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忙里偷闲读了加拿大作家阿瑟·黑利的小说《钱商》。总体而言,这部小说人物性格鲜明、叙事节奏明快,涉及金融领域的内容也没有想象中那什么晦涩难懂,故事情节悬念迭起、人物结局令人回味无穷。
这部小说以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为背景,以两条平行线索展开叙述。其中,一条线索以第一商业银行总裁班·罗塞利宣布肺癌晚期消息为开端,以海沃德·罗斯科和亚历克斯·范德沃特两位有能力的总裁候选人竞选之争为矛盾点,以亚历克斯·范德沃特的胜出继任和海沃德·罗斯科的失败自杀为结局。另一条线索以第一商业银行市中心分行6000美元失窃案为开端,以联邦经济情报局调查始末为焦点,以营业部助理迈尔斯·伊斯汀锒铛入狱为结局,向读者全方位、立体式呈现了一个真实、残酷而又充满希望的世界。小说中主要人物的结局引发了我对钱商之道的思考。
坚持正确价值导向是首要原则。在第一商业银行班·罗塞利离世后,第一商业董事会在确定总裁人选时,面对亚历克斯·范德沃特支持东城新区改造和小额储蓄计划、银行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大力发展小额储蓄、资助廉租房建设主张和海沃德·罗斯科加大对大企业的巨额贷款,追求高额利润两种截然相反的主张,董事会最终决定由最年长的董事杰罗姆·帕特顿担任总裁,看似是一种折中妥协的做法,实则暴露了该商业银行追求利益最大化、逃避社会责任的价值取向,为后来遭遇几乎颠覆性危机埋下了伏笔。因此,商业银行发展之道,核心是要坚持正确价值导向,突出金融为民属性,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落实好政治性、人民性和安全性要求,对国资国企、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既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切实提升金融服务的普惠性。
加强信贷资金监管是必要之策。海沃德·罗斯科为了增加总裁竞选成功筹码,私下与超国集团攀上关系,在明知违法违规的情况下,义无反顾推动董事会向超国集团批准了5000万美元的信贷资金,殊不知超国集团早已是负债累累的空壳,差一点儿将第一商业银行带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因此,金融机构监管部门要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树立依法合规的经营理念,严格按照信贷管理要求,做实贷前调查、贷款用途监管、贷后管理等各个环节,坚决杜绝弄虚作假、违规信贷等情况发生。
抓好从业人员管理是基本要求。小说中市中心分行营业部助理迈尔斯·伊斯汀身为银行内部员工,为了偿还赌债,监守自盗,嫁祸同事的卑劣行径让人不齿。海沃德·罗斯科身为银行高管,在权力的追逐和财富的渴望中,在美色的裹挟下,一步步将第一商业银行带向危险的境地,最终选择以死亡逃避责任。副总经理兼安全部主任诺兰·温赖特为了调查有关伪造信用卡的内幕,私自安排迈尔斯·伊斯汀为银行做密探,差点儿让其丢掉性命。就连最令作者倾心塑造的男一号亚历克斯·范德沃特也背着精神病妻子搞婚外情……因此,金融机构要高度重视从业人员管理,严控不当关联交易,严格内控案防和金融反腐,深化廉洁文化和职业操守教育,加强重点风险监测和预警,夯实资本基础,提高拨备覆盖率,为应对潜在“黑天鹅”“灰犀牛”风险的冲击备好缓冲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