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这生动地诠释了福贵的一生。
我尝试着跳入福贵的世界,审视着周遭的苦难。福贵一路颤颤巍巍地走来,却在他那布满皱纹的脸上展现了这世间少有的岁月静好。
如果我像福贵那样经历过种种苦难后,孤苦一人与老牛为伴,或许我会潜入孤独的深夜,将自己撕碎。但福贵不会如此,他经历了一生的动荡,有潦倒绝望,也有苦中作乐,但苦难早已与他的生命紧紧合在一起,苦难就是他的人生底色,他在苦难中生活。
《活着》中有这样一幕,福贵去城里帮他娘买药,结果半道被抓去当兵。他在战场上与同伴春生谈着各自的人生梦想。春生说:“我想开大车,哪怕是死了,我也愿意。”福贵说:“我想要活着,只要这次能回去,我便要好好地活。”于是,福贵努力地活了下来。
福贵经历过的苦难,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会明白其中的意义。夕阳西下,天际线上淡淡的橘黄是它最后的留念,屋顶上的阵阵炊烟吹碎了几朵盛开的云。福贵佝偻着身躯,靠在锄头上。落日余晖嵌进他的每一条皱纹里,肆虐的风吹散了他对家人的思念。
活着不易,理应倍加珍惜。读完此书,我的内心深感震撼,思索良久,却不知该如何提笔。我近乎空白的人生阅历,在此刻显得是多么无力。我在时间中徘徊。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如本书的作者余华所言,活着就是简单、纯粹地活着。作者以锋利的笔触和冷静的叙述方式,让一个有血有肉的福贵跃然纸上,使我们的内心与福贵的悲欢同频共振。
我想,我们都应该认认真真地活着、好好地活着,去体会人间的千姿百态,去感悟世间的烟火气息。彼方尚有荣光,何惧山高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