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计:冬雪
【简介】华戈,本名冯兆华,广东顺德人,幼承庭训,自明、清书风入门,上溯元、宋、唐、晋各代法帖大家,不拘一格,融汇各体流派于笔下,尤喜行草书法。并成立了“香港华戈书道学会”,希望能与各界书法爱好者,交流切磋、以艺会友,弘扬中国书法传统精粹。
【前言】9月25日中午,我和副社婵娟很高兴来到这个位于油麻地的华戈老师工作室 和他做一个人物访谈,期间并得到他热情招待,他还即席挥毫亲笔写了一幅「台湾这一代诗歌」的题字送给我们。而访谈亦随即展开。
婵娟问:
以我所知,自80年代以来,华戈老师为近百部香港电影亲笔题写片名,可否为我们介绍一下?另外也想知最早书题电影名的是哪一部?
华戈答:
实在太多,我约略讲一些,如《逃学威龙》、《食神》、《大话西游》、《美人鱼》、《少林寺》、《叶问前传》、《一念无明》...等。至于我写片名最早的一部,不记得是《爱人同志》还是《跛豪》。
伟雄问:
可唔可以同我们分享一下入行的过程?
华戈答:
其实写电影名要经过一个过程,并非一入行便可以写。记得当时应该系197几年尾,我到片场只是负责写道具名,至于什么是道具?但凡拍戏必有道具与布景,例如街上街招,广告招牌,茶楼名,大牌档名等就是我写的。
直至后来参加一个名为「香港青年学艺书法比赛」,得了一个优异奖,就开始有人认识,并受到电影公司的赏识才开始写电影戏名。
婵娟问:
你认为书法是以谁人的书法为标准?
华戈答:
我认为没有一个标准,只要「人端字正」就好,不过我呢?好的书法我当然会学,就算歪歪斜斜的亦会学。现在已慢慢培养了自己的风格 ,因为模仿人家的,只会被人牵著鼻子走,永远没进步,唯有用自己感觉来写的才是最好的,写人家的字,永远不属于自己,而且我也没有定了什么标准,但求不断创新,加入和吸收新的元素去丰富自己的书法世界。
伟雄问:
老师可谓桃李满天下,想请问你教过的学生年纪最小的和年纪最大的分别系几多岁,而教法有否分别?还有学生中有没有外籍人士?
华戈答:
最小的七岁,最年长的九十四岁。至于你问书法是否从小就学做最好?我想这个没有必然关系,如果小朋友领悟力强曾跟过好老师学习,这就自然好教,但系如果跟著一个不好的老师,我就要慢慢去改他的恶习,这个当然不好教。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现在太多娱乐,小朋友有心学就固然好,因为心散和专注力不足就不好教,因为学习书法而言,心静是很重要的。反而年纪大亦未必难教,因为他们已经到达退休年龄,心境平和,心无杂念,可以全程投入,就最适合学习书法了。
至于外籍人士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英女皇御用西洋书法家,照我所知他是慕名而来探访我,他是通过我的两名学生引见,初时我都觉得他不太起眼,我还以为他是个黑人篮球员,后来他坐下研究我的书法工具又用我的毛笔以英文书写我的名字。
【后记】据我所知,华戈老师曾接受过无数媒体的访问,听说过几天又有一家国内媒体来探访。今天我们做这个专访,觉得老师平易近人,没有架子,有问必答,无所不谈 ,谈笑风生。为答谢老师的邀约我和婵娟也用拙作一首向老师作道谢。希望不久将来再有机会向老师请教和学习。
华人国粹发光芒,
戈笔生辉耀四方,
老练勤修无止境,
师承书圣响名堂。 伟雄题
笔走龙蛇意气豪,
墨翻云海激风涛。
一挥似剑分春色,
夺得三山霁月高。 婵娟题
文:伟雄 图:婵娟制(鸣谢黄锦洲老师题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