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庄系列小品之——闹心又糟心
作者:谢卫
鲁迅先生当年为阿Q立传时的未庄,如先生《传》中所述:“未庄本不是大村镇,不多时便走尽了。村外多是水田,满眼是新秧的嫩绿,夹着几个圆形的活动的黑点,便是耕田的农夫。”
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毋宁说,随着阿Q成为一种足以“不朽”的精神,像基因一样流淌并浸淫在国人的血液之中,从此阿Q便真正成为了一座不朽丰碑的代名词,未庄这个村子,自然也就跟着水涨船高一起发展壮大了起来。
过去,赵太爷家的白墙黑瓦小院是未庄最好的,门楼是最讲究,最气派的,是始终都被未庄人恭恭敬敬地尊称为赵家老台门的。如今的未庄则不仅多了许多白墙黑瓦小院,连二层、三层的小洋楼都随处可见了,原先从村东头到村西头几步就“走尽了”,现在却大大不同了,不仅一眼望不到尽头,连路面也都由原来的土路,先是改成了石子路,最后竟干脆变成了柏油路,一句话,未庄是整个儿今非昔比,旧貌换了新颜。
然而,无论从留辫子到剪辫子,还是从穿中山装到西装革履甚至奇装异服,赵太爷在未庄的影响力却始终都没有改变……这是闲篇,暂且搁过一边。
话说自从邹七嫂那“未庄大酒店”被查封之日伊始,全未庄最开心,最高兴的人,自然莫过于“未庄酒店”的掌柜了——他也早就与时俱进改称经理了——这一天,他对店里的堂倌——错,他自己改变称呼,堂倌自然也得跟着改叫“员工”——说:“老话怎么说来着?小心驶得万年船。想咱们这爿酒店,从阿Q在城里被革命党剪掉辫子那年,还要往前不晓得早了多少年,就已经开在了咱们这个未庄,名头虽然没有鲁镇那个‘咸亨酒店’叫得响,但所有‘清汤越鸡、梅干菜焖肉、绍兴醉鸡、绍虾球、绍兴臭豆腐、清汤鱼圆、黄雕醉黄鱼、绍三鲜、糟熘虾仁、糟鸡’等等之类的绍兴十大名菜,咱们哪一样不是做得顶呱呱的?总之,临了归齐,咱们毕竟也算百年老店了,她邹七嫂——阿呸!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堂倌——错,酒店员工听了,跟那小鸡啄米般直点头:“就是就是,麻雀永远都是麻雀,她邹七嫂再怎么会折腾,终究也只能是邹七嫂。”
掌柜——错,经理——这时候捋了捋他下巴颏上面的那把山羊胡,忽然皱起了眉头,像是对他的员工,又像是自言自语:“也是日怪了哈。她邹七嫂开‘土菜馆’那会儿,天天跟咱们争客人,明里暗里想挤垮咱们的时候,两家争得你死我活,不共戴天,只要一想起‘土菜馆’三个字,咱就恨得牙痒痒,就恨不得……现如今可倒好,‘土菜馆’关门了,‘未庄大酒店’查封了,咱们一家独大了,又变成独一无二了,银子又开始全部流进咱们一家的腰包里来了,照理说,咱们是不是做梦都应该笑醒过来?可是,可是你猜怎么着?这段日子里,我天天夜里做噩梦,为啥呀?乐极反倒生悲了?天塌下来也轮不着我去顶呀?我生的哪门子悲我?可就是特么闹心,又特么糟心!你说,市场上销售的所有东西里面,哪样不含添加剂,抗生素,催熟剂,膨大剂,农药,化肥,增稠剂,增香剂,甜味剂,甜色素,保鲜剂……等等等等!你没听赵老太爷说么?吃个炒青菜,都要‘嘎吱嘎吱’咬半天,那还是青菜么?那分明就是现如今的时髦话‘科技与狠活’了哇!问题如此严重,可是,有人问么?有人查么?有人管么?没有,根本就没有嘛。可是,你再看看咱们这个酒店,公家三天两头派人来查这个查那个,来给你鸡蛋里挑骨头,你说,你说,你倒说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又究竟是为了个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