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停地出发,不停地告别。春天接羔,夏天催膘,秋天配种,冬天孕育。羊的一生是牧人的一年,牧人的一生呢?这绵延千里的家园,这些大地最隐秘微小的褶皱,这每一处最狭小脆弱的栖身之地……青春啊,财富啊,爱情啊,希望啊,全都默默无声。”

《冬牧场》。李娟 著
我漫步在新疆的冬牧场,白雪覆之沙漠,雪地里“珍藏”着几枚脚印,有羊的、有骆驼的、有马的……那是游牧者前行的痕迹。《冬牧场》把我带到一片寒冷的荒野之中,带我去品尝雪水之甘甜,去眺望牛羊成群之壮观,去体味马背歌舞之风情。李娟笔下的文字,让我感受到了一个踏实的词汇:生活。不同于余华老师充满力量的“活着”,哈萨克民族的“生活”一步一个脚印地踩在了大地上。他们的生活,日出饮茶牧羊,日落踏马而归,复杂到要熟知每一畜牛马羊的身体状况,日常劳作便填满了时光;简单到几万亩牧场,不过寥寥星辰。
你问我生活是什么?是牧民在无边的“雪国”之中,用羊粪点燃的火光;你问我生活是什么?是黄昏的沙丘之上,等待牧人回家的晚霞。《冬牧场》一书讲述了作者李娟同牧民居麻一家在冬牧场的游牧生活,他们追赶着寒冷,追赶着雪(牧民唯一的水源)来到了冬窝子(沙漠牧场的家),在这里度过了整个冬季。谈起游牧生活,或许你会认为那是一种别样的体验,在草原中放逐自己的心灵,在成群的牛羊中寻找安宁;或许你会想起海子的诗句,“喂马、劈柴,周游世界……”然而,生活本身仅是生活,为了水源,牧人需要不断寻找积雪;为了回城镇探亲,牧人需要半月之久才能等来车辆。当然,浪漫本身也充满浪漫,用劳动换来的雪水如此甘甜;用期盼等来的见面,更显情浓。
“太阳未出时,全世界都像一个梦,唯有月亮是真实的;太阳出来后,全世界都真实了,唯有月亮像一个梦。”冬牧场里,日出悄然、月落无声,若逢一阵呼啸,吹来亦是宁静。那里没有公交车上的拥挤,没有地铁站里的匆忙。
也不必过分羡慕游牧生活,我未曾骑马牧羊,但也在生活的旅途中日夜前行。生活本身仅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