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我读了季羡林的《心安即是归处》。书中文字平淡、质朴而不失意蕴,让人读后有豁然开朗之感。他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道尽生活的智慧。书中有一句话我特别喜欢:“因为世事无常,心安即是归处;愿你历经沧桑,永葆天真模样。”

《心安即是归处》
这本书收录了季老先生从1933年到2006年期间所写的具有代表性的散文60余篇,内容非常丰富,展现了季老先生百年的生命智慧,以及他与世界的相处之道,给予内心焦灼者以安定的抚慰。
书中写,“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第二,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在内;第三,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这三个关系,如果能处理很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则,生活就有苦恼。”季老先生的这番话如同春风拂过,让人醍醐灌顶。这三个关系穿透了季老先生的处世哲学与治学态度,他通透、朴实、纯粹、平淡。关于人生,季老先生归纳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季老先生认为不完美才是人生,祸福相倚,糊涂一点,潇洒一点;关于生死,“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的座右铭体现出季老先生的通透与豁达。
季老先生关于读书的理解也给我很深的启发,“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季老先生也引用了宋代朱熹的诗:“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他告诫我们要爱惜光阴,切莫虚度时光。
《心安即是归处》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好书,阅读它不仅是一次智慧的洗礼,更是一场心灵之旅。愿我们能领悟人间万物的本真,拥有应对世事的智慧。万事安然于心,从容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