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作家刘应举老师的佳作《晨间寄语224》「飘舞的剑」(4614辑)

晨间寄语
一个偶然的机会,隔桌早餐,看到两位老人与对面一中年妇女侃侃而谈。男老人精神矍铄,好像在说国强民富、孝敬父母之类的话题。我一直关注他的言谈举止,中等身材,微胖,胸前戴着党徽,俨然一身正气。女老人和对面的中年妇女不时插上几句,感觉既有和谐,也有观点不同。此时有人过来提醒,九点半上车。男老人扬了一下手说:“没问题,保证不会误了上车时间。”话语斩钉截铁,没有半点含糊。看样子,应该是随旅游团队的乘客。
看到老人这番精神风貌,我忍不住问:“请问老人家有80岁吗?”老人家站了起来,拍拍胸口说:“我90多啦!”哇,我的天呐,我真的不敢相信他是90多岁的人。紧接着,他指着旁边的女老人:“她是我姐姐,大我3岁。”我再次惊呼,两位九十六七的老人还出来跟团旅游,真的不简单啊!
在随后短暂的搭讪中得知,男老人早年在哈尔滨空军部队,是位军官,后转业到地方工作。女老人是新中国培养的电子专家,到现在还能制作电脑软件,很有语言天赋,普通话流利,上海话、广东话、闽南话、四川话…都说得来。熟知全国各地风土人情、生活习惯,不挑食,生活简朴,和蔼可亲,健谈,很接地气。
得知两位老人如此高龄在外,不免有些担心,我问两位老人是否有年轻点的人随行照顾?女老指着对面的中年妇女:“这是我女儿,她陪着我们。”女儿五十多岁,是重庆的一位退休教授。女老人很有心得地说:“我们家培养出来的孩子、儿孙都很阳光,有出息。”从一位戴眼镜的丁先进口中得知,两位老人的祖籍是我们贵州安顺,这次是专门来祭祖的。任务完成,几十年难得来一回,顺便看看风景如画的老家“多彩贵州”。
萍水相逢,短暂的搭讪了解不到更多,从中的钦佩和羡慕,是两位老人家精神抖擞的风彩。90多岁还健步挎包,行走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发自内心的感恩国家和先祖,以精神世界的充沛和身体力行,足量祖国的秀美山河,此生不枉矣。
新的一天,早安!
2023.1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