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素传深情,家书抵万金。自古以来,家书就是传递温暖的平台,纸短情长里流露出的是家人之间弥足珍贵的问候、牵挂,亦或是劝勉、嘱托等。《傅雷家书》也不例外,字里行间饱含着父亲对儿子最真挚的关怀。
大抵而言,傅雷对傅聪的教育中,扮演着三个重要的角色:慈爱的父亲、严格的老师、睿智的长者。
都说父爱如山,深沉浑厚。然而,傅雷在家书中表现出的父爱却不大相同,是那样的明朗热烈。他毫不讳饰地诉说着自己对傅聪童年严厉要求的懊悔,诉说着对傅聪远走他国奔赴学业的不舍,诉说着因许久收不到傅聪回信的担忧。总之,父爱如火,就像他满腔热情地宣告一样,“孩子,孩子,孩子,我要怎样地拥抱你才能表示我的悔恨和热爱呢!”
傅雷是一位严格要求“学生”的老师。关于傅聪的成长教育,傅雷是亲自参与者,制定了周密的计划。在语文教学上,他选材广阔丰富,从先秦至明清,由孔孟到诸子,绝不囿于一代,拘泥一家之言。他力图把语文知识、道德观念和文艺熏陶结合到一起,培养儿子别致机敏的诗心诗情。傅雷对孩子的教育,从来不是“填鸭式”的讲授,而是“授人以渔”般的启发引导。例如,傅雷对文章不是直接讲解,而是叫儿子提前准备,自己讲述;对于不理解的生僻文义,只用旁敲侧击的方式指点,让他自己感悟;对于误解的地方,也不直接否定,而是提出问题让儿子自己发觉矛盾之处。如此一来,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就在“润物细无声”中培养成功了。我们必须承认,傅雷先生的教育理念放到今天也是非常先进开明的。
细数家书,充满了一位长者的人生智慧和经验。在傅聪的学业选择方面,傅雷冷静客观地分析,不厌其烦地罗列出由波兰转到苏联的利弊,使儿子对此事利害了然于胸。对于傅聪的婚姻家庭,他也提出了自己恳切的建议。他认为只有平静、含蓄、温和的感情方能持久,终身伴侣一定是知己式的朋友关系。而对家庭收支也要安排有道,越是轻视物质越要掌控物质,定下的程序非万不得已切勿临时打乱。
家书见证真情,家书折射家风。藏在信笺背后的父爱,当穿越千年、行走百世,若皎月照广宇,如清风润万家。
(作者单位: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新华街街道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