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主播梅芳竹青老师诵读
115节
116节
117节
118节
音频合成阳光
刘西元长篇小说
《两棵橄榄树115节》
连载115
詹幼玉递过头吸包,张怡静接过来谦虚地说: “幼玉姐,你来做吧,我帮你抽吸和接生。”
“还是你做,我当帮手。”
詹幼玉也客气地说。
李春林和詹淑莲又给产妇测了血压。
众人一番忙碌,大家屏住气息,目不转睛地盯着张怡静一双戴着消毒手套的巧手不停地摆弄着。
“出来了,出来了”,随着詹幼玉的惊喜声,一个六斤重的男婴已托在张怡静的手中,男婴紧闭双眼,还连着脐带,张怡静剪断脐带,交给詹幼玉。
“注意产妇生命体征,”张恰静边准备清理阴×积血,边对詹淑莲和李春林说。
“血压收缩压150,舒张压94,呼吸22次,脉搏88次。”詹淑莲汇报说。
“哇”,一阵婴儿清脆的哭声冲破夜幕伴随着风雨声传向四周。
众人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产妇的丈夫和婆母连连说: “感谢医生们救了袁美花母子俩,救了我们全家。”
“现在产妇还处于昏迷状态,血压虽有下降,将来恢复得怎样还很难说,你们要有心理准备啊!”李春林对杨仁波和李桔子说。
“我们相信你们,相信卫生院,你们尽力给美花治疗吧。”李桔子和杨仁波不假思索地说。
张怡静叫李春林冒雨过家里拿白糖和开水,大家暂且喝一碗白糖水充饥,李桔子和杨仁波不敢动手,张怡静把泡好的两杯白糖水递了过去说: “别客气,你们受惊劳累一夜了,喝杯糖水,才有精神。”两人只好感激地接过杯。
大家守候到凌晨三点多钟,在众人多次催促下,李春林才回家睡觉,因为家里还有老人和二个小孩啊。
张怡静三人一直守到天亮,看看产妇情况已较稳定,把产妇转入住院部。
两天后产妇清醒了,但双目失明,看不到东西,一直住了二十天,眼睛才恢复了光明,出院时产家送来一面锦旗,上书: “术精母子安,德厚众人赞”。
话说这上芝镇卫生院地处茂芝圩中, 茂芝圩是广福两省三县集市的重镇,一九二七年,南昌起义后,起义军计划南撤至汕头,后在大埔三河坝,揭阳竹竿山战斗中失利,朱德率三河坝余部撤至茂芝圩,并在此休整,召开重要的军事会议,史称“全德会议”,决定“穿山西进,直奔湘南”的决策,带领剩下的800多人西进湘南,后与毛泽东在井岗会师,开创了中国革命大业,全德会议的旧址还被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来什么级到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起了朱德广场,茂芝会议纪念馆,修整了全德学校,麒麟岭等景点,成为远近闻名的红色革命教育的基地和粤东著名的旅游景点,吸引了下批的游客,江原县能成为评为苏区县,有它很大的贡献。每到圩日,这里人山人海,甚是热闹,晚上饮食店通宵营业,故又有“小香港”之称。
这上芝卫生院有八十多人,设有病床20张,仅有一台30毫安X光,检验室只能做血尿粪三大常规,收治能力很低,很多病人流向大埔或成丰卫生院,加上近半年来从银行调来的詹院长前几个月与妇科医师吵架打架,被上级批评,赌气半年不来班,院委四人勾心斗角,各争坐大,一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人称“四大金刚斗法术”,搞得人心惶惶。
面对这个烂摊子,李春林提出“建章立制,推行改革,狠抓质量,发展业务”的治院方略,又称“外树形象,内增活力”工程。提出“全院一心,团结奋进,排除万难,争取二年内赶超全县先进水平”的口号。把全院员工的思想统一到改革发展的思路上来,卫生院开始出现了生机。
待续
刘西元长篇小说
《两棵橄榄树115节》
连载116
要使职工和群众看到希望,李春林不搞空对空的政治学习,而是从本院实际出发,拿出见效快,容易做,影响大的两条杀手锏。
一是整顿院容,改善环境。
二是筹备开展外妇科手术。
李春林六年前在谅山时就回母校的附属医院进修过一年外科,那时他还带着助手,麻醉,手术护士整套人马去的,回谅山后把手术开展起来。
张怡静五年前也去鸵江市中心医院进修了一年半妇产科,后来两人又在釜山历练三年,业务知识基本比较巩了。
夫妻搭配,干活不累,有这贤内助助力,李春林完全有信心把开展外妇科手术作为发展业务的突破口,带动全院业务发展,让大家刮目相看。
很快地,原来院内的泥坪硬化变成水泥坪,还种上花木,装上大铁门,卫生院面貌焕然一新。
张怡静主动和詹淑莲担任手术室的清洗整理工作,她带领詹淑莲把手术清洗消毒,配备几个手术包,日以继夜地干了十多天,把关闭八年的手术室恢复起来。
第一例胃切除手术,李春林让张祥上台当一助,他在部队当过医助,转业回来后又在县医院进修过半年的小外科,有一定的基础。第一例手术,张怡静当起手术护士,先带带詹淑淑莲,詹淑莲先担任巡回护士,以后再让她当器械护士。麻醉由沈大江医生负责,当时基层卫生院外妇科手术麻醉多用冬眠加局麻或针麻加局麻。
第一例手术成功了,半个多月后第二例胃切除病人也痊愈出院了。
从此,在李春林,张怡静的主持下,上芝卫生院外妇科手术正常开展起来了。
自从10份人《人民日报》第一版刊登郑旭铭医师的事迹后,全县立刻欣起学习郑旭铭医生的高潮。郑旭铭医师是成丰卫生院的副院长,外科医师,他在中山医学院毕业后分配在鸵江市工人医院工作,1970年,下放到成丰卫生院当外科医师,和另一从粤东医学院下放的吴祝东讲师共同创办了成丰卫生院外妇科手术。他用精湛技术,高尚的医德博得山区片几十万群众信任和尊敬,还热心帮助周边卫生院会诊,发展业务。1983年,他46岁时,调仼江原县人民医院任副院长,三个月后因患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而病故,死后,家属从他口袋中拿出一封遗嘱,上面写着: “县卫生局:本人患了不治之症,浪费国家钱财,深感内疚,呼吸停止之时,望给穿上一件白大衣,尸体送粤东医学院作教学之用,让我最后为祖国医学事业作点贡献吧!郑旭铭 一九八三年x月x日。”郑旭铭的事迹轰动了粤东,当时,县委授他为“模范共产党员”,组织全县学习他的事迹,李春林又以学习郑旭铭,争当好医生为契机,整顿行风,改善服务态度,开展了"友爱在医院,温暖在病房″的活动,使全院服务质量上了新台阶。
卫生院内种有五株龙眼树和两株芒果树,一到龙眼结果时,上芝圩一大群顽皮的小孩,常来偷摘龙眼,特别是晚上十二点后,大家睡了,他们就来捣乱,闹得职工和病人都不能安睡,李春林决心治治这些小顽皮。
一天晚上十二点多,李春林听见一阵阵的嘈杂声,开门一看,又是那些孩子在偷摘龙眼,有几个还在树上,李春林喝叫他们下来,卫生院职工也闻声按约起来帮忙,那些小孩一哄逃走了,李春林吓唬他们说.:"以后谁还敢偷摘龙眼,给抓到就关太平间去。有一个十六七岁叫詹锋的小青年,从树下来后,竟狂妄地说: “这是我上芝地界,我们就要来摘,怎么样?”
李春林一听,肺都气炸了: “偷东西还有理,来,抓去派出所说去。”张祥和詹大江一个箭步上前,把他撂倒,几个男人齐上前把锋′按住在地,小伙子见势不妙只好求饶,李春林紧紧抓住他右手内外关穴,小伙子右手一麻,无力反抗了。
“走,有理你到镇派所说去,你若敢想偷走,我一指点去你的穴位,叫你的小鸡鸡永远抬不起头,做个太监,看你的嘴硬不硬。”李春林狠狠地说。
待续
刘西元长篇小说
《两棵橄榄树117节》
连载117
“放了我吧,我再也不敢了。”小伙子再次求饶了。
“走,不走别怪我不客气。”小伙子只好给李春林牵着乖乖地走着。
几人把他送到派出所,刚好詹所长在班。
“詹所长,这小子带十几个人来我们卫生院偷摘龙眼,还骂我们,要和我们打架,得交给你们教育,教育。”李春林对詹海河所长说,詹海河是老朋友了,李春林也不客套了。
“好吧,人放在这里,你们回去吧。”詹海河说。
这不识趣的小子给詹所长训斥一顿,关了一晚才放出来。
第二天李春林立刻把几株果树招标给院内职工,把十几年的积压的难题甩掉了。
又一个茂芝圩日,李春林刚在办公室看完最后一个病人,因工作用房少,有病人专门来找李春林时,只好把院长办公室当诊室了。
“好呀,李院长,二个多月没来你们卫生院,环境大变样了。”来人是成丰卫生院的林克熙医生。
“哎呀,是林医生大驾光临,失迎,失迎了,快来坐,喝杯茶。”李春林热情地招呼林克熙进屋。
林克熙是成丰卫生院小外科医生,李春林去看琼姐时常见到他。
“来茂芝圩办什么事,有需要帮忙尽管说。”李春林说。
外科医生一般较直率,有话不绕弯子。
“家里建房子,叫茂芝亲戚买些木料,已办好了,多谢你关心。”林克熙回答道。
茂芝圩的木材市场很活跃,销往各地。
“王金城医生上班了吗?那件事怎么处理?”李春林问起上个月一个病人死了,经治医生王金城被打一事。
“他被打成肾挫伤,血尿了一周,已基本康复, 前几天回家休养了。”林克熙回答道。
“也算他倒霉,王医生和这一家人还是朋友,平时都有来往,也经常找王医生看病开药。那一天,病人身体不适,请王医生出诊,王医生给病人静脉注射葡萄糖加黄连素,打完针后病人觉得胸闷不适,送到成丰卫生院,抢救无效死了,本来黄连素有静脉制剂,可以静脉注射的,其它医生也常用,不知何故,这个病人却用出事来。因是朋友死了,王医生还拿了201元给他们做纸仪。谁知几天后,病人的三个已二十多岁三十岁的儿子来到卫生院找王医生,一见面,二话不说,一人一边拉住王医生的手,另一个人朝王医生的胸腹腰部用拳一阵猛打,好在卫生院人多,围上来解救,三人却边骂边扬长而去,卫生院报告镇政府,派出所,得到答复是,人家人都死了,家属不理解,有怨气,现在弄不好会更激化矛盾。王医生是你们职工,受伤了,医药费医院先出,治疗好再说吧。”
林克熙两手一摊,喝了一杯茶,继续说下去: “现在我们做医生的人真难,越来越被人看不起,工资低,无日无夜地干,人身安全都没保障,万一弄不好出了医疗纠纷或事故还要挨拳头,甚至挨刀子,去年不是福建有一个中医副主任医师给病人杀了,太恐怖了,将来我的儿女我决不让他(她)们学医。”林克熙激动地说。
李春林正想接过话题,邱绍华医生走进来,大声说: “林医生,你这个‘反法权’英雄,听说你来了,原来在院长这里,美珍已先给你下米了,中午到我家吃饭啊。”
邱绍华家在成丰镇,他们是无所不谈的老朋友,邱绍华说话也无所忌讳。近年来全国统一撤公社改区,后又改为乡镇,上芝卫生院现也称上芝镇卫生院。
“邱医生,谢谢你和嫂子了,中午我己定好在亲戚家吃了,我们还有事商量啊。”他下意识地看了一下手表,惊叫起来: “哎呀,十一点多了,他们在等吃饭,我得走了。”起身与两人告别,急急地走了。
待续
刘西元长篇小说
《两棵橄榄树118节》
连载118
“邱医生,你怎么称他‘反法权’英雄?”李春林不解地问。
邱绍华拿起一杯茶喝完说:“这是大约十年前的事,林医生那时才三十来岁,是卫生院一个小外科医生,有一天他到供销社想找邓进碌主任批两斤白糖,邓主任四十多岁,根正苗红,盛气凌人,吃得油头胖脑,人们暗称‘猪头主任’,他把持着这样食香单位,天天与达官显贵打交道,全不把这个名不经传的小医生看在眼里, 对林医生说: ‘没有白糖指标了,下月才看吧’。
‘我家办事需要用,能不能照顾一下。’林医生要求道。
‘没有就没有了,你叫我怎么照顾?你没有的东西,能生出来吗?’‘猪头主任’不耐烦地说,把林医生赶出门。
林医生正值血气方刚的中年人,如何受得了如此羞辱?窝了一肚子气,站在门口静静地偷看。
不一会,粮所会计老钱进去了,约10分钟,手拿一张纸条高兴地出来,他和老钱两人早已认识了,也常有交往。林医生假意上前搭讪: ‘喂,老钱同志,你来干什么呀?”
‘我来找邓主任批点白糖用,你怎么来这里,是不是要找邓主任呀’,说着老钱把手中的单一扬,显示一下。
林医生眼尖,上面着着实实地写着:‘门市部:请供应钱光强同志白糖叁市斤。邓进碌, x年x月x日。’
林克熙肺都气炸了, 心里暗暗地骂道;‘狗屁主任,真是狗眼看人低,它日别撞到我手里,看我怎么收拾你’,林克熙狠狠地骂道。”
邱绍华接着眉飞色舞地说: “真是现世报,一个多月后,机会来了,邓进碌主任右脚被玻璃割伤一个五公分长的口子,由一个下属职工单车载来到小外科,林医生一看,心里乐了。
‘主任,你这伤口太长太深,要做清创缝合,好吗?’林医生问说。
‘好,好,好,你安排吧’邓进碌不加思索地回答说。
‘就是有点疼,你可要忍着啊。’
‘好,我能忍。’
林医生叫来人帮忙把邓进碌扶进小手术室。把来人打发出去交钱拿药。戴上白帽和口罩开始清创缝合手术。
林医生把伤口从里往外用碘酊涂抹一次,再用酒精脱碘,再拿一棉枝蘸点碘酊抹抹伤口。
‘哎呀!好痛。’邓进碌叫了一声,右脚往上一缩。
‘不要动,我给你消毒伤口,伤口消毒不好,以后会感染化脓的’。
邓进碌把脚放下来。
林克熙打开小手术包,铺上小孔巾,穿上手套,选一支中角针穿上线,拿起持针钳夹住针就往伤口扎去。
‘哎呦,医生,怎么不打麻药呀,好痛啊!”邓进碌叫着问道。
‘麻药没有了,不打麻药,伤口好得快啊。’林克熙笑着解释道,接着又扎下第二针,这次进针他专门把针与皮肤角度改成45度,且慢慢穿入皮肤,慢慢出针,外行人是看不出其中奥妙的。
‘哎呦,疼死我了,医生,你去找找看,有没有麻药,多少钱我都出。’邓进碌几乎哭着恳求说。额角上的汗珠快要滴下了。
‘没有就没有了,没有的东西,你叫我怎么找?你没有的东西,能生出来吗?能找出来吗?不要动,只剩两针了。’林克熙告诫他说。
听到这句熟悉的话,邓进碌无语了,只好咬牙挺住,每到进针,出针,觉得扎心窝的痛,右脚条件反射微微一动, 巴不得这魔鬼手术赶快结束,邓进碌右脚一动,林克熙就大声地说: ‘别动,东西掉了要重新消毒的。’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