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后子美文精选020
把尴尬的日子推掉
背上的肌肉硬了,脖子僵了,背上痒了,几乎是我每天都要面对的事儿,或者说这是每天都要面对的生命窘境。
五十年前麦场上发生的那场横祸,意味着命运之手把我推到了尴尬的境地,腰疾成了一生抹不去的痛。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的疏松,肌肉弹性的减弱,每天不得不靠三十多个背飞锻炼来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这是当年推拿的刘大夫教给我的。他说,像我这样腰有硬伤者必须靠肌肉的力量替代骨胳的力量。与背飞配套的则是肌肉放松,否则整个脊背将会成为一块木板——所谓一张一驰。因此,隔三差五的推拿按摩就成了不得已而为之的规定科目。刘大夫还说,跟那些农村弯腰的老人相比,我是幸运的,信息通畅,有条件治疗。尽管如此,去哪儿?找谁推拿也实在是个选择题。正规医院收费贵是一方面,关键是病号多,时间耽误不起,从动心到归来,没有半天是完不成的,可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还有一条,医院的推拿是按正路子来的,大夫一天要面对太多的病号,若是用力过猛,会透支体力,只好适可而止地发力,伤不着你也激不着你,疼不着你也痒不着你,说不管用还管用,说管用还不太管用,推与未推没有明显的区别。如果去私人诊所,推拿效果好,可费用不能走社保。那怎么办?只好自己想办法,那就得培养一两名肯为你卖力的推拿师。这样的人很难找,很难找也得找。
寻来觅去,还得从最亲近的人中想办法。王强,原来的驾驶员,身宽体壮。推拿自学成材,渗透力强,他一搭手,自己成了一团面,而他就成了揉面师。除了正常的上下放松筋骨、肌肉外,王强挠腰最拿手,两只手犹如铁勾从腰的两侧往里抠,只抠得全身通畅开来,然后他再借着这股劲从腰部到臀部到腿到脚放松,就像犁耙在土地上深耕,哗哗地推向前方。车改后,王强跟着我去了周三读书会,在读书写作之余,每个周三上课前,找他推拿,是必有环节。除了推拿外,王强的绝活是挤背上的寨子,也就是分泌点,位置正好是我上下左右够不着的背中间,不得不借助外力挤之,妻子给挤,每次都说此处结案了。可经王强一挤,总是冒出一股白色浆状的东西,此物一出,背上奇痒顿消。
不能天天与王强见面,日常推拿就成了困扰我的大事。天无绝人之路。这时,宋栋出现了,他是单位的内勤,话不多,却是一个大小事让别人放心的小伙子。他大学毕业后曾到部队服役,浑身上下透着机灵和英俊,寸发直竖,特显利落。部队训练后战友之间的相互肌肉放松,让宋栋学会了推拿。别看身体瘦,但他的手指却有着鹰爪般的力气。推拿起来,手犹如两把钳子,上下翻滚,扭来拧去,犹如活跃在草坪上的除草机。他推拿脖子时总是发出咯咯的响声,其他推拿者很少触及的地方,这是腰疾反射上来集结的疙瘩,此处一刺激,脑壳子格外清亮。每次推拿,我卧躺在自制的推拿床上,头下放有枕头,枕头上垫着一张洁白的抽纸。宋栋先是给我放松臂膀,然后用拳头指节开始推我的脖子和脑后,然后重点刺激风府穴,等推得穴位底部那凸起的疙瘩咯咯响,算是半个疗程。然后,返回往下推:先是后背,渐次至腰。腰是重点部位,推起来格外费力,他先用肘转圈推,再用手挠着按,直到把腰两侧的肌肉揉开变软,慢慢感觉仿佛一股温热的河水在体内流动。然后再刺激臀部,除促使气血更加通畅外,这还是治疗尿频的疗法,是好朋友李孟琛大夫告诉我,我又教给宋栋的,刺激一次,管用几天。然后是腿部,后脚跟,足三里。这一系列动作做完,腰酸背疼脖紧的症状立马消失。可再看看宋栋的脸上的汗珠已密如雨滴,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手法熟了,我曾动员宋栋利用自家的储藏室开一个诊所,挂上“专治尿频”的牌子,增加点收入。起初他很感兴趣,可回去跟妻子一说,给否了,他妻子说:“过日子不差这点儿。”
又是突如其来的疫情。刘大夫封了,王强封了,宋栋封了,门诊部封了,那位会针灸的李孟琛大夫也被封了。突然想起门诊部的董大夫,给他写过字,是一张八尺平横幅。一说,痛快地答应了——打枪地不要,悄悄地进行。来到楼上,董大夫拉上白色的布帘偷偷地为我推拿,感觉不过瘾,不深不透,这是人家的习惯。我想,若董大夫像前几位推拿人这么用力,一天多个病号推下来不得累死。用刘大夫的话说,这是体制内与体制外的区别。
那是一个周末,天上几朵云彩飘忽不定,疫情正烈。腰和脖子都僵硬了,十分难受。先是联系刘大夫,后又联系王强、宋栋,得到的回音都是小区封了。又联系门诊部的董大夫,说是在一楼值班,走不开,我傻眼了。突然想起平时也会推推捏捏的同事邹科。一打电话,邹科正好在办公室。不一会,一个高高的身影出现在我的面前。说明意向,邹科说:“平常捏捏脖子臂膀行,腰部推拿可不会啊。”我说:“不要紧,你先趴在床上我给你示范示范。”推了一个回合,邹科说没问题了。接着,开始为我推拿,他身高力大,再加上有拿捏的底子,手肘并用,很快就把我腰上的肌肉给划开了,顿觉久违地通畅。
又过了一周,王强解封,第一时间打来电话,我小伙约会般迫不及待驱车而去。此时,不仅浑身僵硬,且背上痒得实在是受不了。王强推拿完,用力在我背上一挤,只听咝地一声,一股白浆冒了出来,王强用手机拍给我看。哈,盘着的白浆,犹如一条蛇,还翘着头哪。推拿完,我跟王强说:“网上说,疫情封控区有基础病的最难受,这段时间我真体会到了。”“人就是这样,全身上下,哪里有障碍都不行。”他说。
一个多月后,核酸检测由每天必检改为一周两检,凶猛的疫情告一段落,生活恢复常态,街头巷尾又有了说笑的人,推拿也不再作难,可想想在那些窘迫的日子里,向我伸出援手的朋友,就像盛开的鲜花般温馨美好,是他们帮我把一个个尴尬日子推拿掉的,真不知如何感谢他们。思来想去,还是写出此篇小文,以示纪念吧。
(原载《齐鲁晚报》)

李炳锋先生简介
李炳锋,笔名:金后子, 1962年3月生。国家二级巡视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山东诗人书画院副院长,济南周三读书会创始人兼会长。
著有《日月清音》《一年的光景》《大地的苍茫》《回望天涯》《一眼望不到边》等九部散文集和《在天地间奔跑》《挤掉生活的水分》诗集。2014年,散文《红旗渠畔的沉思》获首届齐鲁散文奖;2018年,散文集《大地的苍茫》获第八届冰心散文奖;2023年,散文《龙鼎滨水公园侧记》被镌刻于龙鼎滨水公园景区。散文诗歌散见各类报刊。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军旅大校书法家书法宋忠厚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