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意象语言的力量
可以使死亡的心灵复活
一一再致诗友许梅女士
王传华
诗歌意象语言所形成的艺术气力场,是可以置人于死命的,也是可以让死亡的心灵复活的。
意象,以狂幻微小的特质和姿态,一直膨胀充满了诗歌的灵魂。伟大的诗歌,都是意象活动创作出来的。
自从母亲别我永去
我便不再看它一眼
深怕那一大滴泪水
落
下
来
湿了人间
一一桑恒昌 《中秋月》
诗人将一轮中秋金月,意象为怀念痛悼母亲“深怕/落/下/来/湿了人间”的“一大滴泪水”,这个痛裂心髓的意象一一由天上眨眼之间,光芒着浓缩成挂在眼帘上的一大朵滚烫的泪花一一这心魂疼痛到极致的表情意象,我们寻遍天下怀亲诗歌的经卷文库,都是不曾遇见到的。它是桑恒昌系列怀亲诗歌圣塔顶上的一颗宝珠,它的焰色,烘暖照亮了孝贤祭母的天地江山……正因如此,诗歌批评家宋遂良教授才激情澎湃地慨叹道:“桑恒昌先生的怀亲诗,创造了一个世界第一。” 又正如资深外交家孙书柱先生研读了桑恒昌系列怀亲诗、悼亡诗后感言:“诺贝尔文学奖应该知道桑恒昌的名字。”
哦!《中秋月》一一这在诗人眼神里含着的“一大滴泪水”,终究还是落下来了一一化作雪白+咸味的月光,覆盖融化了黑暗的夜色……
在《心葬》这首怀亲诗歌经典名作中,桑恒昌先生把自己的铮铮“肋骨”,意象为日夜守护母亲“那墓地坚固的栅栏”;他把“朝阳”,意象为“将夜 天葬”的“一把火” (《日出》);他将九曲十八弯的母亲河《黄河》,意象为既形象生动又引人遐思的“写到大海”的“一笔狂草”;他给诗友许梅写道:“诗是人间最美的眼神”;他在黄河入海口拦门沙“抓起一把泥土”,意象为“就是攥着我的半个祖国”(《攥着我的半个祖国》)……
我们倘若一 一摘选出来,可以编纂一部《桑恒昌诗歌意象语言辞海》。
一一是的,桑恒昌怀亲诗的孝贤力量所形成的气场,以及他的系列悼亡诗、爱情诗、亲情诗、友情诗、自然风物诗、域外访问诗等等,所创作所建筑的24卷本的一一万千首诗歌大厦,在文本精神和诗歌美学整体建构上,都是通过灿若繁星的至精、至美、至高、至爱、至真、至道的意象语言来实现的。桑恒昌诗歌意象语汇美学,含寓并不断地释放着置人死命而又复活灵魂的魔力,是任何形态的语言都无可比拟和取代的。
一一是的,桑恒昌先生,作为当代意象派诗歌大师,他所创造的系列化的精美、经典、省人传世的诗歌意象语言,在诗歌王国里建筑起了一座桑氏诗歌语言美学大声写着光芒的巍峨灯塔,照亮了现代主义意象抒情诗歌美神前行的航线……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桌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穷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一一食指《相信未来》节选
这首诗的作者,当时是一位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知识青年。
《相信未来》的创作,在当时社会背景的笼罩下,也便自然而然地打上了那个时代的“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穷的悲哀”的血色胎记,以及那段“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的灼热而又悲凉的一一人生炼狱的烙印。
贫穷的冷寞、饥寒的难耐、恋人的背叛、痛苦的泪水、人性的压抑、自由的封控,还有命运的怀疑、隐忍的无奈、抗争的瘫痪,还有觉醒意识的萌发和瞩望一一汇聚成一团团精神迷雾,纠缠折磨着一颗颗年轻稚嫩的心灵。
直面被侮辱与被损害的青春年华,诗人作为亲身见证者和觉醒者,直腰担当,发出了生命的悲叹、灵魂的拷问和对希望的渴求。
一一正是在这种贫瘠难耐的生活现实压抑榨取下,在绝望与希望的距大心理反差疼痛撞击下,《相信未来》,给这出在苍茫大地上热热闹闹又乱乱哄哄地上演着的青春悲剧,投出了一抹照亮希望的血色光辉……
一一《相信未来》,这场悲惨的生活境遇与生命和灵魂诉求对决的心理争战,完全依赖于意象语言气场所焕发出来的巨大张力表现出来的。
“蜘蛛网”、“灰烬的余烟”、“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一一眼里滚动着的冰冷的泪珠、“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一一恋人的背离远去,作为老旧、荒凉、贫穷、孤僻、背叛、痛苦生活现象的一组“意象”代表,是非常自然、尤其深刻、而又特具典型意义的;也正是它们”无情地查封”了一一知青们正常生存的学习生活环境一一这张“桌台”,才使得这些生气勃勃的年轻一代,倍感迷茫、痛苦、挣扎、思考,进而萌生出希望和期盼的呀。
好在, 绝望是希望的产婆。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一一诗歌精精的骨性和神采,就在美丽雪花的飞舞里,就在“用凝霜的枯藤”一一这挑战冷酷残忍折磨的韧劲里,由是,挑战痛苦,与奴役说不,觉醒意识地呐喊出了:相信未来。
一一是的,时代在延续,人类在进步,文明在发展,谁能阻挡得住。
综上所述,我一再强调,创造性的、富有个性的、骨性的、灵性的、神性的、哲慧性的一一矗立着文字尊严的一一诗歌意象语言,是创作伟大不朽经世诗篇的耳目、生命和灵魂。
2023年10月20日
晨 白色水雾,弥幻朦胧
作者简介:

王传华,曾任山东省政协文史编辑部主任,《联合周报》编委、文史部主任兼副刊责任编辑;《春秋》杂志社副社长兼总副编辑,副编审;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诗学会山东分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杂文学会原理事,辛勤笔耕五十多个春秋。其诗文等著述辑录,发表数百万字,并多有奖掖。
(济南市历下区退休语文高级教师王炳强荐发)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军旅大校书法家书法宋忠厚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