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癸卯十月初一寒衣节感怀》十二首
文/辉叔(许日辉)
(一)
悠悠客路惜家珍,
岁岁伤秋总忆亲。
织得寒衣今日寄,
归云载梦故园巡。
(二)
岁入初冬日未深,
三更露下蟀哀吟。
从来此节凭谁问?
且寄寒衣一片心。
(三)
寒衣祭祀祖先传,
纸烬青烟寄九泉。
莫憾阴阳分两界,
世间行善胜如仙。
(四)
寒衣节令孟冬凉,
冥纸燃焚欲断肠。
绕指红尘多感慨,
奉先思孝善尊堂。
(五)
一缕青烟寄梦痕,
中华孝道敬先尊。
善行天下平安福,
织寄寒衣祭祖魂。
(六)
寒衣一叠寄哀思,
缕缕青烟悼念时。
无奈阴阳相隔远,
双眸泪洒痛分离。
(七)
乌啼陌野已黄昏,
纸烛焚烧掩泪痕。
跪拜哀思肠寸断,
寒衣节日祭先魂。
(八)
寒衣节到赋诗吟,
敬祭先人酒满斟。
纸化哀思魂梦绕,
两情应是故园心。
(九)
东篱菊老落芳菲,
望断天涯雁未归。
十字路燃烟火语,
不知何处寄寒衣?
(十)
炊烟日落近黄昏,
节寄寒衣欲断魂。
路火千堆多少泪?
冥途冷暖念家尊。
(十一)
雁鸣天际泪纷纷,
巷陌街头冥纸焚。
寒节恰逢初一日,
几多思念化祥云。
(十二)
未到篱前菊落花,
思亲欲泪日西斜。
悲风冷雨谁怜惜?
且脱寒衣送酒家。
作于2023.11.13.癸卯十月初一日寒衣节
七绝《癸卯暮秋时节感怀》十二首
汀江暮色水天斜,
忍看篱边菊落花。
把盏黄昏秋已老,
堤边瘦柳笼寒纱。
澄江彩洗映乡关,
雁过汀头一日还。
古渡西风流水弱,
暮秋寥廓去云闲。
满目秋残渐近冬,
枝疏柳弱任西风。
蛙声歇断荷塘暗,
雁唳霜天夕照红。
秋深苇岸白如银,
蟀叫寒声置此身。
陌上菊香陶野客,
林间枫艳醉迷人。
酒借南山半句吟,
晚秋何不一壶斟?
归途牧子箫吹外,
远听天边旅雁音。
鸦啼日落袅炊烟,
把酒深秋雁影前。
借得陶篱谁煮菊?
花间劝醉更缠绵。
十里西风草有黄,
是谁吹管雁声长?
暮秋寒色西窗外,
月冷亭楼夜气凉,
目断霜林落叶红,
南天旅雁唳长空。
坦途何怕伤秋事?
一觉醒来已近冬。
柳败西风紫陌阡,
荷枯水浅笼寒烟。
秋残欲问东篱事,
了却黄花未了缘。
西风气肃绕亭楼,
节令归来是暮秋。
欲诉乡思难落笔,
雁回天际晚霞收。
露华如水湿轻烟,
唱晚篱花紫陌妍。
绿少红残寒月映,
深秋蟀叫到阶边。
云晴万里雁声长,
瘦岸芦飘野水凉。
且问西风荷恨处,
不知谁许嫁秋娘?
作于2023.11.06.癸卯九月廿三日晚
七绝《癸卯立冬时令寄怀》十二首
西风许落扫寒山,
细雨描新老叶颜。
序入立冬秋已逝,
霜侵景瘦锁乡间。
西风瑟瑟雁声哀,
菊瘦霜欺且又开。
叶萎红残秋去也,
立冬将带浅寒来。
入冬秋别问谁辞?
雁阵衔书欲寄时。
满纸斜霞枫恋韵,
一张红叶也题诗。
暮秋微雨入冬来,
野旷云低草木衰。
落叶阶前蛩已歇,
瘦篱依旧菊妍开。
杏落街头叠几重,
恋秋金菊傲霜风。
雁深云处鸣何去?
绿瘦红残锁立冬。
莫叹风尘岁月催,
金秋送别立冬回。
篱东煮菊香如故,
且品陶家酒一杯。
谁人把酒慰平生?
且挽金秋一段情。
节令立冬寒渐到,
叶铺残径歇蛩声。
蒹葭乱絮满天飞,
瑟瑟西风剪翠微。
四季轮回天有道,
不知谁唤立冬归?
立冬谁煮菊花香?
雁尽天低落夕阳。
两岸芦花无意白,
一街桐树已飘黄。
野天云外冷霜来,
雁影孤凉柳弱衰。
落木萧萧风未歇
立冬寒菊旧篱开。
初冬昼短夜来长,
梦惹愁多遇冷霜。
莫道蛩声庭外寂,
今朝菊盏却无伤。
西风渐逝北风回,
野菊经霜绽笑开。
陌上初冬红叶落,
山门雨打入寒来。
作于2023.11.09.癸卯九月廿六日晚
七绝《癸卯晚秋寄情拾韵有感》十二首
蛩声不语送清秋,
满树凋黄鸟未留。
远上寒林枫叶老,
斜阳一抹落山沟。
忍看西风扫叶黄,
蛙声早歇败荷塘。
秋残应景篱边菊,
却守初心晚节香。
一群征雁往南翔,
菊傲西风野外香。
莫道秋深无好景,
田园最美赤橙黄。
未赏丹枫艳小楼,
寄怀鸿雁已残秋。
红颜暗把相思种,
且说深情不写愁。
江烟薄绕岸人家,
唱晚渔舟浪上花。
钓客归来汀畔远,
秋深雁老落平沙。
望尽天涯落夕阳,
一江秋水已残凉。
西风许落青山老,
客寄深情忆故乡。
岁序深秋感万千,
远沙寒笼陌头烟。
天涯海角凄凉地,
曾是沧桑一段缘。
瘦野秋残夕照斜,
时当节令燕辞家。
莺啼不再湖边柳,
败叶荷塘已落花。
望远天高雁影留,
霜英傲骨应寒流。
日斜西落鸦无语
月上东江浸晚秋。
秋残满地草凄凉,
气肃西风叶自黄。
菊冷篱寒陶令短,
幽窗听漏夜声长。
萋萋草色正愁人,
落日孤舟渡客身。
一抹斜晖游子意,
月残秋老泪沾巾。
岁月犹添白发苍,
魂牵梦绕旧时光。
不须无事伤秋色,
百卉凋零叶有黄。
作于2023.11.05.癸卯九月廿二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