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世界上最顽强的十五岁少年”,这是少年卡夫卡的人生目标。
在《海边的卡夫卡》这部长篇小说中,主人公卡夫卡经历了一段亦真亦幻的旅程:为了逃避父亲对他的命运所作出的可怕预言,他在十五岁生日前夜独自离家出走,乘坐长途巴士远赴四国。流浪途中,他偶遇了名叫“樱花”的女孩、图书馆馆长佐伯、图书管理员大岛。在恐惧和愤怒的折磨之下,卡夫卡进入虚幻的森林,在无边的荒野中探索自由,反复思考该何去何从。最终,他决心返回现实世界,回到自己的家,坦然接受自己的命运,成为新世界的一部分。

小说探讨了少年对人生意义的疑问,将少年的困惑、摇摆和蜕变描写得细致入微。或许,每个人的心中都曾有一个“卡夫卡”。少年时期,类似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因素在人生道路上尚未完全确立,当我们突然踏入成年人的社会,会发现世界波涛汹涌,自己仿佛孤立无援,被迷茫和恐惧裹挟着前行。这些束缚有的来自现实,有的却是来自内心。与此同时,当我们心怀勇气和善意,就会发现现实中总会有力量帮助我们走出迷惘、寻找自我,就像卡夫卡在旅程中遇到的许多人,他们愿意拯救或无意中拯救了他的灵魂。正如作者村上春树所说:“我们领教了世界是何等凶顽,同时又得知世界也可以变得温存和美好。”
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不得不面临种种复杂的选择,有时甚至要付出沉重的代价,但有过这样的经历,能存在于自己所在乎之人的回忆中,生活便有了意义。面对人生中必经的暴风雨,我们无处逃遁,只有勇敢地跨入其中,才能真正和自己和解。

本文作者蒋安琪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