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语言质朴,意蕴深长。这部作品的主题虽然是苦难,但超越苦难的顽强和乐观,才是作者想要传递的思想。
《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于1995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讲述了一个悲喜交集的感人故事。许三观是一个挣扎于时代中的小人物,他没有什么雄心大志,他追求的平等就是和他的邻居一样,和他所认识的那些人一样。当他的生活极其糟糕时,因为别人的生活同样糟糕,他也会心满意足。他不在乎生活的好坏,但是不能容忍别人和他不一样。靠着卖血,他战胜了命运强加给他的惊涛骇浪。当他老了,知道自己的血再也没有人要时,精神却崩溃了。
余华说:“面对所有逆境苦难,包括最残酷的,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高兴地、愉快地去尝试克服它。”许三观抱着“卖血”的救命稻草,一次又一次地在夹缝里求生,才能在逆境中缓缓前行。十一次“卖血”本身充满了悲情与痛苦,作者却偏要用诙谐、幽默的方式叙述,反衬出了许三观的顽强。
在苦难面前,人都是渺小和无力的。作者通过《许三观卖血记》,更多的是想表达一种求生的态度。无论多难,只要还有一线希望,许三观都顽强地与苦难抗争。在许三观生活的那个年代,许多人都和他一样,从一个个灾难中,幸存了下来。生命的顽强,令人惊叹。身处新时代的我们,比他们不知幸福了多少倍,却未必同他们一般乐观。许三观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课:无论前路多么艰难,都要顽强和乐观地走下去。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任何时候,乐观并顽强的人,一定可以超越苦难;在任何苦难中,还能竭尽全力不失温情的人,都值得被人尊敬。
(作者单位:河北省泊头市交河镇西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