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诗:青州古城的“非遗传承”(三首)
作者/陈庆聚
一、花毽
彩虹般艳丽
流星般迅疾
一人踢,二人踢,多人踢
内踢.外踢、直踢、倒勾、背踢
大红大綠的花毽
在人们的身前身后
脚底头顶、翻飞飘逸
令人眼花暸乱、目不暇接
传统的青州花毽运动
从古代的“蹴鞠”演变而来
巳经两千多年历史
列入了国家“非遗”
它,
揉合了传统武术的阳刚之气
它,
汲取了舞蹈动作的柔美之姿
兼具了灵巧多变,刚柔相济
动作强身健体,扣人心弦
已纳入体育运动比赛项目
青州古城从民间到团体
伴随人们不断的踢
已经踢出了青州
踢进了济南,踢进了北京
这项深受人们喜受的运动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我,我们深深地期待!
二、蓑衣
身穿蓝地白花的衣裤
慈眉善目的农家大嫂
坐在古街边的铺蹲上
一绺一绺、一撮一撮
手拿柔软青綠的茅草
仔仔细细的在编织
噢!编蓑衣
久违的蓑衣
看到眼前的蓑衣
打开了我尘封的记忆
这是我曾经穿过蓑衣
那还是青葱少年时期
学校放署假
回生产队当了放牛娃
一到下雨的时候
我穿上蓑衣
戴上苇笠,尖顶六角的苇笠
苇笠下的一只粗布口袋
装着一只从小喂养的小燕子
来到田野的草地
这时,我挽起拴牛的纲绳
让牛儿自由自在的吃草
开始放飞口袋里的燕子
机灵的燕子云翔一大圈后
累了,就会站在苇笠上
邀功似的唧唧唧的叫着
我把早巳捉住的蚂蚱
送进这小机灵的嘴里
算作奖励
田野里玉米高梁深綠
小溪边是青青的草地
牛儿在慢慢吃着青草
燕子在苇笠上面休息
灰蒙蒙的天空下
似雾似烟的雨絲
蓑衣、苇笠、牛儿、燕子、
一幅亲历的画面
仿佛闪现在梦幻里
穿蓑衣的年代已经远去
美好的回忆永留在心底
啊!多么想重回少年时代
啊!多么想重回那幅画里
三、编条
他,约七十多的年纪
一附清瘦和善的脸庞
坐在古街边的马扎上
与过往行人唠着家常
几样简单的工具
其中一把剪刀,一把尖嘴钳子
脚下一捆五色彩条
剪、穿、翻、转
一会儿飞出一只蝴蝶
一会儿飞出一只蚂蚱
一会儿钻出一条长蛇
一会儿飞出一只凤凰
手上还有一条龙正欲飞翔
看似稍显粗糙的双手
怎如此这般的灵巧
惹得过往行人驻足细瞧
我问老人:“这编织叫什么”
老人回答:“编
条”
看呆了的小朋友问:
“爷爷你能教教我吗?”
“我恨不得现在就把你教,
但你最要紧的是先把学上好。”
话语里透着期待
也透着些许感慨
慈祥和善的老人家
真想把手艺代代传下去

作者简介
陈庆聚,网名或笔名:老陈,山东青州市人,中共党员,退休干部。曾经当过兵,退休前从职于财政系统。喜欢阅读,喜好文字,有兴趣时动笔写点东西,愿意以文会友。
主播简介
周会芳(含笑原野),郑州市作协会员,热爱朗诵,热爱写作,曾有多篇散文诗词发表在各大媒体平台及纸质刊物。愿用文墨写一纸清欢,愿用声音扮靓自己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