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神魔小说《西游记》讲述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路上历经各种各样的奇险与磨难,最终取得真经修成“正果”的故事。再读这部充满魔幻想象与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联系到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我开始对书中不起眼的“小人物”沙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探究着他身上闪光的精神内涵。
沙僧是《西游记》的主角之一,全书给他的笔墨其实很有限,他给人的印象始终是一个忠厚老实,没有脾气,也没有什么个性和特点,甚至是一个“陪衬人”角色。统观全书可以发现,沙僧没有猪八戒那样能说会道、自吹自擂的嘴巴,没有唐僧那样优秀的领导能力,也没有孙悟空那样的无边法力,他沉默寡言、任劳任怨,就像是现实生活中一个平凡的、随处可见的普通人。但是,这个看似沉默的小角色,其实却有着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从来不会说泄气的话,关键时候挺身而出,救急避险非他莫属,作用实在不可小觑。难怪他会成为西天取经团队里必不可少的一员。
取经路上,每当孙悟空、猪八戒、唐僧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不起眼的沙僧彼时顾全大局、彰显个性的作用就会让人顿感眼前一亮、柳暗花明。比如,当猪八戒喊着要散伙的时候,沙僧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给猪八戒讲道理,苦口婆心,言明利害,提醒取经事业绝不能半途而废。再比如,孙悟空和唐僧闹矛盾了,孙悟空一赌气跑回了花果山,也是沙僧把他从花果山接回来。沙僧用他的忠厚坦诚与深明大义,化解了不少矛盾和分歧,使得唐僧的取经之旅虽然经历千辛万苦、好事多磨,但最终修成了“正果”。
在生活、办事的细节上,平凡的沙僧也展现了他的责任与担当。漫长的取经路上,他时时刻刻都在照顾着大家的生活起居。平时上路都是他走在最后,看护马匹,负责后勤,甘愿为大家垫后。在大家休息的时候,他还要额外做一些打杂的工作。付出,即便没有得到表扬与回报,他也从来没有一句抱怨之言。总之,沙僧用心关爱别人,默默付出,任劳任怨,他所做的都是发自内心的。
由平凡、普通的沙僧,我联想到了一个优秀的团队里的无数个沙僧。诚然,在一个优秀的集体里、团队里,需要有唐僧这样的卓越领导者,需要有孙悟空这样的业务高手,但像沙僧这样常常被称作“老黄牛”的人,也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这样平凡的人在团队里占了多数。他们是忠于职守、勤勤恳恳、乐观积极的普通劳动者。他们中很多人虽然干着不起眼的杂活、苦活、累活,甚至被认为是可有可无的角色,但是如果没有他们,一个团队里的很多工作就无法展开,事业也不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基于此,《西游记》给我们的启示是,一个能创造业绩、取得非凡成功的团队,一定少不了许多像沙僧一样普通、勤劳、忠诚、正义的“老黄牛”。因为,平凡的老黄牛精神,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落伍,也不能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