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不免会有难过、迷茫、焦虑的时候,这些挫折使人痛苦,甚至很多人沉溺在坏情绪中,难以摆脱这个漩涡。学会与坏情绪相处,学会剖析挫折是每个人的人生必修课。台湾作家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为我指引了方向,每读一遍都会收获更多感悟。
这本书采用叙述故事的方式,讲述了主人公若凌巧遇一位智者,与其诉说了自己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扰。这些困扰在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中都很常见,这使读者很容易与主人公产生共鸣。故事以这些日常的困扰为出发点,通过主人公与老者逐步深入的交流,最终探讨了“我是谁”“人生到底追求的是什么”以及“如何寻找真正的自己”等充满哲学智慧的问题,对话内容由浅入深,逐步引导读者思考。看似枯燥、深奥的哲学问题就像闲聊般被讨论起来,经过一次次深入交谈后,主人公试着改变自己,把眼光从外部世界转向自己的内心世界,不再做思想和情绪的奴隶,逐渐学会做自己生命的主人,并收获了前所未有的喜悦和自由。
我认为最能表达这本书核心思想的一句话是:“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在信息化发达的今天,我们接收海量的信息,这些信息如洪流一般,将那些尚未了解自己内心世界的人们,席卷到随波逐流的队伍之中。盲目追逐,费尽精力但仍心中空洞,就如书中的主人公,过着看似光鲜亮丽的生活,却在内心承受着不为人知的痛苦。实际上,虽然世界纷纷扰扰,但是我们并没有那么多观众。当我们把眼光汇聚到自己的身上,注重自己身体和心灵的交流时,才能听到内心真正的声音,找到内心的航向与力量。正如书中所写“天下的事情分三种:老天的事,别人的事,我的事”。虽然我们无法掌握发生的事情,但是可以掌握自己的回应方式。我们如何看待并对待人、事、物是我们决定的,改善我们的回应方式,就可以提升我们的生活品质。针对改善回应方式,作者也从身、心、灵三个方面,给了我们四个具体可行的建议,分别是:联结身体、臣服情绪、检视思想和觉察身份认同。
从这本书中,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认识自己,进而如何更好地面对挫折。向外寻找答案,容易形成盲目追求,使自己精疲力尽却无法获得内心的喜悦。向内寻找真我,进而在生活中操练,才能收获我们真正想要的:爱、喜悦与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