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传家久 诗书继世长

新洲区文化新风貌
读书会演讲竞赛
耕与读,读促耕
区图书馆童小玉、张彩雯,聂微莲等社会活动积极分子,广泛地推广农村书屋的读书活动,充分发挥知识充电加油解惑破困的功能,促进农事的知性和文明,促进生产决策的明智,措施的明智,选择的明智,从而提高新农业幸福的指数,提高了农民的农田收益……
读书演讲之一
《书香生智慧 赋能白前梦》
演讲者 陈诚 (辛冲街道)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同志们:大家好!我叫陈诚,是一名英国留学回归田园的海归硕士。我演讲的题目是“书香生智慧、赋能白前梦”。
2020年,通过新洲区辛冲街绿山村“能人回乡”招商引资工作,在绿山村创办了武汉市青青苗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与湖北中医药大学合作,流转了绿山村500余亩土地,建立“新洲区白前草道地药材种苗繁育示范基地”。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一个完全没有摸过锄头的城市创业青年,来到陌生的农村,找准什么项目?怎样因地制宜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在项目立项之初,这些问题曾一度使我陷入困境和迷茫。但一次不经意的机会,我在绿山村农家书屋找到了一把实现梦想的钥匙。在农家书屋里,并没有那么多藏书,书屋的一个书架上,我无意间发现了一本于1986年版《新洲县供销社志》,书中记载了武汉市新洲区的一味名贵的中药材“白前草”,书中记载“徐古、旧街等丘陵地区生长野生白前草,该药材主要有止咳化痰的功效。仅1965年收购28担,各大药厂、医院供不应求,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在省中药材公司指导下,县药材公司与旧街区团上大队药场合作,转为家种白前草,1984年种植面积突破1200亩。”目前,湖北省评为“十大楚药”名贵药材有:蕲艾、半夏、天麻、黄连、茯苓、福白菊、苍术、龟鳖甲、银杏、白前、紫油厚朴和黄精(并列)等品种,而湖北省“五大特色药材”为:资丘木瓜、野菊花、虎杖、金刚藤(菝葜)、马蹄大黄等。在武汉市却榜上无名。一直对中药材感兴趣的我,突然眼前一亮,地处丘陵岗的绿山村,极俱适合大规模标准化种植白前草的优势条件,这不是我一直要找的发展方向吗?作为一名武汉人,心中产生了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决心让新洲区白前草在全省道地药材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为此,我查阅了大量的相关史料,多次到外地走访调研,全国白前草的主产区和集散地主要在我区,区内及附近周边地区,供应了全国超过95%以上的白前草。市场大且供不应求。找准种植方向后,我们迅速联系湖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刘大会教授,联合筹建“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黄冈综合实验站-省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新洲区白前种苗繁育示范基地”。同时将产、学、研深度结合,在全国范围内首先突破白前草种苗水培繁育技术,突破了水培种苗规模化种植科研项目,建立种子资源圃,重新制订白前种子质量标准和良种繁育规程。笔墨纸香,静思生慧。虽说工作千头万绪,但我都要抽时间到农家书屋看书学习1-2个小时。一个偶然的机会,当我在查阅相关农业专业种植期刊时,我忽然灵光一现:能否将传统的“水稻+白前草”的轮种模式,升级为“水稻+泽泻+白前草”的“一稻两药”交替的新型轮种方式,这一想法得到了刘大会教授的认可,实现土地高度集约化,产出最大化,让农田全年无空闲,让土地发挥更大效益,可使亩产达万元以上。推进该项目以来,产业园日均用工20余人,高峰期达到每天80余人。预计用工村民人均全年收入增加2万余元,其中,贫困户就业人员9人。仅2022年,村委会集体经济增收10万余元。农家书屋增智慧,科技助我白前梦。如果没有农家书屋的那次“邂逅”,如果没有在农家书屋里静思,我想我肯定还在徘徊,无所作为,要想实现我的乡村振兴梦只是一句空话。正是因为国家重视农村教育和读书文化氛围的营造,党建引领为广大农村创业青年人提供了精神和学习成长的阵地。早在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贺信中就明确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农家书屋作为一个乡村精神文明的窗口,我要利用好这个平台,号召乡贤和知名人士捐资捐书,经常组织以政策宣传、农业科普知识和技术为主题的读书会,帮助农民朋友学科技用科技,开阔视野,提高文化素养,享受现代科技成果。全面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自己的家乡建设添砖加瓦,为振兴乡村和中国梦的早日实现,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才华。
读书演讲之二
《宋寨桃源》
演讲者 郝英杰 三店街道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宋寨桃源》
走进宋寨桃源,好象找到了陶渊笔下的桃花源,这里将虚幻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变成了现实。
这里曾经的荒山变成了花海,这里的产品变成抢手的商品,这里的企业当上了经济发展的龙头,这里实现了三产共融合,普通的山区变成了景区,普通的桃子变成了金色的品牌,两千亩桃花盛开的海洋,让我陶醉了!
象从画里走出来的打卡古装美女,让我陶醉了!更让我陶醉的是魅力无穷的桃源内在潜力。花丛中,两千余平方的厂房,昂扬出桃诗与远方,犹如一台人工孵化机孵化出的桃胶、桃酒、桃罐,满载宋寨桃源人的自豪,显示五千万产业园的骄傲,乘坐新时代的远洋货轮畅销日本、畅销韩国乃至全世界。这一系列的桃产品啊!进驻国内外千万家超市,这一系列的桃产品啊!农民每年增收六十多万。
把二百多名就业农民工心愿唱响,我常在思索,这壮观的花海,是谁催开的朵朵桃花?是党和政府的好领导,是乡村振兴的富民政策,是农家书屋的文化支撑,是耕读传家科技赋能培养了致富带头人,是千千万万象罗卫平一样勇于开拓的农业能人,和着新时代的主旋律,在党的引领下,不忘初心,坚定不移地带领乡亲走上振兴农村的康庄大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