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已深
枫叶红艳层林尽染
初冬至
冷不防打了个哆嗦
乘着阳光明媚
出了家门去溜溜
谁知三转两转
又来到吴山广场
偌大的广场
游客竟然廖若晨星
我独自闲逛
享受着温暖的阳光
忽然发现广场一角
有一个弧形的长廊
不由得心生好奇
忍不住前去瞧瞧
这一看收获不小
让我大饱了眼福
廊道里的一幅幅铜雕壁画
展现了杭州旧时候的风貌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我赶紧拍照留个影
把悠久的历史典故
呈现给喜欢的朋友

(白塔留古迹)
吴越白塔何人建
自有工匠手中天
唯求儿孙护国宝
传承文化又千年
吴越晚期于今杭州复兴路南端建白塔,千年沧桑,风采依旧。

(食在清河坊)
俞翁喜尝酥油饼
不忘相邀朱自清
招幌依旧迎食客
犹见鲁迅购龙井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文坛翘楚鲁迅、朱自清、俞平伯、郁达夫、林语堂均在清河坊踯躅流连,食在河坊,成文坛美谈。

(玉皇八卦田)
太极八卦绿成片
南宋皇帝亦耕田
此绩只有玉皇知
留的春风软绵绵
八卦田位于玉皇山南麓,相传为南宋皇帝的籍田。
(杭城大井巷)
大井甘露润腑臟
庆余甘露治病伤
亦有天赐亦人助
天人合一在河坊
大井巷名店林立,胡庆余堂中医馆列于其间。巷里有大井,旱不竭、雨不涨,堪称钱塘第一井。
(河坊古御河)
南宋御河走皇船
直通西湖有史传
歌舞不休作汴州
只余杨柳着衣穿
河坊街原为南宋古御河,有考古发掘青史为证。明代之后面目已非,作画留迹以示后人。
(盛夏四拐角)
七月流火打短裳
纳凉行道铺竹床
最佳河坊四拐角
东南西北风穿堂
盛夏的河坊街,避暑乘凉,街头巷尾,有卧有躺,谈天说地,下棋捉将,邻里和睦,其乐洋洋。
(河坊大厨房)
旧时清河坊
墙门大厨房
喜剧加闹剧
生活就这样
昔日墙门大院,七十二家房客,在大厨房里共开伙食,此情此景能忘否?
(鼓楼喧闹声)
朝天门前街成行
百姓各自生计忙
今听人丁喧笑声
何时再闻晨鼓响
鼓楼又称朝天门、镇海楼。明正德年间,设鼓九座,供杭城内外,朝暮报时之用。
(古巷迎新春)
古巷多老屋
新年有旧俗
冬去迎春华
童叟乐呼呼
旧时杭城,生活虽艰年照过,热闹唯求来年吉。
(凤凰山皇城)
赵构偏安落凤凰
宫阙如云梦黄梁
杭州有幸成旧都
可觅遗瓦作诗章
公元1138年,宋帝南渡,定都杭州,建皇宫于凤凰山。此举是杭州城市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胡宅内外景)
望仙桥畔有豪宅
胡氏红顶留兴衰
平民自有平民福
勤俭日子喜平安
清末红顶商人胡雪岩,留给后人的不仅是豪宅,更多的是思考。
(吴山逛庙会)
立马吴山射潮头
钱江依旧万古流
不写庙堂写庙会
只为欢乐人间留
吴山又称城隍山,古时山上庙会盛况空前,是杭城百姓寻求欢乐之处。

秋已深沉
枫叶红的热烈似火
冬日追逐
冰雪很快呼啸而至
乘着这阳光灿烂的日子
去观赏铜雕壁画的市井民俗
去欣赏昔日杭城的绚丽风光
在时空隧道里穿梭徜徉
这十二幅铜雕壁画
铜韵扑面古色古香
形象逼真朴实无华
充满浓浓的江南神韵
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朱炳仁先生的杰作
倘若你怕冷不去长廊
就舞动你灵巧的手指
点击屏幕放大了再看
美妙的图景同样精彩
如果你抽空去逛一圈
保证你乐得流连忘返
那一幅幅精致的雕像
足以让你的思绪万千
西湖春秋延绵了数千年
古都百态传承了多少代
当今老百姓的多彩生活
子孙后辈是否也会记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