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西元长篇小说《 两棵橄榄树 第95节》
连载95
几个常委轮番一阵猛烈的炮轰,这个平时夸夸其谈的“狂人院长”根本没有还嘴之力,低着猪头一言不发,脸憋得像黑猪肚一样。李春林,许英术,张金波,谢坛这几个党员也只能静静一听着,暗暗偷笑着。这个狂妄自大的院长落到今日的狼狈相,是咎由自取,谁叫他目空一切?乱说人坏话?谁叫他不依靠党支部的力量?听信那两个好生事的“人精”搬弄是非?
詹红记不知自已如何走出会议室,如何走回卫生院,他气得一夜睡不下,五十几岁的人,今天第一次被领导集体臭骂一顿,真倒八辈子的霉,但是像他这样性格的人,至死都不会反思自己的行为,至死都不会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第二天,办公室主任邱崖打电话叫李春林过公社去,吴书记有事相商。
李春林一进书记室就说: “吴书记,你有事找我吗?”
“是呀,春林,你坐下来,先喝杯茶,詹红记回去还有说什么话没有?”吴东征问。
“他一个人闷着头走他的路,我们四人走在一起,没听见他说话呀。”李春林如实回答。
“这个混蛋太猖狂了,不知天高地厚,不给他一点教训,以为他詹红记是老子天下第一,五十几岁的人还这样低能,以后怎么能做好工作?”吴东征仍犹怒未消地说。
吴东征把一杯功夫茶移到李春林面前说:“春林,谅山好多群众希望你能留下来,继续为山区人民服务,我们常委会也希望你留下来,只要你肯留下来当正院长,我们立刻向卫生局反映叫詹红记滚蛋,希望你考虑一下。”
李春林不加思索地说: ‘‘吴书记,谢谢你的好意,也谢谢你对我及卫生院工作的支持。我来谅山己十年多,全家都在这里,两个小孩也将入读小学,我不为自己考虑,总得为小孩考虑,希望他们有更好的学习环境,更有利于他们成长,况且我也想到更大的地方锻炼, 把我的的外科专业巩固一下,其实几年前我已向卫生局写了申请, 今日才有这次机会,我希望书记成全我的愿望,让我到新单位去工作。”
吴东征见李春林去意已决,沉吟一会说: “我们是怕詹红记不是当院长的料,像他这样的性格和水平,不用多久,会把卫生院搞垮的。”
“书记若认为詹红记不适合当院长,我看张金波是一个比较合适的人选,他是党员,中专毕业的医生,来谅山已四年,工作认真,能力不错,凭我观察也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必要时可培养起来。”李春林认真地说。
吴东征细心地听着李春林的话,不时地点点头。
李春林喝了杯茶,接着说: ‘‘这几年,我有注意培养技术力量,现在妇科有尤宣娇,外科有曾庆生,张金波,内科,中医的医生更多,计划生育手术他(她)们都能熟悉开展了。”李春林知道,公社领导最重视的是计划生育手术问题,这是上头考核县社领导的重要指标,李春林专点一下,以释吴书记的顾虑。
话已至此,吴东征只好说: ‘‘你准备几时去上任?”
“我想月底就搬家,现在只剩三四天了。”李春林说。
“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吴东征问道。
“谢谢书记关心,一切都安排好了。”李春林知道,吴书记是怕那个“猪头院长”给他出难题。
“那以后要常来谅山看看啊。”吴东征嘱咐道。
“一定,一定。”李春林连连答应。
李春林告别了吴书记,心中如释重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仰望天空,一片蔚蓝,近眺山峦,郁郁葱葱,心中升起一阵快意,随口作《赴任》一首:
鸿鹄之志不可量, 耕牛自古喜拓荒。当年苦读为济世, 今日除瘟奔走忙。但愿世上无百病, 民富国强人又康。此去前途虽艰险, 梅花胸中有主张。
真是:十年深山困猛虎,今日锁开走蛟龙。不知李春林离开谅山,去新单位如何开展工作,且听下回告知。
待续
刘西元长篇小说《 两棵橄榄树 第96节》
连载96
第十三回 釜山院夫妻同协力, 接任务春林登讲台
李春林和张怡静带着宏坚、淑娟和岳母在当月底来到釜山中心卫生院。
这釜山公社地处江原县中部丘陵地带,离县城26公里。全公社三万多人,浮山圩是广福两省三县集市所在地,交通四通八达,商贸活动活跃,离浮山圩4公里还有一个灯塔圩,这是三县耕牛买卖聚集地,每月的三、六、九日各地耕牛赶来在此交易,很是热闹。
卫生院负责中片六个公社和一个林场十几万人的医疗卫生救治任务和计划生育手术任务。卫生院有80多人,设有住院部30张病床,配有手术室,门诊部有Ⅹ光室,检验室,注射室,治疗室,中西医、妇产科诊室,中西药房,还有一间制药室等。院长姓秦,相邻公社人,原是公社的武装部长,两年前调来当院长,老婆和三个孩子也一起住在卫生院西边的人称"中南海″的地方,这"中南海″有三间房,围起一个小院子,秦院长住二间,另一间二个防疫员在住。
李春林就住在家属区的一间平房,他把一间房隔为前后房间,好在住房对面还有一小间约六平方米的小房可打个小铺给岳母住,连着小住房有一有一间约四平方米的小厨房,家属每家都有一间。
李春林全家人忙碌了一天,勉强把家安顿下来。
新到一地,人生地不熟,李春林特别小心处事,除了尽快熟悉环境外,必须尽快立定脚根开展工作。他深知此院复杂,原谢光汉就在此受处理的,前任管业务的夏院长也是闹得不开心才要求调走的,他深知当个业务院长的位置和职责,应管好做好自己的事,绝不要越俎代疱。
他来釜山目的主要为磨练外妇科技术和小孩有更好的学习环境,其它一无所求。他觉得,人不在其位,不谋其职,他现在当个副手,首要要处理好正副职关系,副职应做到五不:即尊重而不吹捧,请示而不依赖,主动而不越位,服从而不盲从,干活而不居功。戒骄傲,诚待人,善补台。
李春林来到釜山中心卫生院一周后,开始组织医疗应急情况的检查,他认为医疗应急情况检查,是尽快掌握单位医疗急救情况,了解医护日常运作的窗口,也可及时补充必要的药械,查漏补缺,以应付医疗突发事件,保障群众的身体健康。
李春林把这次应急情况的检查重点放在住院部,门诊注射室,治疗室,病房四个地方,这四个地方最容易出事,医务人员往往会一些工作司空见惯,习以为常,急救药品,器材残缺,急救药物过期未更换,器材陈旧老化是通病。
李春林借这次检查的东风,健全了相应制度,配制了急救药盒,更换补充必要的器材,还让相关人员交流发生医疗意外处理的应急措施,保障群众的就医安全,同时还健全每月一次的集中业务学习制度。
通过二天的检查,摸清了情况,促使医务人员对医疗安全常备不懈,规范作流程,制度上墙,药械到位,职责落实,有效地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
掌握了全院医疗业务基本情况后,李春林把术科作为重点,带动内儿科,同时根据当地人喜欢吃中药的习惯向秦院长建议把两个所站较有名望的中医师调整回院,加强门诊中医的力量。
外科的刘医师是一个四十多岁的资深医师,在釜山工作已十多年,工作认真,不善言辞,妇科有陈医师和黄医师两人,和张怡静年龄不相上下,医术医德都甚受群众欢迎。这段时间正值计划生育高潮,妇科只能留一人在门诊,其它二人和两个外科医师组成二支手术队下乡结扎。
釜山是中心卫生院,还要负责中片其它六个乡镇场的结扎手术任务,几人天天早出晚归,忙得走马灯似的,常常弄得精疲力尽。
宏坚在中心小学上一年级,班主任是本院药政组长张志荣的夫人张雪娇老师,他们也住在卫生院的家属区,张老师三十多岁年纪,中专毕业后来釜山中心小学任教,她教学很有经验,又有爱心,常年被为优秀教师,把孩子交给她,李春林和张怡静一百个放心。
待续
刘西元长篇小说《 两棵橄榄树 第97节》
连载97
计划生育年年加码,一年比一年严格,自全面实行机关部门员工只准生一个孩子,农村户严格实行二孩化政策,不准小三落地政策后,县里对各公社每年初都下达人口出生率指标,男女结扎数,大月份引产数,人流数任务,并实行一票否决的办法,全县统一每年在农闲时就开展春夏秋季三次高潮,一般要求秋季就要完成全年任务,冬季行扫尾或预先完成一些下年度的指标。
计划生育高潮一般在一个月左右,在开始半个月,各地为了完成任务,争抢手术队,卫生只配备两队手术队,李春林根本安排不过来,当然李春林必须保证本公社优先的原则,以免引起公社领导的不满。留院的妇科医生也不轻松,除了正常妇产科业务外,还要负责门诊人流,住院大月份引产的任务,也有一些对象直接来院做结扎,常常要加班加点。
李春林安排保证一队手术队应付本公社,另一队手术队应付外公社,对外社实行预约方法,要求集中在公社社址或大队部施术,减少去各家各户施术时间的浪费,提高了效率。
今天李春林带队去荔林结扎,早上就完成任务,中午饭后就回到卫生院了。今天是圩日,趁着没事,他独自去釜山市场看看。只见市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叫卖声,讨价声,招呼声喧嚣一片,有的讲潮汕话,有的讲福建,有的讲客家话,不同的语言交融在一起,显示这个市场的繁华和包容性。李春无意观看其它,径直来到猪仔行,这里成百摊在摆卖各类生猪,有肉猪,种猪,猪条(三、五十斤生猪),小猪,有黑的,白的,半黑白的,公的,母的,应有尽有。人们的说话声,各钟猪叫声,吱吱喳喳混在一起,别有风光。卫生院家属每户都养一二只猪,作为副业收入可补贴家用,梅姐,莲姐是养猪能手,每年单养猪收入可赚好几百元。在谅山时,张怡静也养过几年猪,但经验不足,收入微薄,来到釜山见大家都在养猪,自然动心起来,而且在厨房里还有一个猪圈,有了现成条件,和李春提起过这件事。李春林也动心了,两人每月90多元工资,月月都捉襟见肘,养一、二只猪可补贴一下也不错,今天便想借此看看猪苗的行情。他来到卖猪仔这一片市场,只见二十多处摊前放着数量不等的猪苗,有的一只,二只,有的五六只,这些小猪都洗得干干净净,并用小草把小猪的胸腹勒紧,突出光鲜的胸腹部,用笼子装着,样子格外可爱。李春林在一只五六斤小猪的摊前蹲下来看了一看,随口问道:"这一只多少钱?″卖猪的是一个40多岁的男人回答道:"12元,″李春林随口说道:"哪里要这么高价,8元就差不多了,″中年男子一听立即说道:"8元就给你,8元就给你。″抱起小猪往李春林面前一塞,李春林没见这阵势,说道:"我只问一下价,你怎么这样急?″
中年男子大声说道:"你开了价,不买也得买,不买也得买了。″把小猪往李春林面前一送,李春林往后退了一步说:"要买我也得回去拿笼子来装呀。″
中年男子说道人:"这样就好拿,这样就好拿。″把小猪往李春林怀中一放,李春林本能地把小猪接住。旁边几个卖猪的也帮腔说:“哪有开了价不买的呀?”实看到此场景,李春林有苦难言,他孤身一人,周围又没一个认识的人可帮腔,看来不买难以脱身了,他只好交了8元,抱着小猪自觉窝囊地走回卫生院。这狼狈相好在没人看见。
张怡静下乡结扎未回,岳母林梅英也不在家,李春林把小猪放在猪圈,又把猪圈、猪槽清洗一下,往猪槽里倒点剩饭就去住院部巡查前二天手术的病人了。
李春林五点钟回到家,张怡静下乡已回,岳母林梅英也在张罗晚饭,李春林把买猪事一说,和张怡静到厨房一看,那有小猪的影子?大家认真一看,后墙有一个约10公分大的排污洞,这猪太小,肯定从洞里逃跑了,这事也惊动了梅姐,莲姐等邻居,大家帮忙出去寻找,终不见踪影,只好作罢。
待续
刘西元长篇小说《 两棵橄榄树 第98节》
今天早上七点半,汤溪的计育专干阿青就来到卫生院,按约要载手术队去汤溪青竹径结扎,那里有四个对象,其中有一个产后要做结扎的。
李春林和妇科黄医师,护士余娜带上结扎用具坐上三轮车到了汤溪附坝的渡口待渡船去青竹径。
却说这汤溪水库是广东省十大水库之一,是潮汕最大的水库,收水面积667平方公里,库容量量3.78亿立方米,主坝高43米,坝顶长452米,副坝最大坝高35米,坝顶长327米,是先采用水中倒土和辗压法填筑而成。坝后电站装机6台7220千瓦,设计灌溉面积14.23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0.62万亩。
这水库位于黄冈河中游,湖区东北至青竹径,南界花桥温泉,西傍桃源洞,北抵三饶塔山,方圆四五十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二十万平方米,是1958年11月至1959年12月举全县之力用肩桃,鸡公车载,各公社各大队自带口粮,自带用品建成的。水库周围群山环抱,峰峦叠翠,湖面波光粼粼,原有72座山峰,如今尽为岛屿,浮坐湖上,千姿百态,景色妖娆。60年代,中共广东省委书记陶铸视察至此并亲笔题字。九十年代起这里开发为旅游区,吸引了不少游客,这是后话。
阿青找来一艘可坐十人左右的机动渔船,载着五人迎着朝阳向着东北面劈波开去,阵阵晨风和粼粼的波光使人心旷神怡,小船就像一辆巨犁,不断地犁开平静如镜的湖面,翻起朵朵浪花,继而又在船后迅速弥合相融,湖面恢复平静如初。湖中的岛屿略带浅黄色,犹如淡黄色的明珠镶嵌在蓝色的玉石上。偶有几只白鹭在湖面和岛屿翱翔穿梭,增添了湖光山色的娇姿。行约半小时,已到青竹径村,大家又被眼前的景色惊呆了,这个村是水库移民村庄,共六百多人,全村依山傍水而建,这里山清水秀,曲经通幽,简直是个世外桃源。村两边和后面山片片梅树和竹林,还有龙眼,荔枝,芒果,杨梅等果树,特别是梅林成片有近百亩之多,二十世纪90年代后,村民把梅林扩大成片,每年的12月至1月,这里梅花盛开,千姿百态,又与谅山的车岭梅林相邻,成为潮汕地区赏梅佳景之一。
任务在身,大家无心舒情赏景,大队干部把我们接到大队部,这大队部有五间平房,手术室设在东边的一间瓦房里,三个女结扎对象早已在等候了,大家顾不上休息,立即摆开阵势开始工作了。阿青虽然只三十岁左右,和手术队配合很默契,大家只花一点钟时间,三个对象完成了结扎手术。最后一个是产后十天的对象,按当地习俗,产后一月内产妇不能出门,更不能吹着了冷风,恐以压后会终生带上头风痛或其它疾病。为了滿足产家要求,大家只好由大队干部带路走了一百多米上门到产家施术。
产妇住在楼上,楼上光线偏暗,产后虽然有十天,但产妇身体恢复还不甚理想,略带苍白的脸色显得有些疲惫,原来当地有个不科学的习俗就是产后的产妇十二天内要吃淡食,不能下盐,怕吃盐了以后会引起水肿等疾病,黄医师耐心地与产妇和产家宣传产褥期的护理和饮食健康,使产妇愉快地接受手术。阿青拿着手电筒给手术台补充光线,大家驾轻就熟,很快地完成了手术。黄医师再三交待了术后注意事项和产后护理,将近十二点回到了大队部。
中午书记安排在大队吃鱼头宴,四个大队主要干部也一起参加。鱼头宴是汤溪特色的美食,誉满四方,经常有人从一、二百里外赶来一饱口福,路过的车辆也会常常在此品尝此处的特色的鱼头宴。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