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露营去哪里,甘沟乡下高潮村
文/杨永春

听说乌鲁木齐有个高潮村,那里景色优美,适合野营。不由心动,就想抽时间去看看。
2023年10月13日 秋高气爽,万里无云,我们全家人便去这里露营,按儿子的话说:“抓住秋天的尾巴,今年最后一次野外露营。”
高潮村位于新疆乌鲁木齐市,乌鲁木齐县甘沟乡。坐落在自南向北狭长的山谷里,据说这里每年夏秋季节,风景宜人,人勤物丰,绿荫成林,是野外露营的好去处。

车行76公里,行程1小时20分,下午一点,我们便来到这里。还没进村,这里美丽的景色就让我眼前一亮,从近到远,摆在眼前的就是一幅天然油画,只见黄草,绿树,红枫林,墨绿色的原始森林,洁白的雪山似有人精心调配的一样,随意摆放在那里,初看时,让人心动,再看时,让人心醉,走近时,让人灵魂出窍。

高潮村主要农产品有洋葱,西瓜,各种蔬菜。近几年,高潮村响应国家号召,在上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加大力度在这里建成了旅游开发露营基地。按地形位置不同,大多数人家都开设了养殖,餐饮,露营,住宿一体化的旅游模式。
按这里的季节来说,此时,大规模的旅游已经结束,只有一些家庭式自驾游断断续续还来到这里。
我们在这个村里转了一大圈,发现绝大部分人家已闭门谢客,门上的大锁告诉我们;“对不起,主人已走,欢迎明年春暖花开时再来。”

我们不死心,找了几家规模大点的旅游山庄,发现院内静悄悄,枯叶随风飘,野花含着笑,铁锁在守门。
正当我们要返回时,突然发现路边右侧有家露营地,里面搭建了一顶小帐篷,还有一辆白色的车孤单地停在那里,一男一女一小孩正在那里收拾东西。我们下车后拉开铁丝网拴着的木栅栏门,去问一下看能不能在这里搭帐篷露营。
那帅气的小伙子说:“可以吧,这里的主人不在,门也没有锁,我们是昨晚上来这里的,到现在也没有人来问,现在我们收拾东西打算回去了。”
我详细观察了一下,只见这个露营基地只是用铁丝网围起来的大约三亩地大小的营地,里面并没有什么房屋等建设,只搭了三个野外星空露营舞台,旁边扔着两个早已拆除的天幕,几张早已损坏的椅子呲牙咧嘴的躺在那里,其它什么也没有。

于是,我们就在这里找了块比较干净的地,搭好小帐篷,架起小火锅。老伴陪着小孙子在帐篷里玩,儿子儿媳在小桌子上摆放食材,我专门负责用炭火烧茶。
时间不长,火锅里已飘起了肉香,我边吃边品尝儿媳特意给我买的伊力特白酒。吃饱喝足并在酒劲的刺激下感觉微微有点上头,我以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信条,起身去东面爬山。
山就在眼前,可是要上山却无路可通,因为,沿着山底错落有致的每家每户都用网围栏圈了起来,要上山就必须穿过这些围栏,由于昔日繁华今人去,栅栏围阻锁守门。我不得不再次寻找上山的路。

转了好半天终于寻找到一个豁口,我便钻进齐腰深的草坪,向上走去,由于网围栏的作用,草场保护的相当好,眼前全是茂盛的草丛。我的脚步声惊的蚂蚱四处乱跑,惊飞的鸟群吱吱喳喳地盘旋在我的头顶,埋怨我这个不速之客,破坏了它们平静的生活。
想想也是,人和鸟一样,假如,有谁破坏人居住的地方,破坏了生活的环境,那人一定不会放过他的,可是鸟太弱小了,只能飞起来,躲到远处,吱吱喳喳发发牢骚罢了。
走到半山腰,齐腰深的草坪变成了刚好能埋过脚面的草地。此时,随处到见晒干的蘑菇,我激动万分,忙弯腰捡了几颗,却发现蘑菇早已被虫子吃的只剩外面的一层皮,失落之余我便再次向山顶爬去。
如果在青藏高原要爬这么高的山早已头昏脑胀,气喘吁吁了,可是这里由于海拔比青藏高原低,对我来说,并没什么感觉。

走了约一百多米,便来到原始森林,但见满山都是双手抱不住的松林,枝繁叶茂的松枝挡住了阳光,蓝天白云早已被松枝遮住。松林里顿时显得阴暗潮湿。无数叫不上名字的小鸟,此起彼伏,唱着欢快的歌飞来飞去,尽情的享受着,只有它们能懂得幸福。
走了大约三百多米,我再也无法实现“不到山顶非好汉”的愿望了,因为,一眼望不到边的宽大网围栏像边境墙似的拦在眼前,让我望而生畏,寸步难行。
我只好转身返回。人常说,上山容易下山难,确实如此,上山时没什么感觉,可下山时我特别小心,脚底下不断打滑,手变换着方向,扶着松树,缓慢而行,就怕“刹车失灵”,滚下山去。脚踩在松软的松针落叶上无法用力,好几次险些屁股着地。

其实,这一上一下蕴含了许多人生哲理,上下山和人生一样。人这一生,为了前程,常常会加倍努力,想方设法,甚至不择手段往上爬,等爬到一定高度再也没有上升空间,开始交权退位时,虽然万般无奈,一万个舍不得,甚至感到迷茫,彷徨和失落。但也只能将怨气藏在心里,任其自然发酵。
还有一些人,特别是你俩同时在一个地方,一个部门工作,几年过去,你们的权利地位,工资,福利待遇等基本平衡,那么,你们可以一直友好下去。可有一天你的权利,地位,工资待遇得到了提高或得到了特别奖励,那么,你们的矛盾就开始显示出来,他就会对你心生怨恨,甚至,想方设法找你的毛病,抓你的把柄,利用各种渠道来打击你,攻击你,把你打进18层地狱。这就是人性共有的弱点。即“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强!”到那时,就是亲戚,朋友,同事,同学等等都一样。“狗见了骨头都要抢,人见了利益都会争”,这是不变的真理。


站在松林的半阴半谅处向远眺望,此时,南面的雪山在夕阳的照射下显得格外耀眼,让人有种望见仙界的感觉,将视线往下拉一下,狭长的山谷已是烟雾缭绕,分外妖娆。正对西面,深蓝色的天空,几朵白云,悠闲地挂在那里,像调皮捣蛋的熊孩子,拿着妈妈辛辛苦苦种的棉花玩耍,回家是将棉花忘在那里,任其陏风飘荡。再配上墨绿色森林,藏青色山脉,金黄色的草山,红色的枫林,更是让人浮想联翩,心旷神怡。不由感叹大自然的奇迹,人世间的美好,突然间丢了烦恼,忘了忧愁,心里不由充满了幸福和快乐。

太阳快落山了,山沟里已显得黑喑,我以之字形的方式向下走去,转过山脊,眼前突然出现一片火红!定睛一看,原来是一片红彤彤的枫树林!
那一片片枫叶在转凉的秋风中轻轻的摇曳,酷似一张张孩子们微笑的小红脸,正迎接那华美金秋的到来。我不由地喊出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一阵风吹过,几张鲜艳无比的小红脸儿随风飘落下来,慢慢的扭着腰身,再调皮地翻几个跟头,轻轻落在山坡上。还有几片枫叶,犹如一只只红蝴蝶在茂密的枫树林中追逐着,玩耍着,快乐地飞舞着。我怀着好奇心捡起一片红枫叶,闻一闻,一股从未体验过的浓香一下子灌进我的五脏六腑,心完全沉浸在这优雅、清纯的枫林中。

拾起一片落叶,聆听叶的声音,感叹它再也不能在阳光下展现美的姿态,却欣赏它如此的平静,勇敢的接受着大自然的一切变化,用最美的颜料,描绘最美的容颜,留下最美的倩影,给人留下最美回忆的精神。假以时日,它还用自己的身体化成养料,等来年春天,让其他花草和树木重获新生。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不由让人惊讶和反思。
此时此刻,我的心随着落叶完全埋在这里,久久不愿离开,静静地感受那一份心灵的悸动,看落叶以不同的姿势纷飞,那怕身形再美丽,翻飞的舞姿再漂亮,其结局都是飘落在地。于是,往事便悄悄走进心底,再次感受高潮村留给我的这一份美景,激起心底无限的温暖。

人生四季,各季有各季的风彩,各季的回忆。但最让人 感叹,浮想联翩的还是 走进秋天。因为,走进秋天犹如走进了大自然的心底,那种对人生的熟悉感油然而生,秋的光阴里,岁月悠长,爱意绵绵,握住每一片落叶,犹如珍藏对人生难以割舍得回忆。
同时,对家乡,对远方亲人的思念,犹如落叶般深刻,让风在秋的回忆里将所有的爱恨情仇全部镌刻。思念无声,却在心底悄悄流淌,留下最深刻又永远难以抹去的印迹。

我不由地闭起双眼,去呼吸令人陶醉的空气,放飞心灵,任其自由自在的随风飘散,将积压在胸中的烦恼带去。
一阵风吹过,我顿时清醒,因为夕阳西下,我的亲人们还在山下等着我,我不能只遐想而不顾亲人们的感受。于是便睁开眼,张开双臂,再次尽情地拥抱那如诗如画的秋色,让希望充满全身,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我幸福美满的家庭中,尽心尽力照顾好我的爱人和天真可爱的小孙子。
我爱秋天,更爱秋天的枫树林。爱它的优美,爱它的典雅和庄重,愿这美好的秋色永驻人间。

太阳完全落山时,我们离开了那里,想不到离市区70多公里的一个狭长山谷里,尽然通上了宽广柏油马路,所有农牧民家家都通了天然气,而且,还把这里打造成了网红打卡的野外露营地,这与政府的全力扶持和这里农牧民的齐心努力是分不开的。
回来后经多方了解才知道,自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后,该区干部群众中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让新疆的天蓝,水更清,村更美。
以绿色产业带发展,推动高质量社会发展。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乌鲁木齐县甘沟乡高潮村虽离闹市区较远,但它是一个依山傍水,以牧业为主、旅游业为辅的小山村。这两年,乌鲁木齐县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村民保护草场的意识越来越强,各家各户都用网围栏圈起了山坡上的草场,从而,生态环境越来越好,环境变好了景色优美了,迎来的游客也越来越多,村民收入也越来越高了。
由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游客人数的增多,出现了许多不文明的事,特别是贯穿整个县乡的河水遭到了不同成度的污染,为此,本着上面申请一部分,村里自筹一部分的原则,在沿河两边修建了高高的防护栏,今后还将在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等方面探索新路子,制定新措施,力争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现新突破。

“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天然林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家乡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高潮村积极配合县乡政府工作,分片落实管护责任和管护措施,全力做好天然林保护工作。

同时,为迎接十九大、宣传高潮村民俗风情,6月23日高潮村与新疆三套“文化导游”栏目组还联合举行了以“迎接十九大、歌颂民族团结、推介美丽高潮村旅游景区、宣传哈萨克族民族文化”为主题的专场文艺节目录制活动。
此次活动迎来参加观看的牧民群众达到400余人,精彩的节目在如画的景区,热闹非凡、掌声雷动,节目录制前,栏目主持人对高潮村村主任木拉提别克进行了采访,木拉提别克就高潮村的民族特色餐饮、旅游文化等方面情况向栏目组进行了全面介绍。

摄制期间,高潮村哈萨克族牧民通过阿肯、阿依特斯弹唱、舞蹈、文化交流等方式,向节目组展示了高潮村浓郁的哈萨克民族风情,并对部分具有悠久历史的哈萨克族文化遗产进行了展示和介绍。
此次的节目录制,不仅向外界宣传推介了高潮村旅游景区美丽的自然景观,也为高潮村牧民群众带来了丰富多样的文化大餐。
祝高潮村旅游业蓬勃发展!
愿高潮村露营基地越办越好!

作者简介:
杨永春,网名牵挂你的人,青海湟源县人,喜欢用文字抒发生活中形形色色的情感。《中国作家网》会员,哈尔滨市呼兰区作家协会会员,都市头条作家、编辑,《驼铃岁月》创作团队主编。
在《文字站》里开设有自已的文学专栏。
在《都市头条》开设“驼铃岁月文学社” “情感世界” “河湟文学” “小小说” “故乡情”等专题栏目。
2020年3月被【都市头条】评为2019年度优秀编辑
2021年3月《今日头条》认证作家。
2020年8月在《中国作家网》开设有被录选的作品集。
2023年9月在中国微信作家协会《经典文坛网》开没作品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