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中国馆主持陆莘农
文/袁坚

陆莘农((1887—1974)), 名文郁,字辛农,又作莘农,别署老辛。祖籍浙江山阴,世居天津。津门著名画家兼植物学家,著有《植物名汇》,曾在天津弓箭胡同居所先后成立了“城西画会”和“天津植物学会”,培养了新生一代的画家,并创办了《植物学杂志》。他幼年家贫,就读于私塾,庚子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十四岁,从张和庵(1852-1908,画家,名兆祥,字和庵,天津人。)习画,次年即由和庵定润格,十五岁童子开始了鬻画生涯,时人奇之。
丁未(清光绪三十三年),津绅温支英、陈公甫等创建《醒俗画报》社,以丹青议论时政,莘农受聘为主笔。《醒俗画报》以写实新闻报道为主,兼有讽喻时弊的素描和漫画。是一份宣传新思想、反对旧风俗的画报。该报仿上海《飞影阁画报》,半张粉连纸横开折叠,文图并茂,为世所欢迎。后因刊载张瘦虎所绘“升官图”揭露段芝贵以女伶杨翠喜贿赂振贝子得官黑龙江巡抚事被封停刊。

陆氏不仅擅长丹青,对国学和英、日等外文亦有研究,兼及生物、博物之学。曾受天津水产学校之聘绘制植物挂图。又组织“生物研究会”,亲手搜集和制做标本。受知于严范孙先生之子严智怡,民国三年受严之托,去日本参加“大正博览会”,去美国旧金山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主持中国馆陈列工作。归国后,与严慈约、华石斧、俞品三等人创办河北博物馆,负责天然部的陈列。其时,天津又有开拓民智的“广智馆”之建,他又受聘为技术部主任。
民国十二年,他在私寓设“蘧庐画社”开馆授徒,民国十八年又在广智馆设“城西画社”,培养国画人才。从陆氏学画者,学员萧心泉, 刘维良, 命嘉禾,王颂余等人,女弟子如章亚子,张兆棫,孙淑清等。不少人从此学有所成,成为天津画坛名家。
“七七”事变起,河北博物馆被毁,广智馆为日寇宪兵占用,陆氏遂闭门作画。陆氏著有《蘧庐画谈》, 专讲花卉画法,以植物学观点,突破传统局限,推陈出新, 创一家言。并根据所蒐集植物标本参考古籍, 编撰《诗经草木今释》及《植物名汇》。陆莘农非常重视写生,常去北京中山公园、颐和园等栽培牡丹名种的地方去写生,因此他毕生画得最多的是牡丹,用功最勤、成就最高的也是牡丹。他每当冬至降临,每日必作画一幅,名为“消寒画课”。每年都有不同的主题,或花卉、或山水,计81张。虽然篇幅很小,且不择纸张,但每画都是经过反复构思,从不重复。他的画大都是工笔或半工半写,到了晚年,才偶用大写意作画。他的书法从文征明入手,兼学宋徽宗赵佶,也属瘦金书,但却别树一帜。除了纤细刚劲是脱胎于赵子昂,其秀峭娟美则是贯通他家,而主要还是他自己的艺术才华所钟。
天津解放后,陆莘农与顾叔度等共组生物研究会后,参加天津博物院建院工作并加入九三学社。
天津著名甲骨文研究先辈王襄于一九五三年任天津文史馆馆长时,陆莘农受聘为天津市文史馆馆员,生活享受得有保障,著述亦相继出版,晚景殊佳。陆莘农一九七四年去世,享年八十八岁。

一九八一年五月,夏威夷大学马罗素教授发起在檀香山西亚公园举办了“中国诗经草木展览大会”, 会上有陆氏所著《诗草木今释》展出,深受国际友人和海外侨胞之重视。

作者简介:
袁坚,祖籍江苏武进,网名龍城,“老三届”知青。有人物传记,文学评论及诗歌,散文等见诸报端。电大文科毕业。国家机关退休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