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 秋
铁裕
秋风呼啸,如野马狂奔在山间、原野、路上,碰落了一地黄叶。
举目远眺,但见那澄清的天宇,一如那无边无际的碧海,荡起了阵阵涟漪;而那旷野,小桥流水、蜿蜒古道,人烟稀疏。空旷得出奇,清静得惊心。无群马奔驰,不见牧童回归。唯有枯树上的昏鸦,在向着长空一声声啼鸣,惟见几朵愁云在悄然飘浮。
夕阳西下,冷冷清清,好一派孤寂的景象。
我仿佛看到纳兰性德在独自徘徊,仰望秋空而吟道:
两行斜雁碧天长,晚秋风景倍凄凉。
我仿佛看到朱继芳独倚窗口,悄声的感叹:
客里情怀更晚秋,雁烟蚕雨五更头。
我仿佛看到苏轼在山野下一边徘徊,一边自言自语:
黄叶山川知晚秋,小虫催女献功裘。
我仿佛看到张嵲独倚柴门,若有所思地说:
松门近日无来客,独与疏篁傲晚秋。
晚秋都可以说是许多景象,晚秋可以是很多诗行。

晚秋,如同一个清瘦的老人,步履跚跚沿西而去。给人留下的,是一个富有禅味的光景,一个空濛的思维空间。
晚秋,给人的只是一个季节的启示,并非是四季的全部,也不是季节的尽头;
晚秋,给人的并不只是伤感、忧郁、懊恼,而是让人知道,一日过了没一日,一年过了老一年;一时逝去又一时,一秋过了还一秋;
晚秋,不仅只是让人阅读,了解它的内涵,而是让人醒悟,一辈催着一辈老,一生喜来一世忧;一忧过后一欣喜,一乐一笑无烦愁;
晚秋,并不只是使人感到岁月的无情,而是让人知道,一生一梦里,一步一寻求。
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晚秋的意象也是不同的。在意志脆弱的人眼中,它荒凉、悲楚,好像是人生走向衰落的前奏;而在意志坚强的人眼中,它充实、美丽,只不过是人生途中的一个驿站,它催人深思,激人上进。
不要去伤感晚秋,而要去感悟人生。

铁裕,云南人,笔名:一荒玄。
系《散文阅读》专栏作家,《作家前线》、《世界作家》、《霖阅诗刊》、《仙泉文艺》等多家平台的特邀作家。
96年开始散文创作,先后在《柳江文学》、《华商时报》、《合肥日报》、《中央文献出版社》、《清远日报》、《工人日报》、《边疆文学》、《昭通作家》、《昭通文学》、《昭通日报》、《中国青年报》、《鹤壁文艺》、《文苑》、《乌蒙山》、《作家驿站》、《世界作家园林》、《网易》、《名家访谈》、《一点资讯》、《凤凰新闻》、《首都文学》、《作家》、《江西作家文坛》、《中国作家联盟》、《中国人民诗刊社》、《湖南写作》等报刊、杂志、平台发表诗文五千多篇、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