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王庙
曹秋霞

位于豫西大山里的小县城东,杜关糸镇,景色优美,依山傍水。这个小镇二千多人。乡镇后靠大山。在这山上却有一座百年老庙,庙里供奉着药王爷 一一孙思邈。
庙建在陡壁悬岩上,悬岩几乎达到九十度重直,离山顶二百多米,离地面将近百十米,悬在陡壁上,搭建在石缝处。整座庙用五根木柱撑在崖壁上,巧夺天功形容它不为过。走过庭堂,出右侧门,上几个台阶,方看见约一米见方的小院,不足二尺高石坎处,是一山洞,据说能通华山脚′下。洞口一尺处石头堵住外面光,只留有一寸口,看里面什公也看不到,此地是奶奶庙,这是天然形成的,刚好这左侧山势凹进去,正好依附奶奶庙建个药王庙,祈子求孙都在此。
上山仅一条石板路能攀爬上去。最美妙的是,早晨阳光从对面山头一露头,直射过来,雾气缭绕再加上庙内金壁辉煌,极目山下,农田里庄稼茂盛,四季分明,村庄炊烟袅袅,一条小河潺潺流过,真是一处神仙之地啊!
进庙是从侧门进去,就看到孙思孙思邈的大像,两边分别站着两个眉清目秀的药童,手里拿着药书。孙思邈一手捋着胡子,一手背在后也,笑哈哈的模样很亲切,方帽,高鼻梁,大眼晴,四十多岁样子,意气风发,一看和历史书上印的一样。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每年到药王爷生日,正月二十,山上山下,到处都是跪拜的人来这里求药的人很多,最盛时,能在庙里求药要等好几天,千里之外来的人要在小镇住上几日才排上。在我小时候,能记事起,这里就是个圣地,每年和奶奶来上香时,要穿得整整齐齐,头发梳的光溜溜,特别交待到庙里要下跪,不要说话,不准乱看。
奶奶总是说,心诚则灵。一年中每逄节日就有人,但正月二十这一天和年关求药的人特别多。来求个药,先要买上一包五色纸,再买上火柴,从石板路小心地爬上去,进了庙跪下拜三拜,开始烧纸,闭了眼,将主持送的药包,黄色纸叠成三角形在火上绕三圈,口中默念治什么病或保什么好,黄纸包不能打开,放入贴身衣服口袋里带回家喝了,包好。我们这方人,像头痛脑胀,腰酸腿痛都会来求药的。包括生孩子,会给奶奶庙上供,祈保平安无事。
想在徒壁上建谈何容易呢?这石砖木砖怎公运上去呢?相传在民国时期,建庙前夜将材料运到山下,人们回家休息。次日早晨到山下不见材料,人们抬头一看,庙已建成,威风临临已坐落在青山白云间。相传,当时几位德高望重的老者言,前晚上梦到仙人说,庙已建好不用愁,感谢乡镇人们的帮助,是你们的牛出了大力。人们这才惊醒,赶紧各自回家走进牛棚,才发现牛身上全是水,原来牛被仙′人征去连夜盖药王庙了。这段传说至今还在流传,无论怎样?这百年药王庙至今完好无损地屹立在悬崔陡壁上,保佑乡邻辈辈平安。

路
曹秋霞
一步一步
一米一米
一座山一座山地爬
一条河一条河地趟
从城市走进大山
从平原走进丘岭
被枪杆追杀
到手握红色枪杆
长征的路啊
艰难又艰难

穿破一双双草鞋
走过一个一个村庄
星星之火到处燃烧
革命信念刻在心田
一双手拉着一双手
肩并着肩往前走
从江西瑞金
到甘肃会宁
翻雪山
走草地
走过大半个中国
走进千家万户
长征
毅志
信念
勇气
坚强
战士倒下了
人民站起来
鲜血流尽了
红旗飘起来
每一块石头记的
每一棵树木记的
每一条河水记的
每一架山梁记的
红军
走过的路啊
长征
留下的情啊
乡村
送来的战士啊
长征
是一首歌
是一首诗
是一副画
是一面旗
是中华民族的警钟
敲响了
龙的传人
天下
舍我中华还有谁

林
曹秋霞
树能站成人的样子
人却站不成树的样子
行走在密林中
是一种多余的灵魂
曾经
人类在东张西望
在权衡利敝
而今人关进楼里
森林远在千里
从树林中
迁出
迁到平原
迁到海边
人类是
野心很大很大的风
想脱离
树的纠缠
想组建
宽阔的家园
人外有人
天外有天
当火来了
当水来了
水火无情时
沙漠来了
家园毁了建
建了毁
漫天黄沙时
无路可退
这才想起
原来
树才是人类的根
人类的魂
怎能忘
不能忘
祖辈的骨灰
还埋在大森林
哪儿有雨露
哪儿有呼吸
哪儿才是人类的港湾
人类的乐园

曹秋霞,女,汉族,曾用笔名红叶。一九六六年八月出生于河南三门峡市。一九八四年夏,开始从事教育事业,二OO一年七月在《许昌学院》进修,二OO三年毕业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至今。
一次投稿将同时发布六大平台
凡发表于思归客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需转载原创文章的可申请授权(编辑微信:czj6904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