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诗诗:诗解李冶《明月夜留别》
作者:尹玉峰(北京)
那夜月光如水,悄然流淌
我们离别时就像月亮一样
静寂无言。而那柔软
的月光所照耀的地方
愈加邈远,触动我们心儿
最柔软的地方,愈加柔软
别后梦徜徉,盈一泓
芳华美色,情愫绕面
我的相思梦无休
无止,如同月光
照到天涯海角、宫阙瑶池
到处追寻你的踪影,迷恋
李冶生于唐玄宗开元初年,浙江吴兴人。她容貌俊美,天赋极高,从小就显露诗才,颇有文才。六岁那年,她写下一首咏蔷薇的诗,其中有这么两句“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父亲见诗大惊曰:“此女后必为失行妇人!”在李冶十一岁时,被送入剡中玉真观中做女道士。
出家为女道士后,她又与许多诗人鸿儒交游,酬咏甚多。她神情潇洒,专心翰墨,生性浪漫,爱作雅谑,又善弹琴,尤工格律。当时超然物外的知名作家陆羽(鸿渐)和释皎然均同她意甚相得,著名诗人刘长卿也与她有密切联系,她还与朱放、韩揆、阎伯钧、萧叔子等人情意非常投合。
天宝年间,玄宗始闻知李冶诗才,特地召见她入京面圣。李冶的《八至》充满辩证法: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至近至远东西 ”,写的是一个浅显而至真的道理。东、西是两个相对的方位,地球上除南北极,任何地点都具有这两个方向。两个物体如果不是南北走向就必然有东西区别。所以“东西”说近就近,可以间隔为零 ,“至近”之谓也。如果东西向的两个物体方向相反,甚至无穷远 ,仍不外乎一东一西 ,可见“ 东西”说远也远,乃至“至远”。这“至近至远”统一于“东西”。
“至深至浅清溪”,清溪不比江河湖海,“浅”是实情,是其所以为溪的特征之一。同时,水流缓慢近于清池的溪流,可以倒映云鸟、涵泳星月,形成上下天光,令人莫测浅深,因此也可以说是深的。
如果说前一句讲的是事物的远近相对性道理,这一句所说的就是现象与本质的矛盾统一,属于辩证法的不同范畴。同时这一句在道理上更容易使人联想到世态人情,对全诗结穴的末句都具有兴的意味。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兴中有比,说明李冶很会写诗。
↑作者尹玉峰在花丛中思考充满辩证法比兴意味的诗创
3.旎诗:咫尺,又那么遥远
作者:尹玉峰(北京)
两条平行线的交汇,来之
偶然,去也必然。美好的
光景转瞬即逝,世俗中生活着
的人们啊,咫尺,又那么遥远
一切爱的卑微,都会失去
应有的尊严;本来是唱给
别人的歌,却把自己
唱哭了。人生,总是
有得又有失,如果你能够在
世事沉浮中享受孤独,守住
内心的淡然,你便会
沐浴到清雅恬适之光
抬起头来望望路
人来人往,时光
扑面,岁月无恙!生活,就是一个
浑圆的大圆圈,来往的,都在路上
4【散曲 • 仙吕 • 一半儿】水中星
作者:尹玉峰(北京)
池塘月影悄然明,渔浪翻花叠不停,初结莲蓬荷叶青。水中星,一半儿朦胧一半儿醒。
5【散曲 • 仙吕 • 一半儿】映朝霞
作者:尹玉峰(北京)
齐眉举案好人家,瑞莲并蒂共生涯,春水东流鱼泛花,映朝霞,一半儿耕牛一半儿马。
6【散曲 • 仙吕 • 一半儿】苦人间
作者:尹玉峰(北京)
子曰礼教染三千,鹦鹉学舌噪世欢,固化尊卑裙带牵。苦人间,一半儿儒冠一半儿浅。
7【散曲 • 仙吕 • 一半儿】好无由
作者:尹玉峰(北京)
水湄之上想行舟。市井熙熙桨木丢。寻找依稀无尽头。好无由,一半儿胡杨一半儿柳。
8【散曲 • 仙吕 • 一半儿】沐岚辉
作者:尹玉峰(北京)
花开花谢几轮回。总在千年画壁飞。松竹梅随天籁归。沐岚辉,一半儿青山一半儿水。

9.楚宫春 • 惊鸿一瞥
作者:尹玉峰 (北京)
惊鸿一瞥。
彩笺比丹霞,
璀璨花靥。
美艳薛涛,
春望词章香彻。
伴浣花溪汩汩,
唱又和、绵绵亲切。
柳叶箫鸣,
众达儒、把盏芳樽,
奈何同心空结。
风花易老,
芳草地、花开堪忧风冽。
心冷痛吟,
知己知音奇缺。
欲写相思满纸,
翰墨里、书丹飞沫。
凤带鸾衣、动天地,
难做鸳鸯,
月瘦风长悲咽。
10.楚宫春 • 冰肌骨傲
作者:尹玉峰 (北京)
冰肌骨傲。
赤霞影横斜,
动月捎好。
彩叶释光,
梅朵迎春花俏。
隐隐幽兰蕙芷,
蒂朵壮、修身刚好。
蔼蔼光明,
结玉貌、海角天涯,
坠露环丘峰绕。
庭前守望,
温故梦、千亩幽篁知晓。
堆雨逗烟,
根咬青山岩堡。
透净清风紫气,
赏菊月、花开秋到。
九九重阳、共登高,
喜自眉梢,
仰止先贤谈笑。

薛涛(约768~808年)唐代女诗人,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父薛郧,仕宦入蜀,死后,妻女流寓蜀中。薛涛姿容美艳,性敏慧,8岁能诗,洞晓音律,多才艺,擅书画,声名倾动一时。
薛涛和当时著名诗人白居易 、张籍、王建、刘禹锡 、杜牧等人都有唱酬交往。居浣花溪上,自造桃红色的小彩笺,用以写诗。后人仿制,称为“薛涛笺”。
薛涛《春望词》
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
揽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
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
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

这缠绵故事回忆
春天是美好的,但繁花满枝在绽放的同时,就意味着要无可挽回地迅即地凋零。薛涛和很多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女子一样,有着美丽的容貌,“ 色比丹霞朝日,形同合浦圆”。
如何把爱安顿:“唐有天下三百年,妇人女子能诗者,不过十数。最佳者,薛洪度(薛涛)而已”。这组《春望词》,写于薛涛隐居浣花溪时期。此时,她虽刚年过二十,却已饱经人生沧桑。她一身素淡的女冠服,在浣花溪畔开始了新生活,梦想的只是把自己的爱安顿在一个忠诚而又热忱的男子身上。
相思的惆怅:她一次次付出,一次次让“结同心”的美梦幻灭。凄风苦雨的日子就像锦江的水绵延不尽,比这样的日子还要多的是心灵的风刀霜剑。知己难求、知音渺渺的痛苦里,美好春天的来临,只能更引起她相思的惆怅。当花满枝头芳草遍地,但愿能掀起你的回忆。
谁来收拾这一场空:而岁月无情时光流逝,无法把握爱情又无力留驻青春:“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薛涛看着枝头最美的花朵,数着指尖流走的时光,就像看着自己的美丽在徒劳地开放,兀然地凋零……她唱出心底的哀吟:谁来收拾这一场空?
作者尹玉峰系都市头条编辑委员会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