧与思考的著作。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历史,也可以更深刻地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温度。无论是对于历史爱好者,还是对于初涉历史的读者,这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