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作家刘应举老师的佳作《晨间寄语223》「飘舞的剑」(4612辑)

晨间寄语
沿昨日寄语的话头,写日记的人有这样的体会,有些人和事,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淡忘或模糊,当你翻开日记本,这些人和事又清晰起来。不是这些人和事的问题,而是自己如何理解与对待那些自己的曾经,给了自己多少帮助和启发,又如何在漫长的人生路上走了过来。
从现在很多人的定义上讲,人生没有意义。人与人之间,没有可比性。你来人世一遭,我也来走了一趟,同为吃喝拉撒,只是如何得来,他了他的阳关道,我多过一些独木桥。冷眼看别人,积极看世界?各人的心思不一样而已。
前年子我们搞了一次初中同学会,时任语文老师和我谈读书、讲学习,老师至今仍学而不厌,由于对读书学习的严谨,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做读书笔记,天天写日记,日积月累,老师告诉我,已有上百万字。老师很用心,他说他很珍惜这些本子,每每翻阅,会有新的心得。数字惊人,其一辈子勤学苦读,不为别的,只为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诲人不倦。老师老师,不误人子弟。与各位同学交谈,一个个名字,朗朗道来,轻言细语,平易近人。古人喻曰:先生也。
想象中,可能以后的年轻人不如我们这代人怀旧。我写过一篇中国人春节潮里的大迁徙作文。那间老屋,那片出生地,曾是放牛娃踏足过的山山水水,当然要在那传统春节熙熙攘攘往回奔。年三十,全家人的年夜饭,不仅有滋有味,更有追寻那古老的芳香。
然而,留学不回家了,进了城的买了房,大学地的引纳,诸如此类…。那片荒无了的土地,人们对移居地的留恋,日记以另外一种形式更新…,我们,忆我们的。他们,新人新气象吧!
新的一天,早安!
2023.1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