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作家刘应举老师的佳作《晨间寄语212》「飘舞的剑」(4467辑)

晨间寄语
前些年看到一个报道,我们国家从以色列进口了预警机,后来因为技术和升级问题,以色列召回。实际情况是,美国人忌惮我国从中掌握该项技术而责令以色列召回的。虽然以色列作了两全之策,既要服从美国人的指使,又不想得罪中国,以高额的方式赔偿了我们的国家。
那些年,时常读到一些犹太人感恩中国人的文章,从视角层面讲,对犹太人的同情转向好感,多少不太在意巴以之争。这似乎源于新闻媒体的报道,而实际上,已是公知们的铺垫和导向作用。在二战中,犹太人被杀了六百万人不假,流离失所是其真实写照,所以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同情和支持,才有联大建立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两个国家的决议。然而,国际上的犹太资本实在太强大了,所有的国际金融巨头几乎让犹太人占尽,犹太人也籍此操纵了国际资本。美国人趋利于金融资本,加之享有搜刮了一战二战的红利,自然是富与豪相加,富弱于豪,豪则恃强,以色列理所当然地成了美国安插在中东地区的楔子。楔子见缝插针,是要闹事的,并且恃强凌弱。看到一段描写,从十八世纪,犹太人走到哪里,哪里祸端就起,战争就起,他们在哪里都不受欢迎,被撵得到处跑,原因是穷尽奸诈刻薄,而且比其他种族残忍。
我看不得小孩哭、老人流泪,一幅幅废墟上小孩满脸是血的画面,一幕幕硝烟中老人哭天抢地的场景,卡塔尔电视主持人一边播报一边哽咽流泪,悲痛沥沥……,让人心碎。毛主席说:“透过现象看本质”。当一个国家,一个军事集团到了嗜血成性、杀人如麻的时候,其公愤的必然、和剥去伪装的兽性就活脱脱地展示在世人面前。所有曾经的好感和同情,荡然无存。老百姓用老百姓的眼光看问题,凡是打起来了,战争,都意味着老百姓受苦受难,更谈不上安居乐业。面对战争中的人民,我们呼吁和平的同时,感受到了我们国土的安全、安宁。珍惜吧,朋友们,好好过。
共产党好,天佑我中华!
新的一天,早安!
2023.1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