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委副书记徐毅英与徐台村的不了情
周同生
2001年12月至2002年3月间,徐州大地开展“三个代表”学习活动,市委常委和党员副市长们包挂各地联系点,指导“三个代表”学习。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时任徐州市市委副书记徐毅英三次踏足徐台村,调研、帮扶、指导这里“三个代表”学习实践活动。
据时任村支部书记李明天回忆,2002年初的一天上午,时值深冬季节,外面树木萧疏,田地里小麦僵缩,正在等待来春的润养。徐毅英副书记一行来到了徐台纸厂。在厂办公室里,她详细听取了老书记李明天做了汇报,了解当时徐台村经济受到小煤矿关闭影响,个体生意艰难,车辆运输货源不足,村上经济收入微薄等现状。她说:在农村开展“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就是要提高干群认识,坚定信心,树立“要想农民致富,就得减少务农人数”的观念,鼓励好、引导好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跳出农门找出路。

这期间,徐台村南部田地正遭受临近灌云煤矿采煤所致塌陷地困扰,田地受损,没有资金复垦。徐毅英副书记得知后,联系相关单位,要求勘察真相,抓紧兑现塌陷地赔偿。同年,这一问题得到解决。
这期间,徐毅英副书记协调上级财政资金16万元,用于村门前低产田改造,群众给予了高度评价。
这期间,五组村民在孙中涛队长组织下开始家庭养牛,小有名气。徐毅英副书记得知后,于一天上午亲自来到五组观看家庭养牛现场,对村民自发探索发家致富新途径给予了褒扬。
徐毅英副书记没有官架子,和群众打成一片。据老书记李明天回忆说,一次聊天谈话中,她问:徐台村有没有跟她一样姓徐的?老书记答道:咱们村名叫徐台,但没有姓徐的。清朝乾隆年间有户徐姓人家在不老河一溜十八个台子中,选择一个最大的台子作为徐家粮仓,俗称“徐台子”,嘉庆初年徐家离开时连同老井沿、汪、路一并卖给了跟前十八家子户,村内尚有石碑记载着。
徐毅英副书记若有所思地说道,她在2001年年末率徐州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代表团赴台湾参访,台资投资势头很猛,徐台村应积极融入,寻求突破,况且,可以巧用“徐台”二字。
第二年的时候,徐毅英副书记通过他的秘书张步尔电话通知李明天老书记前去徐州云龙山庄大酒店参加“徐台一家亲•工商投资联谊会”,这里的“徐台”指的是徐州的“徐”,台湾的“台”。李明天老书记回忆说:这明显感觉到徐毅英副书记对徐台村的殷切希望。
美丽的徐台村离不开曾在这里探求前程的擘画者。徐台人们不会忘记在这里奋斗工作过、生活过、奉献过的人,徐毅英副书记现被列入《徐台村志•名人履迹》一节中。
作者:周同生,江苏徐州人,中共党员,《世界文学》签约作家。不老河文学派发起人,热爱家乡,曾以原名和周大鹿等笔名发表不同类型的文章若干篇,发表在《徐州日报》上《记忆里的徐台条编》一文助推了徐台条编申遗成功。著有散文集《不老河》和《亲情,永不忘记》。
﹌﹌﹌﹌﹌﹌﹌﹌﹌﹌﹌﹌﹌﹌﹌﹌﹌﹌
纸刊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