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吟(新韵)
黏霜缀冻五更寒,一夜玄霜坠碧天。
风送菊香透窗过,月移树影上阑干。
晨曦渐显星将尽,曙色连波夜已阑。
千里清秋千里景,江流大野雁鸣山。
注:首联末句的重读音在夜字和坠字上,故可化解玄字的挤韵之伤。
玄霜即厚霜。
颈联末句的重读音在色字和夜字上,故可化解连字的挤韵之伤。
尾联首句的重读音落在里字和景字上,故千字的撞韵之伤并无大碍。
秋韵(新韵)
红染平林霜露重,山光浮翠惹人亲。
烟生大野天方午,雨映寒空昼已昏。
峰色镜中秋荡荡,水波眼里夜沉沉。
征鸿别燕西风劲,冷气愁秦楚地温。
注:燕,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北省北部和辽宁省南部。
秦,这是泛指北方。
楚地,这里泛指南方。
秋韵(新韵)
幽谷虚声隔树响,野竹翠色落波深。
丹崖红叶回峰影,枯草疏林过鹿群。
潭镜涵星水天色,岚光浮翠醉吾心。
江空岁晚倚阑望,醉袖迎风梦幻真。
注:幽谷虚声,这里指空谷间传出的回声。
唐代姚崇《故洛阳城侍宴应制诗》中有:“川鳧连倒影,巖鸟应虚声” 句。
秋色迷人(新韵)
天涵水气水浮天,晴碧遥接万仞山。
远望丛峰虚幻里,近瞻雾树有无间。
悠悠古寺炊烟起,澹澹长河落日圆。
雁影帆形共秋色,忘情忘我享时年。
注:澹澹,1.荡漾、恬静、广漠貌。
所谓挤韵,其实是从音律效果上讲的。由于首联首句的重读音落在了水字上,故天涵二字的撞韵之伤并不大。而颈联首句的重读音在古字和起字上,故烟字的撞韵之伤也不突岀。此种现象古已有之。
——摘自本人诗集《诗化人生》该诗集正在全国新华书店、各大网购平台热卖(搜一下“诗化人生”便知)。
咏秋(新韵)
千里清秋秋意浓,断鸿声里望秋隆。
遥岑远目秋无际,碧水绵延秋韵重。
注:千里清秋,语出北宋·柳永的《曲玉管》。原句是“一望关河萧索,千里清秋,忍凝眸?(一望 一作:立望)
望秋隆,望秋的兴(xīng)盛、兴隆貌。
遥岑远目,语出辛弃疾的名句:“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遥岑,远处陡峭的小山崖。
秋韵
亭外青山冷逾秋,谷中岚霭晚来收。
层林尽染浑如醉,鸿雁咿呀碧水幽。
注:浑如:非常像,酷似。
幽,形容地方很僻静又光线暗。
秋景
霜林叶落峰添瘦,野菊身边溢旧芳。
解带西风沐秋景,松伸巨臂托娇阳。
注:解带西风,语出欧阳修的名句:“解带西风飘画角,倚栏斜日照青松。”
解带,解开衣带。表示熟不拘礼,或表示闲适。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有:“ 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这样的记载。
楚山秋雨
谷幽菊瘦霜天冷,雁远枫红野水秋。
暮雨掩空风渐紧,楚山云涨楚江流。
注:尾联末句化用自南宋·吴潜的《满江红.其四.豫章滕王阁》中的名句:“正槛外、楚山云涨,楚江涛作。”
——摘自本人诗集《诗化人生》该诗集正在全国新华书店、各大网购平台热卖(搜一下“诗化人生”便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