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深故乡》
作者/张铁福
人生最眷恋的所在莫过于自己的故乡,从蜗居的城市回乡的时刻,有亲人团聚的甜蜜,有街邻叙谈的喜悦,更有对故乡巨变的感慨。多少童年的欢乐与往事,深藏在心灵深处的印记和眷恋,都可以在此处找到似曾相识的物像和难忘的回忆。
《清晨序曲》
朝霞如期而至,把天幕点染得绚丽而多姿,晨曦穿越苍茫的夜空,悄悄地抖落了大地的衣裳。故乡小镇在晨光序曲中舒展着筋骨,焕发着生命的朝气,开始了一个全新的演绎。
在晨曦尚未浸透大地时,小镇的集市已有一片繁忙的动感。一批批山民挑着鲜嫩欲滴的蔬菜和各类土特产品,沿着沾满晨露的山径,纷纷向农贸市场涌来,那“吱扭吱扭”的挑坦声响,沿着街道一路播洒,各种新鲜的蔬菜山货次第摆开;熙熙攘攘的人流,嘈杂的人声,把小镇的生活气息鼓拨得浓浓烈烈,有关小镇头天的花边新闻在这里交流和播放。
此刻小镇上空饮烟袅袅,淡淡的烟雾在晨风的轻拂下四处飘荡,如同天空流动的白云,恬静淡雅。沿街两旁的小吃和露天摊点也在晨光中尽显风情,那热腾腾的油锅里不时溢出一阵阵油条的清香,小镇的风味,小镇的典雅就在这流畅的延伸中自然铺展开来。清晨小村的豆腐坊,更是别有一番风情,所有制作豆腐的工具还是原始古朴的,随着石磨吱吱呀呀的转动,洁白的豆浆便顺着磨盘流淌而下,一股股清香四溢飘散沁人心脾,真切地感受到乡情的淳朴和悠雅,那豆腐坊主人的吆喝声在人们心中久久地回荡着。
故乡你早,你与朝霞一同醒来,从那一幅幅独具风情的剪影中,我分明触摸到时代的脉搏……
(母校情深)
朝霞渐渐隐去,天空一片明净流畅,母校的校园已是一片生机,朗朗的读书声穿越着时光穿越着历史,与火热的现实汇成了一曲校园最强劲的主旋律。
走进母校,走进故乡清晨校园,迎面而来的是一股股清新而明快的时代气息。一张张稚气十足的脸庞,一个个神韵各异的晨读画面,一声声清脆深情的朗诵,分明透示出厚重而博大的文化底蕴和充满青春的张力。
在物欲横流精神滑坡的市场经济大潮中,母校的校园依旧守望着这块神圣的净土,依然唱响着为中华民族崛起而读书的宏大主题,这怎不让人感到亲切和欣慰?
《花草飘香》
登上村口溪边的观景台,双脚悠然自得的踏着水车,一朵朵洁白的水花随着水车悠悠的转动而绽放着,青山绿水田园风光在悠然转动的水车映衬下愈发显得宁静致远,生机盎然。远眺一望无际,碧草无垠,绿草丛中裹着野花万般柔情。有的迎风舒袖,含苞吐蕾;有的葱翠欲滴,婀娜妩媚。蕴藏着迷人的色彩和魅力。红黄紫蓝不同色彩,红花与绿叶间杂生姿,成簇成丛;矮枝与长藤混杂其间,错落有致。蒲公英金黄带冠毛,牵牛花朝天吹喇叭,灯笼花锦霞漫幽香。一片片草丛裹着野花,和祖辈粗旷的性格一样,在乡野里生长得倔强多姿,不怕风沙,不畏露雪,相继开放,争芳斗艳。迷人的色彩使人新潮荡漾,旷野里湿润甜美的气息,让身心溶入到浓浓的乡情之中,思绪也在红花和碧草中徜徉,心境完全被牵牛花长长的藤蔓缠绕,犹如慈母手中的针线将游子的心紧相连。心灵的孤独和寂寞顿时消散,仿佛又回到了昔日农家爱抚和温存的岁月。
故乡,是你坦荡的胸怀捧出累累硕果,哺育着父老乡亲,又以花草真挚简爱装扮着田园,善待着儿女,让在外的游子日思夜盼,梦牵神绕。
《古镇新姿》
童年的影像,梦恋的家园,走进故乡的小镇,去全身心地感受一下乡野浓浓的风情,这是心灵的洗涤,一次生活与自然的回归。
水车悠悠,扬鞭牧童,耕牛踏着悠扬的步子走在乡间的小道上,村内街道两旁打铁店、弹棉花铺、理发店、豆腐坊、小吃店沿街次弟铺开,辉映出小村浓郁的地方风情。走进街旁的打铁店和弹棉花铺,时光仿佛把你带进遥远的童年岁月,这古朴而又充满韵情的传统作坊,无不让你感到熟悉和亲切,因为童年就是聆听着这富有节奏的敲打声和弹唱声,一天天走向成熟。这洋溢着生命活力的不绝于耳的声音,穿越的何止是古老的时空,它分明奏响了乡村永恒的恋曲。
这里,三个县的交界,曾交通闭塞,经济落后。是富民政策使小镇市场开放,传统的“四绝”派上了用场,土烟叶、芹菜、绒毛和远近闻名的白荞面,据说这白荞面还在国家钓鱼台国宾馆招待过外宾呢!经济的腾飞,使儿时的玩伴,亲情的父老精神面貌大改观。
漫步故乡小镇,你会被古风悠悠的气势所震慑,所感动,那思绪的源泉会随着幽幽古街的延伸而奔涌,那激情的内质会沿着文化遗有的凸显而张扬,感受到血脉生生不息的流淌。村头的老榆树、南庙的古戏台,独具风采,静静地耸立着,岁月的沧桑,世事的兴衰,人间的沉浮,都在这里刻下深深的印迹。那散发着泥土芬芳的一草一木,那夹满杨柳的一河绿波,那边远山镇青石板上的鸡鸣犬吠,那燕山余脉悠扬的山歌,都令人神往,引人遐思。
故乡的小镇,你是一曲凝固的乐章,一幅立体的画卷,你以别具的风韵,绽开了一朵朵生命之花,为燕赵大地注入了一股股浓郁的古朴遗风,你更是一段历史进程的真实记录,那跨越时空的沧桑,那文化底蕴的积淀,无一从这里获得印证和展示。在这里,你可以隔绝城市的喧嚣和嘈杂,可以忘却心中的烦恼和忧愁,可以真切地感受生活的恬静和民风的淳朴,可以真正体验到什么是心灵的散淡和乡间的空灵。
作者简介:
张铁福,根植人杰地灵的皇家圣地避暑山庄的承德。花样年华时苦修财税,学业有成后,励志从税30余载,热爱税收事业,兢兢业业服务纳税人,业务精湛,酷爱文学写作、财税调研攻有所获,省级培训优秀教师,多领域课题性研究等被业内外誉称“老铁”。20年的授课经验,得到税企双方的信任。
曾经十多年的文秘工作,使本人酷爱文学写作和撰写业务探讨文章。三十年来,笔耕不辍。先后在国家、省等报刊杂志上发表调研文章10余篇、新闻稿件百余篇。税收宣传报道多次获省市局优胜宣传单位和优秀个人。两次获河北日报副刊好新闻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