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英雄传(小说连载之二二五)
杨浩然 偶然著
二二五、直筒炮 一点就着
离开军营,一踏上地方工作岗位,马大年就找不到北了。
早在红军长征时期,粮食局就诞生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抗战时期,粮食部门起了决定性作用。抗美援朝时期,洪学智、段君毅、李聚奎、陈沂、周玉成等将军就充当粮草官。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解决数亿人的吃饭问题,毛主席发出了“以粮为纲”的号召,兴修水利、树大寨典型等都是为了让人民吃饱饭、丰富粮库。那会儿,粮食局是响当当的铁饭碗。可谁也没想到,铁饭碗也有被打碎的时候。
大年进入蒙东粮食局不久,粮食体制改革就如火如荼地展开了。人员分流、粮店外包、粮站关门、机关取消、老干部们内退、新职工下岗。
大年好歹也是个副局长,又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立过功,就被分流到信访局去了。
信访工作,关乎国计民生,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人民群众当家做主、建言献策的重要渠道。
早在五一年六月,政务院就颁发了《关于处理人民来信和接见人民工作的决定》,对处理来信来访的原则、工作机构的设置作出了规定,为信访工作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两年后的九月,又发出了《关于加强人民来信来访工作的通知》,对各级各部门加强信访工作的领导、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处理信访问题的原则和方法等提出了要求。
一九五四年,国家信访局正式成立。是国务院组成部分之一,下设五个司局处和三十五个直属单位,涵盖了全国三十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新中国成立以来,信访制度不断规范、健全、完善,听取民意、汇集民智,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在为党分忧、为民解难中,书写了一曲曲开拓进取之歌。
改革开放前,信访工作一直是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参与国家管理、实施民主监督的重要渠道,是处理群众信访问题的重要部门。是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历史进程中,之所以逐步建立起信访工作机构和制度,其目的就是为了满足民意诉求,让人民当家作主。
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进程中,信访工作进入了一个重要发展时期。
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许多干部群众写信或上访,要求平反冤假错案、落实政策。信访机构仅一九七九年,就受理了来信来访一百二十七万件次。从中央到地方,先后抽调二十万名干部分赴全国,开展了近两年的大规模处理上访问题活动。
八二年,中办、国办又下发了《党政机关信访工作暂行条例》,初步将信访工作纳入到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历史进程中,积极推进信访工作稳步向前。伴随着《信访条例》的实施,信访工作逐渐步入了法制化轨道。
胡锦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实践中,建立了新格局、新秩序、新机制,并完成了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等“三新三化”目标。实现了抓信访、保稳定、促发展的目标。
中央历来重视信访工作。信访工作也一直发挥着积极发扬民主、了解社情民意、维护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私有制资本渗透政治、经营政治后,人脉很快便资源化了,人们当家做主逐渐成为了空谈。
利益链条的不断延伸,使贫富差距一步步加大。弱者人微言轻,根本没有了话语权。
失去了群众监督,腐败能不扩散蔓延吗?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改转租破卖”,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积累的公有制生产资料和土地,谜一样的一夜被私有,七千万当家作主的工人阶级突然间就被剥夺了生产资料而下岗失业,成为了真正的无产者。成为了流离失所、背井离乡、骨肉分离、四处漂泊打工、被迫成为了雇佣者。而极少数人则凭着各种难以拿到台面上的方法、手段和伎俩,占有了国家的生产资料,而迅速一夜暴富,公平吗?
人们为什么“仇富”?你巧取豪夺,占有了本属于大众的资产而“富甲一方”,一夜之间成了所谓的“富人”、“能人”、“超人”,难道天经地义吗?
你是怎么“富可敌国”的?是劳动所得吗?试问,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国有资产进了个人腰包,天理何在?
一切向钱看的歪风邪气是怎么来的?谁在说“只要钱能办的事,都不是事”?凭什么凡事讲实力、讲排场、讲背景、讲钱厚不厚、讲利多不多?黄赌毒、卖淫嫖娼、第三者插足、包养情人、老夫少妻,能登大雅之堂吗?
“仇富”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劳动者因为自己贫穷而眼红,更不是普天之下的劳动者都仇富,关键你做的太过了。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只要你损公肥私、唯利是图、贪污腐败、钱权交易、为富不仁……普天下之的老百姓谁不咬牙切齿、怒发冲冠、深恶痛绝、恨之入骨?!
河中无鱼市上看。上班第一天,马大年就被满院的上访者围了个水泄不通,保安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他推进了副局长办公室。
还好,普通上访者由工作人员接待,他只接待老上访户。
据说,老上访户从前反映问题是写信的,可写了无数信石沉大海后,才走上漫漫上访之路的。
中午,大年接待了俩上访户,一个是橡胶厂的老厂长公允,另一个是老化肥厂厂长商志。
俩人均对国有资产流失有意见,同情下岗失业职工,为广大职工家属鸣不平。曾写过无数人民来信,有的甚至寄到了中央和省市有关部门,但都石沉大海。
大年一听,怒发冲冠。立即向上级作了反映,并责成原单位立即解决。可上级没回话,当事方根本没当回事,仍我行我素、招摇过市。
大年一看这招不灵,干脆向苟局长作了汇报,要求局长出面施加压力,还工人阶级一个公道。
苟局长笑眯眯地瞅了他半天,发话了:“我说大年局长,你吃错药了吧?这俩单位改制是省里批准了的,木已成舟,你的任务是劝其别没事找事儿,你咋和他们一唱一和了呢?还想再打一次饭碗啊?无知!”
被上司劈头盖脸的训了一顿,大年腾地火冒三丈,咚地一拳打在了苟局长的办公桌上,把笔筒都震翻了。
苟局长经见多,根本没把这头暴狮放在眼里:“大年同志,你以为你还是一呼百应的军事长官吗?干我们这一行,得学会扯淡,懂吗?”
大年深恶痛绝,不想扯淡。公允、商志二次上访时,他点拨道:“我有个战友在北京总局,兴许他能帮上忙。”
公、商二位一听,大喜。请求大年给写封介绍信,大年二话没说,写了。
两天后,苟局长铁青着脸找上门来了:“大年,你找死啊?北京正开两会,全国都在维稳呢,你敢纵容上访?赶紧赴京把公允和商志给我抓回来,否则,我拿你示问!”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虽说苟局长有些霸道,但下级服从上级是必须的。于是,连夜进京了。
人,很快接回来了。两个厂的问题也得到了妥善解决。但蒙东信访局的先进牌子丢了。为了丢卒保车,苟局长降了一级工资,而马大年的副局长桂冠被撸了,直接下放到马家峪乡当了信访助理。
直到这时,大年才感觉出这行不好干来了。一回马家峪,便写了份辞职报告交了上去。
可没多久,苟局长却陪着省领导亲自来了。一来,就阳光灿烂道:“马局长,你大人不计小人过哈,省领导很关心你哩。”
省领导附和道:“是啊,北京方面,还指望你沟通哩。你那个同学啊,升司长了,过几天来视察工作,马局多美言几句喽。”
大年没吱声,心里话:原来,你们关心的是上司啊?得,我还不伺候了呢。
二位弄了个大白脸,便嘻皮笑脸地去找马三了。
马三也没给他们好脸子:“我说局长大人,国家成立信访局干什么,相比你们比我更清楚吧,我的部下干信访的比比皆是,他们是为人民办事的,咋到了你们这儿就变味儿了呢?”
“老前辈,与时俱进嘛。”苟局长说。
省领导白了他一眼:“老前辈说得对,今后,我们一定改正。”
这还差不多,马三吩咐道:“大年,老百姓有怨无处诉也不是个事儿,去吧,别随波逐流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