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居读书笔记
沈 学 印
【0149】礼 仪
礼仪,最简单的理解为礼节与仪式。
礼仪,具体的内容和标准可以从如下几方面要求:仪态、仪容、服饰、礼节、言谈举止与外在的气质与风度,内在的修养与品质,以及健康营养、人格成长等。
礼仪,可以为人塑造美好的形象,为人树立坚定的信念,可以使人踏进幽雅娴淑的大门,使人成为素质高雅文明、素养高尚谦和的人。
因而,英国哲学家培根就这样说过:“相貌的美高于色泽的美,而素雅得体的动作的美,又高于相貌的美,这才是美的精华。”
仪态美,是一种上综合的美,这种美应当是身体各部分器官相互协调的整体表现,同时也包括一个人内在素质与仪表特点的和谐。仪态美,是一种深层次上的美,富有永久的魅力。
仪态,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而其最主要的体现就在人的姿态、动作、表情上。
礼仪,必经注重仪态。仪即状貌,也就是指人的身躯形体与容貌整体协调和谐的状态面貌。态则是情感状态,一般是指外在之状与内在之质。庄重的礼仪另一种表现则是体现在服饰的得体与和谐统一上。
服饰最能表现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文化品位、审美意识及生活态度、个性特点等。它所反映的是一个人的修养程度和魅力存在的与否。
在这一点上,我国著名文学家秦牧在《勇敢地追求美》中说过:“仪表、衣着、装饰的美固然可以给人以美感,而心灵的美、智慧的美、行为的美,所能激发起的人们的美感,总是要比前者强烈的多。”他还说:“外表美的缺陷可以用内心美来弥补,而心灵的卑污却不是外表美可以抵消的。”
另外,言谈礼仪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表现,讲究交流谈话的礼仪修身是一个人必须要应当有所选择和具备的。所谓说话人人都会,但要说的到位得体,富有情理,含蓄幽默,内有学识,外流自然,那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了。
礼仪,这种在过去只是属于贵族或是特殊阶层的高档次修身养性的功课,现在已随着社会的发展,正在成为每一个人都应具备和必须具备的素养。
礼仪,永远值得我们记住的两句话有:
“让礼一寸,得礼一尺”(三国·曹操《让礼令》)。
“礼多无人忙”(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礼仪,中国是礼仪之邦。
行礼仪之道,是情理上的常识,道义上的准则。
(伊春电视台沈学印写于2023年10月23日13039680060)

臧平立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