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精神》是“清末怪杰”辜鸿铭先生极具影响力的一部书。除了核心篇目“中国人的精神”外,还包含了当时他的英语论文和演讲。书中,他从国人的精神内核出发,将自己眼中的中国人和中国文化呈现给世人。一百多年前的文章,如今读来,仍有诸多观点值得我们深思揣摩。
读这本书,我感悟国人精神。辜鸿铭先生在书中总结,中国人全面具备了博大、纯朴、深沉、灵敏这四种优秀的精神特质。同时,中国人有着温良的秉性,有着温文尔雅。同理心,是国人从古延续至今的善良。我们为雨中的民警撑伞,我们向着山火逆行,我们向第三世界伸出援手,从小善到大爱,延续并传承,继承且创造,百善汇聚,终成江海,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不断焕发出新的时代活力。
读这本书,我更读书背后的故事。晚清时期,中国的国际形象被外界扭曲,中华文化面临歧视,作为翻译大家的辜鸿铭先生以笔为戎,用英文写出了《中国人的精神》,后翻译成德语、法语,在西方社会引发了巨大反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时西方世界对中国的认识,维护了国家的文化尊严。书中的字字句句饱含他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和对国家的深爱,这种民族自豪感让人动容。书中所坚持的是中国人要有自己的文化自信,无论是从文化上还是从精神上,唯有自己的独立性,才能在时代洪流中不盲从、不迷失,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道路,这个观点到现在也不过时。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辜鸿铭将这种自信化为行动,以爱国文人独有的浪漫情怀向世界阐述了中国人的精神内核,阐释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永恒价值。这本书背后的故事,恰是国人的精神另一种印证。
时光流转,世事变迁,中国人的精神不断滋养着一代代中国人,润物无声,而中国人又不断赋予中国精神不同的时代标签,中国精神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丰富,亘古弥新,永葆年轻。
(作者单位:上海市嘉定区新成路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