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走到哪里,都该记住,过去的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以往的青春都无法复原,即便是最狂乱而坚韧的爱情,也不过是一瞬即逝的现实,唯有孤独永恒。”
这是《百年孤独》中的一段话,诠释了人如果试图超越自身局限去思考自身的存在,所得的除了更深的虚无和无力感外,别无所有。整部小说叙述了布恩迪亚家族整整七代人100年的兴衰历程,也影射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的风云变幻。从第一代人对外部世界的探索与发展,到最后一代在一阵飓风后归零消失,小说中的故事或怪诞离奇,或悲情激进,都在诠释所有的伟大与渺小,偏激与冷漠,都是一个反复的轮回,最终剩下的只是抓不住的孤独。
在书中,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对抗孤独,或发动战争,或参悟典籍,或出逃远行,或挥霍无度,或是沉溺于情欲……这些都是人性的极端展示,欲望过度,最终都是以痛苦收场,而经历时间与空间的冲击之后,只剩孤独伴随左右。
全书看罢,心境不免有些沉重。作为芸芸众生中最普通的一个,孤独与失落亦是人生常态,欢乐都是转瞬即逝的一抹甜味,回想起过往的奋斗,更像是在现实中挣扎沉沦。不过在经历过后,人不再盲目乐观,也不会一味消沉迷茫,对自身存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虽然做不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但至少可以将得失看得淡一些。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便是人间好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