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主播梅芳竹青老师诵读
103节
104节
105节
106节
音频合成阳光
刘西元 长篇小说《两棵橄榄树 103节》
连载103
白驹过隙,斗转星移,李春林来釜山已近二年,大家也逐渐适应了科室核算的办法,个人收入增加了,怨言怪话逐渐减少了,人们看到了改革的希望。妇科陈梦医师已随夫调进县城,卫生院又从邻公社调入林进外科医师和吕成内科医师,这两位医师都是业务能力强,口碑好的中年医师。在推行经济改革的同时,卫生局每年都对各卫生院进行一次的年终检查考核评比,以行政,经济,病房,门诊,病房,药政,防疫,妇幼八个方面分头考核检查,再综合评出先进单位,有效地保证医疗质量平衡发展。
这天李春林接到公社黄书记交代的任务,要帮助蛇场写一篇他们治疗毒蛇咬伤的资料,以供蛇场宣传和办理有关手续之用。李春林骑着单车来到蛇场王书记的办公室,张场长也在等候多时了,三人见面,李春林先谢蛇场送蛇胆给手术队,并说明了来意,三人客套一番。
三杯茶下肚,王书记先介绍起来:"我们这个蛇场是三年前公社集体办起来的,有五十多位员工,年收入600多万元,是全公社最大的社办企业。张场长是釜山人,养蛇捉蛇三十多年,很有经验,还用他祖传的蛇药抢救治愈了二百多个被毒蛇咬伤的病人,公社黄书记很重视,要求我们把蛇药做成品牌打出去,以救治更多的病人,同时也提高我们蛇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办理有相关手续必须有实例总结报告,我们这些都是粗人,因此只好请你帮忙了。″
张场长说:“我这祖传三代的蛇药,只要早期服用,效果百分之百,这三十几年已有二百多人验证过了,现在我们想作为一个蛇场的品牌来推广,需要把这些治疗的病例收集整理起来,形成系统文字,也就是你们说的学术论文吧。这是我十几年来治疗有记录的实例,外地外公社的太远,不易走访,这只是本公社的六七十例,麻烦你走访后写一篇总结分析报告,我们可上报办理关手续推广,椐了解,潮汕地区还没有专门的养蛇蛇场,如我们能打响蛇药这一炮,是很有发展前景的。″说罢把一个小本子递给李春林。
李春林接过小本子问道:"这个问题不大,但不知你们何时要资料?″
王书记说道:"三个月能不能完成?"
李春林爽快地说:”好吧,三个月后交差,我尽力而为吧,以后如碰到问题,我会来请教你们。"
"那谢谢你了。"王书记说道。
王书记和张场长带着李春林参观蛇场。这蛇场占地八十多亩,在办公楼一起的有三个展览厅,第一展厅墙上挂着蛇场概貌,筹建过程,发展前景介绍,还有省、市、县等各级领导来视察的镜头,周边县市、港澳来参观的场境。
第二展厅入门口处有一个1.5米长,1米高的大玻璃缸,缸里装着酒,里面装着一条碗口粗的过山乌,过山乌的头向着门口,伸长着舌头,样子很是吓人,这却是镇馆之宝。厅中几十个大小架子上放有各种蛇的标本,贴着名称,写着各种菜蛇和毒蛇的习性,饲养,功用,药用价值等。
第三个展厅摆放着各种蛇酒,还有浸泡在酒里的蛇胆,真是琳瑯滿目,美不尽收。这毒蛇蛇胆大小,多少不一,且明码标价,椐说去年有一香港的来宾,看中了一粒八百元的蛇胆,刚一吞下肚,一阵反胃,吐在地上,这一吐可相当李春林一年半的工资。张场长告诉我们,蛇最怕三样东西,雄黄,蛇胆草和凤仙花。有的住家怕蛇进屋,在屋周撒上雄黄或种上蛇胆草、凤仙花,蛇就不敢靠近了。
参观了展厅,大家又到蛇池参观,只见大小四五十个蛇池,最大的有成百平方米,小的也有二十平方米,有的蛇还用铁笼装着放在池的一边。这些池分为毒蛇区,无毒蛇区,工人们都穿着防护衣,带着手套在工作着。
张场长下到无毒蛇区,徒手抓起一把蛇,看了一下放下,又轻轻抓起一把蛇看看,李春林担心地说:“你这样抓它,不怕它咬吗?虽然无毒,也会痛呀!″
张场长笑着说:”这些蛇,你不弄痛它,它不会咬人的,只有眼镜蛇,眼镜王蛇才会主动攻击人。″
“那你的手抹过蛇药吧。”李春林不相信问道。
"哪有抹什么蛇药,都是别人凭空想出来的。″张场长笑着解释说。
参观了蛇场,已是午初,李春林告别二人要回卫生院去,两人热情地说:“中午在这里吃饭吧,我叫厨房做二条眼镜蛇来尝尝。”李春林不喜欢吃蛇,推说院里有事,执意要走,张场长用信封包了二百元给李春林,说:“这点钱给你下乡当茶水费吧,不成敬意。“李春林推辞不过,只好收下。计育下乡每天才补八角元呢。
待续
刘西元 长篇小说《两棵橄榄树 104节》
连载104
秦院长已调走,新接任的是部队转业的朱院长,他是营级干部转业来的,全家一起搬来,夫人茵姐安排在釜山药材公司上班,他们带着阿斌、阿明两个男孩住在秦院长原住房。这朱院长办事老练稳重,善于倾听群众意见,且滴酒不沾,和原秦院长有着鲜明的对比。
秦院长虽然积极工作,但嗜酒如命,一旦喝醉了就随便骂人,得罪了当地领导和院内一些人,被调去罗山公社当计划生育主任,虽是平调,但计划生育工作人称天下第一难事,往往是吃力不讨好的苦差。
却说阿斌来院没一个月就和院里一帮小屁孩混熟了,他年龄比较大一点,自然做起大哥大,他学着部队的作风,经常带着阿明,宏坚,淑娟,大海,阿青,老伍,牛筋,胖墩,瘦猴等十左右个十左右岁的小学生,在院内坪里学操练,玩游戏,有时也一起去逛釜山圩或去卫生旁边的荒田玩,挖鼠洞,抓蝉,捉蚯蚓,打打闹闹,有时还把公鸡母鸡追得满院飞,玩得特别疯狂,待宏坚,淑娟长大了,回忆起这段快乐的时光时,往往喜形于色,津津乐道,两兄妹都说,我们最快乐的童年就在釜山那三年。
晚上没事,李春林常邀约张志荣夫妇,黄容医生等一班人打打扑克消遗消遗,从中也可侧面了解一些社会,医院的情况。
电影《少林寺》在釜山首映,轰动整个釜山,这新片在全国首发售,在釜山只轮一晚,共映三场,人们奔走相告,一票难求。大家看样板戏看了十多年,终于有其它内容的电影出台了,而且还是功夫武打片,自然想先睹为快,票是分配的,卫生院80多人只分50张,幸好李春林找影院的陈经理另要了5张票,全家首场才能一饱眼福。
受台风影响,暴风雨已肆疟了一天,汤溪水库水位急剧上升,据气象台报道,这大暴雨还要持续一、二天,为保护水库,县三防指挥部决定早上十点开始溢洪道开闸放水,这溢洪道净宽50米,设有5孔,每孔由10米高7.5米的钢孤形闸门控制,设计最大的排水量每秒3570立立方米,溢洪道一打开,五股强大的水柱飞出闸口,向下游冲去,黄冈河两岸顷刻一片汪洋。
到了中午,暴雨还一个劲地下着,天空黑沉沉的,像玉帝打翻了墨汁瓶,龙王好像接到玉帝圣旨,再来一个水淹金山寺,豆大的雨点在强风的助力下打在脸上,辣辣的疼,滂沱的大雨下的雨点落在地上溅起一片水花,那水花有的如同一个个小小的喷泉,有的水花在落地的时候又变成小小的水泡,小水泡像一个个透明的帽子,布满大地,折断的树枝遍布路边,卫生院内那株碗口粗的龙眼树也被连根拔起,路上不见一个行人。
从公社不断打来灾情通报电话,要求各单位充分做好最坏的打算,最好的努力,坚决打好抗台风,防灾害的硬仗。明眼人一听就知,这最坏打算就是水库决口了。
中午,卫生院召开两委会,通报了灾情,部署卫生院防灾抗灾工作。电话实行24小时两委值班,七个院委、支委分工负责各部门,一接到通知,立即组织人员往最近的中心小学疏散撤离,那边地势较高。要求防台风物资再次检查落实,昨晚院部已向科室了发了手电,蜡烛,院部还准备了部分饼干,水衣,雨伞,以供病人急用。朱院长把院委作了分工,李春林,院委、病房组长胡清流负责病房,病房现住有八个病人,一定要注意他(她)到时能安全撤离,同时还布置在院内住的六个中青年男员工支援病房。
支委张志荣和院委门诊组长负责转移药房药库的药械到安全地方,朱院长和支委王为忠,院委、会计老陆负责家属区的撤离,先通知家属各人做好物资准备。
如果泄洪,对卫生院影响不大,就怕万一水库决口,釜山只离水库五、六公里,不用二十分钟,大水就会冲到,那几亿方的洪水倾泻下来,恐怕水库下游半个江原县包括县城都会遭灭顶之灾。
待续
刘西元 长篇小说《两棵橄榄树 105节》
连载105
院两委紧急会议后,李春林先回家看看,这么的大风雨,门诊没有病人来,张怡静也在家,家属区的厨房已积水20多公分,两只四五十斤的多猪被水浸得吱吱叫,见主人进来,立刻迎上来,四只绝望的眼睛盯着主人,李春林也没办法,只好搬几块砖头丢进去,让它们站高一点。
自第一次买猪被强买强卖后,李春林再不敢自己去逛猪市场了。
那一个多月后,那个卖猪的人竟来到卫生院找李春林,原来这人叫王三船,是东官人,前几天去石井探亲,听石井亲戚说他有一亲戚叫李春林,一个多月前全家调去釜山卫生院工作,两人见面后方知相互也是亲戚关系,真是大水不识龙王庙,一说起那天的事,两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王三船年长5岁,李春林就叫他三船哥了。三船哥说,釜山市场习惯欺生,以后你们要买猪就叫我帮忙,以免被宰。有这门亲戚帮忙,李春林自然求之不得,以后两家也常往来。
张怡静已在家准备了手电,蜡烛,食物,装了两壶开水,还备有应急的头疼,肚痛的药物,带了一些厚衣服,因暴雨后会降温,她把这些东西打做二个包,万一有事,提着便可走。
一会东官的三船哥也来了,他说他们东官那边地势低,大家房屋基本受浸了,过来的路也水浸到膝盖,东官很多人挑着东西,牵着牛往荔林或中心小学转移,不知又听谁说,汤溪大坝快顶不住了,我们全家只好冒雨搬到荔林亲戚那里暂避,那边地势较高。
李春林说:我们也做好准备,但没有上面通知,大家仍应坚守,而且病房有病人,我们也要为他(她)们的安全负责。李春林对张怡静和岳母林梅英说:“你们要心理准备,万一有通知转移,你们跟着王文忠他们赶快往小学方向跑去,我不能回来帮你们,病房的几个病人要我们帮助转移,待病人转移妥了,我一定会去找你们。″说完穿上水衣,出门去了。
呼呼狂风卷着暴雨打在李春林身上,李春林觉得举步维艰,李春林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到病房,和胡医师一起再去巡查八个住院病人,向他们宣传一些防护知识和院的安排,叫他们放心,万一需要转移,医院一定会全力帮忙,叫家属做好心理及物质准备。
李春林一晚穿梭于电话值班室和病房之间,朱院长和几个院委、支委都守在这里,边喝茶边聊天,大家也不时分头出去巡查,听王文忠说,这样久的大暴雨和这样紧张的险情几年前也一次,那次有一个县城的车队副队长,听谣传说,汤溪水库已决堤,洪水很快就会来到,他急急忙忙从单位开一辆车把全家载上石璧山上避险,后来这个副队长受到行政撤销职务、留党察看二年处理。
到了深夜二点钟后风逐渐减弱,雨也渐渐停止了,大家舒了一口气,朱院长叫留下两人继续值班,其它人回家去了。
第二天早上,李春林七点多钟醒来,只见整个卫生院一片狼藉,满地都是树枝残叶,到处都是泥浆,家属厨房积水已退,地下留下一片黄色的泥浆,李春林家的两只猪被水浸得两腿瑟瑟发抖,岳母林梅英怕猪浸坏了,不到六点钟就起来清理卫生,还先煮了一锅粥给猪吃了暖身。家属们很早就起来收拾残局,准备煮饭。
雨后的阳光透过厚厚的云层,宛如一面金色的盾牌,照耀着大地上,太阳的光芒洒满了大地,给人们带来温暖和希望。
待续
刘西元 长篇小说《两棵橄榄树 106节》
连载106
李春林提前半个月把一份《釜山蛇场治疗毒蛇咬伤62例效果分析》的资料送到蛇场张场长手中,文章署名是张振东,是场长的名字。张场长粗略浏览一下后说:"这么快就写好了,很好,很好,李院长,非常感谢!本来想中午请你吃个便饭,但十点半有一批香港客人要来参观,只好待多几天再约了。"
李春林说:“别客气,别客气,我们以后有的是机会。”李春林说完,张场长从郭助理手中接过一小瓶蛇胆交到李春林手中说:"这几粒蛇胆送给你,以后需要可做药用。″
李春林客套一番,收下蛇胆,坐上单车回卫生院了。
"春林,你回来了。″一进到家,金发起身打了招呼。″金发是高中的老同学,现在万安林场当场员。
"金发,你来多久了?″李春林一阵欣喜问道。
"我九点半到了,怡静说你刚出去蛇场办点事,她想打电话告诉你,又不知道蛇场的电话号码。只好等你回来。″金发说道。
"哈哈!无事不登门,老同学登门必有见教!快直说,有什么事吗?"李春林问道。
金发说道:"我这胃痛了十多年了,还出血过,一直当作胃病治疗,十年内做了二次胃肠钡餐,都说是十二指肠溃疡,去年以来,痛疼更频繁发作,常半夜都给痛醒,吃药效果都不佳,我想会不会变症了,还是来看看,可以不可以手术,如可以手术,一刀了之为快,以绝后患。听詹崇文说你调在这里,今天就找你来了。″
"那好啊,待会帮你检查一下,如可以做手术时,那就尽快帮你安排吧!″李春林说道。李春林一周没上手术台了,手正发痒呢。
"怡静知道我还没吃早餐,为了节约时间,她先给我开单查了血,做心电图了,还叫你岳母做了早餐给我吃了,就等你回来。″金发一口气说道。
李春林说道:"那好吧,待会给你再查体一下,看看如何。″李春林说道。
"喂,怎么到现在还没冲茶?让你干坐等着。″李春林才发现并歉意地说。
"怡静和她妈见我一进门就要冲茶,我胃痛,不敢喝茶,只喝水。″金发说道。
李春林带金发到门诊见了张怡静,张怡静把一张心电图单交给李春林说道:"心电图没问题,我也给他测了血压,脉博,体温都正常。肝功能下午四点后才能出结果,还要什么检查,你决定吧。″
李春林把金发带到自己的诊室,详细进行望、问、叩、听检查一番说:"待肝功能检查如结果正常,有手术指征,可以手术治疗。″
"那还要不要再做胃肠钡餐检查?"金发问道。
"你已做过二次吞钡检查,症状典型,不用再做钡餐了,中午在我家吃饭,等下午四点结果出来,再作最后决定吧。像我们这年纪的人,生长赶在初解放,又经一九六一、二年的大饥荒,是饿坏的,不少人得了胃病,我高考前夕也胃痛了几个月,后来还十二指肠出血,做了钡餐,确诊为十二指肠溃疡,也经常吃胃药,最近几年,怡静给我特别调养,少发作了,但也不知何时会复发挨手术呢。"李春林对金发说道。
"手术会麻烦吗?″金发问道。
李春林说:"这手术一般做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就是把胃切除三分之二至四分之三,包括十二指肠球部和病灶一并切除,再把近端空肠拉上来与胃吻合,手术时间一点半钟内就可完成,是国内比较成熟的手术。″李春林解释道,还画了手术效果图向金发解释。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