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读了《朱自清散文选》这本书,这本书收录了朱自清先生不同时期的著名篇章,共56篇。对朱自清先生,我们都很熟悉,其美文艺术风格自成一格,极具民族特色。读朱自清的散文总能给我一种感觉,仿佛是一位大师在给我们讲一个个人生哲理;而那些写景的散文,则感情真挚,如沐春风。
这56篇散文,几乎篇篇都是经典,其中《背影》《荷塘月色》被选入语文课本,广为流传。
《背影》描写了人间真挚的父子之情。父亲送作者到火车站,从送别儿子时亲自照看行李和脚夫讲价钱、送儿子上车、选好座位、嘱咐再三、托茶房照应到替他买橘子的情形等,作者用最自然简单的文字,细腻深刻地表达了父亲对于子女的爱,感人至深。作者还善于用颜色的对比来抒发感情,写父亲的黑帽、黑大马褂、深青色的棉袍,颜色是深而冷的,买来的橘子是唯一的亮色,鲜艳的橘子恰似父亲那颗赤红的爱子之心。无需华丽的语言,这篇文章用最朴实平淡的文字、最平凡简短的对白,就能激起我心中的阵阵涟漪,催人泪下。我们这一代的父亲大都不擅长表达,可他们那份没有粉饰的父爱却让人动容。
《荷塘月色》描绘出了一幅静夜里的荷塘月色图,读完总能带给人一种美的感受,让人忘掉一天中的不愉快。朱自清先生在文章开始述说了自己心中的苦闷,随后便踏着一条幽僻的路,抛开尘世间的烦恼,享受这无边的荷香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倾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流水般的月光拂过荷叶,荷叶便翩翩起舞,如舞女的裙子;拂过荷花,便犹如羞涩的姑娘,袅娜地开着。如果没有读过这篇《荷塘月色》,可能我见过的荷塘就是普通的荷塘了。但现在,我能想象着在一个凉爽、美妙的夏夜,伴着流水般的月光,嗅着那沁人心脾的淡淡清香,该是多么令人陶醉啊!
除了著名的《背影》《荷塘月色》之外,另一名篇《匆匆》也深深触动了我。文中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之情。在《匆匆》里,一开篇就向读者提出了问题,他说:“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朱自清先生文中的描写十分形象、贴近生活,“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仿佛也看到了时间的流逝,“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听了无数遍,读了这段文字我才有了更深刻的感悟。我想到了齐白石老人也曾说过“不教一日闲过”,日日的千锤百炼造就了他炉火纯青的画技。鲁迅先生也几乎每天都在挤时间学习、写作,他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仔细想想,我们有什么理由浪费时间呢?我们要珍惜有限的时间,立足本职工作,主动担当作为,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品读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仿佛有一股清新的空气,直击我的心灵深处,传递着真善美的体验和心境,在凡人琐事中传达他于平凡世界中的美丽窥探。
(作者单位:上海市嘉定区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