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人这一生,没有一帆风顺的,如果事与愿违,那是上天另有安排,相信每件事的最后,都会是最好的安排。韩开甲通过乡镇“老年合唱团”,用声音把时光叫醒,在优美的旋律中,读出春暖花开,欣赏四季轮回。韩开甲在浩瀚的书海里,领略祖国的一山一水,静静地想念与知音相遇在诗海里。韩开甲在岁月的流年里,用盆景谱写人生的华彩乐章,他的精神长相里,藏着读过的书、走过的路、见过的人,藏着他的处世态度与修为。
韩开甲,因为内在的干净,更有力量。哪怕世界纷纷扰扰,也不丧失初心,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清清白白做人,坦坦荡荡做事。这就是社会的清流,这就是最美的夕阳红。

夕阳映照晚霞天
——由学兄韩开甲做八十大寿说起
安徽东至大渡口中学 宋一鸥
昨天晚上,我看到了庆贺学兄韩开甲八十寿诞庆典活动的场景,感慨良深。老韩头戴寿星帽,端坐中央接受镇老年合唱团演员高唱生日歌为其祝寿,又由亲友代表讲话,高度评价其父子的懿言嘉行,还演出了由他自己创作的活报剧,安庆市黄梅戏业余朝阳演出队也风尘仆仆渡江助演,难怪我在安庆代课时,课余去宜光新村对面的春江苑常常看到这些演员的面孔。

由此引发我一系列的联想:五十年代,我与老韩在兴安小学同窗求学时,还是天真活泼的孩童,一晃逼近耄耋,时光无情哪!
来沪前在南大街与他不期邂逅,他滔滔不绝地讲述他的人生经历:1957年如愿考入东流中学,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学起木匠来,由于天资聪颖,很快出师,做工的同时,还干起文学创作来,编写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反映农村生活的小戏曲,一时声名鹊起,1965年以池州地区唯一的代表进京参加全国业余创作会议,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后来加入公社基建队,无师自通图纸设计。
又在自留地广植花木,培育盆景,对外出售,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又发挥自身特长,自编自导自演小戏剧,并将老年文艺爱好者组织起来,是个大能人。在目前农村奔小康,家家丰衣足食的前提下,像韩开甲,徐基文书记,潮运年乡长,张忠恕厂长这样的前瞻者,适应潮流,及时将退休老人组织起来,成立老年合唱团,为活跃群众业余生活,促进农村文明建设起到文艺轻骑兵的作用,应该大书特书!明天将其写在《曾经辉煌的新庭中学》的逸闻片断再次转发,以飨群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