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风小筑头条版总第975期
雅风小筑欢迎您



梦回故乡
作者/四川/李云跃
2023年10月的一天,为了办理独生子女证明,冬民踏上了从盐亭去梓潼的旅程。
初秋天气,连日阴雨绵绵,气温微凉,冬民穿了一件胸前有花花公子标志的天蓝色体恤衫,外穿了一件带夹层的蓝底白点卡克衫。一条已经洗得发白的厚牛仔裤,脚穿一双当下很流行的黑色的轻便网眼跑步鞋。肩挂一个红色的双肩包,包里面放了洗漱用品和手机充电器。手中撑了一把红黄相间的折叠伞。冬民清清爽爽地,迎着毛毛细雨,朝盐亭县汽车站走去。

由于梓潼过来的车坏了,不发盐亭到梓潼的班车。冬民便退了到梓潼的直达票,买了到绵阳的班车票,准备从绵阳转车到梓潼。
小雨还在下着。汽车的刮雨器在不停地刮着雨水。冬民呆望着窗外,思绪一下子又回到了36年前。
冬民是1987年从四川泸州化工学校毕业被分配到梓潼县氮肥厂的。那时冬民总是留着一个寸平头,身穿一件红底黄格的花衬衫,内穿一件红色的针织背心。冬民刚从学校出来,一天都象打了鸡血一样,笑豁豁的。一心想着,如何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今后的工作之中去。
冬民离开梓潼到外地打工已经有25年了,梓潼到底变化成什么样子,一路上冬民都在思考着这个问题。
冬民在绵阳富乐车站登上了到梓潼的班车。看到沿途连绵的群山,冬民想起了在绵阳南光化工厂上班,逢周末赶班车回梓潼的情形。一般冬民都是坐末班车回梓潼的,经常是圆圆的月亮已经爬上了山头,月色之下的群山,朦朦胧胧的,月亮与群山都在冬民归心似箭心情的影响之下,起起伏伏,姗姗而去。
冬民还记得从南光厂辞职到成都打工的那天,冒雨骑自行车回梓潼时的情形。
那天,冬民骑自行车回梓潼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因为其他的东西可以搭客运班车,只有一辆冬民舍不得丢下的自行车。第二个原因是冬民也想骑自行车从绵阳回到梓潼,大约有50公里路程,也可以沿途欣赏一下风景!
不料,冬民刚骑车经过绵阳富乐车站,就下起了大雨。雨点打着冬民的脸庞,一件单薄的衣裤很快就被雨水打湿透了。冬民只好把眼镜摘下,拿在手上,冒着雨继续骑自行车上路。

沿途的风光冬民是来不及看了,只有专心骑车,以克服骑行的不便和保障骑行的安全。到了魏城,冬民实在受不了,雨太大了,睁不开眼睛。冬民的身子被冻得瑟瑟发抖,嘴皮和手臂都冻麻木了。冬民到路边一个商店去躲了一会雨,冲泡了一碗方便面。雨越下越大,冬民只好又继续冒雨骑行。大约骑了3个多小时,冬民才骑到梓潼。
不知不觉中,冬民乘坐的班车已经到达梓潼。冬民被眼前一幢幢高楼大厦给迷糊涂了。一座座电梯高层楼房拔地而起。此刻的冬民蒙圈了,找不到北了。有点少小离乡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的感觉。冬民更有一种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感慨!
冬民刚分到梓潼时,车站在县车队修理厂的对面。后来又在文丰楼先锋村二社征地修了一个新的客运中心站。
今天冬民下车的车站是前几年才新修的。当年的文丰楼一带,都已经修成了新的电梯楼房。沿着西环路五丁路方向,冬民在老南门简单吃了一碗牛肉米粉。在西环路县车队家属区背后一个小巷子里面,冬民来到了他曾经千辛万苦才修建起来的,又爱又恨的一座两楼一底的房子前。这房子是两间正房带一个楼梯间的房子。原本要规划一条路到河堤这房子是要被拆的。冬民去找了市上一个亲戚,重新规划了一下才保留下来的,这就是冬民原来的家。
这里属于文昌镇先锋村3社地面。楼房坐西向东。与冬民离婚前相比,一楼2间现在安装了卷帘门。楼梯间的大门,原来是用钢筋护栏改制的,现在换成了不锈钢带雕花的双扇门。二三层的窗户已经更换,原本是木制的内门,或许已经更换成了防盗门吧。冬民在猜测着。
楼房一层的门全都锁着。冬民的女儿现在成都打工,93年的女儿还没有考虑个人问题。这也是冬民非常揪心的问题。冬民与前妻是2012离婚的。前妻找的后夫,在2023年因高血压脑溢血又去世了。而且后夫到死也没有得到他亲生儿女们的谅解!
冬民看着曾经是属于自己的楼房,思绪又想起了修建房子的种种情形。

冬民是在92年开始修房子的。手里仅有不到4000元钱,冬民从同事处借了1万元钱,总共不到1万5千元钱,冬民就开始修建房子了。楼房刚刚把第一层盖上预制板就没有钱了。冬民回老家也没有借到钱。冬民前妻几个姊妹托人又借了些钱,前后修修停停,经过大半年时间才刚刚把主体立起来,因为没有钱而停工。门窗都没有,好在冬民就开始出租了房屋了。住户自己用竹席或纸板档风,门帘是冬民用布做的。二三楼的住户,要把潲水从楼上用桶拎下去倒。好在冬民出租楼房比左邻又舍都顺利。
为了安装门窗,冬民开始租人力三轮车拉客。得了感冒,输液都没有钱。不管是天晴下雨,冬民都要出去拉客。一个戴眼镜的大学生去踩人力三轮车,冬民就这样出名了。踩人力三轮车,冬民还遭过二杆子抢劫。有一次冬民把车骑翻了,把客人倒扣在车里,客人的右手掌被划破了。冬民赔了医药费和误工费。骑人力三轮,冬民还挨过打。被客人软禁,挨饿受冻,在露天呆了一个通夜!
当初从同事手里借的一万元,三年后才还完,仅利息就支付了4500元。先后用了五年时间才把门窗和下水道安上。用了10年时间,冬民才还完修房子的久帐。冬民与前妻离婚,房子全部给了女儿。前妻有居住权。
冬民的前妻在后夫去世后又找了一个在工地上带班的男人,冬民前妻目前正随这个男人到河南去了。
门窗都被紧锁着。可能前妻的三姐家留有钥匙,冬民也不便去找人家三姐。冬民怕见到三姐和三姐夫,二姐和二姐夫。更怕见到90多岁的前外母娘。
冬民站在房屋前拍了2张照片。就像做梦一样,悄悄地来又悄悄地走了。冬民只有打算当晚住旅馆了。

冬民向西走上河堤,看着朦朦胧胧的细雨之下的潼江河,果绿色的水面象碧玉一样。对面高耸的长卿山,云雾迷漫。对面的西岩寺已经焕然一新。冬民想起了每年正月初八与前妻女儿爬长卿山登高时的情景,想起了西岩寺后面甘冽的泉水,想起了司马相如的读书台……
沿河堤往南走,有一座南桥,南桥已经加固和改造。崭新的浮雕和栏杆,桥上插着很多鲜艳的国旗。再往南走就是直通梓潼大庙山的潼江二桥。沿二桥两边及沿潼江河的东岸,原本是用来种水稻和蔬菜的,开阔无际的大良田,如今已经被高大的电梯楼房取代了。河堤上冬民亲自看到种植的柳树,如今已经长成高大的树林。从河堤往南的前方是青龙河与潼江河的交汇口。青龙河的对岸就是凉子梁,梁上屹立一座八角形宝塔。塔层上的风铃时而发清脆悦耳的铃声。冬民曾经还与一个哥们儿在这里烧香结拜过。
沿河堤往北走,冬民看了从原县政府出来,新架了一座天桥直达长卿山脚下。下面保留着从大西街经九块石直通西河的一条漫水石板桥。高架桥两边风卷红旗如画!

冬民曾经在西河边带着前妻女儿放风筝,捉螃蟹的情景又出现了在冬民的眼前。那时女儿才3岁多,妻子貌美如花,场面多温馨啊!冬民还记得,在潼江河西岩寺下面的一个深水滩里,冬民用自制的台钓,与前妻一道,一天就钓了十几条鲤鱼。整整装满了一个编织袋。冬民与前妻是乐哈哈两人一起把鱼抬回去的。
冬民喜欢垂钓,整个潼江河所有的钓点,都十分熟悉。这里留下了冬民太多的喜怒哀乐了!
原来的县委县政府,文昌镇镇政府都往东门外搬迁了。原址上都开发成了住宅小区。从东环路北上,梓潼大庙山、水观音,就在东环路的尽头。
大庙山的古柏几个人才能合围,是国树。属于出川到陕西的翠雲古道的一部分。大庙山,香火旺盛。有一年冬民同他嬷嬷姑爷,在北门上买了一根香,因为不是在寺庙买的,庙里不准烧。冬民们只好拿到外面找地方烧。由于当天下午,大庙山狂风大作,好不容易冬民才把香烧了,差点引起大火,那可是要命的事情。冬民们又去拜了水观音,不知道什么原因,在下山陡坡弯道的路边,冬民被一辆轿车给撞飞了。幸好冬民嬷嬷反应快,冬民被嬷嬷一把抓住才没有头跌到路面。尽管轿车挡风玻璃被撞凹了一个大坑,经CT检查,冬民并无大碍。
文昌大庙的魁星楼据说是鲁班所建造的,全木制、全斗拱式的悬空式建筑,属于一级防火建筑,属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魁星楼的文曲星,保佑着远远近近前来许愿的莘莘学子!每一年30夜,到梓潼大庙抢烧头香的人,要排几公里的队。据说梓潼大庙是文昌帝君的发祥地,海峡两岸的人每年都要前来寻根问祖。文昌出巡每年一届,声势浩大,洞经音乐场面恢宏!
冬民原本是要在梓潼留宿一个晚上的。由于冬民原同事的帮忙,事情办得很顺利,加之如今的交通太方便了,冬民当天办完事情当天就返回了盐亭。没有与老同事在一起喝喝酒,叙叙旧,冬民还是挺遗憾的。
此次的梓潼之行,冬民感觉是在做梦一样!过去的已经再也回不去了!冬民唯一希望的就是祝愿前妻及女儿,一切都安好!

原创作品
插图源于网络百度
诗人作家风采

李荣耀,微信名雁南飞,男,系四川省盐亭县西陵镇龙泉村人。中专文化。喜欢新诗,已有多篇作品,在诗刊和多个微刊平台及都市头条发表。《雅风小筑》《醉墨流芳》《时代精英文学》平台文学顾问及散文主编。


雅风小筑编辑部
总编:芦苇
责任总编:郭申虎 陈凤鸣
执行总编:禾乃 兰志芳 天香 珊珊
文学总顾问:玛格丽特 田园 罗朝辉 悠然云霄
特邀顾问:文川 黄元元
文学顾问:杨长荣 杨伯天 郭圣 赵保国 江帆 荣国林 李云跃 刘时发
艺术总顾问:中国国宾礼特供艺术家(刘俊)
书画总顾问:尹训银 陈十田
作曲艺术家:刘信昌 王宪德
法律顾问:周新华
新诗主编:杨生伟 天悦
古诗词主编:韩义元 江帆 蔡德全
散文主编:刘时发 李云跃
小说主编:张玉红
美术设计:豪子
特邀诗人作家:张广昆 宋京平 冰月 海的召唤 陈孟华 万淑琼 阿 媚 周 平 王歌立 庞彦辉 吕美均 刘时发
签约诗人作家:江帆 牛天堂 汪永根 赵保国 李剑东 晓月 刘月圣 李信 章金马 青鲤 小敬 刘继晨 刘淑芹 王占魁 杨勇林 刘俊英 李彦
金牌主播:天乐 林桂花 小字 紫色的梦 秋薇 雪峰 梅花鳌雪(排名不分先后)
宣传部部长:冰月(兰花)
宣传部副部长:李剑东 张晓明
宣传部人员:编辑部全体工作人员
注:尚有众多职位虚位以待,等您入坐。本平台欢迎有爱心与乐于奉献的老师及文学爱好者加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