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癸卯春许庙村古槐施救纪
文/王瑞祥
阳虚山,有仓颉造字的历史记载;洛河水,有曹子建洛神赋的奇文妙说。许庙村,依阳虚山,傍洛河水,是一个具有历史文化积淀的村落。一个古村,肯定得有古槐庇荫,古井润泽。还真是,一眼古井,有称杆有辘轳,吱吱咛咛,水清甘甜,滋养着乡亲们的希望;一棵古槐,遮阳庇荫,枝繁叶茂,是村落吉祥康宁的象征。数百年来,这棵槐树像一尊菩萨,繁茂延绵,守护着许庙村,见证着村庄的兴衰,记录着村史村情。身居村内,似乎熟视无睹,忽略了古槐的存在;客居他乡,才牵肠挂肚,梦里尽是村落的山水。槐树,常常进入梦里,让人感到了故乡的温暖,故乡的苍翠,故乡的沧桑。
忽一日,从故乡传来了古槐枯萎的消息。并分析原因,说可能是树的周围浇筑了厚厚的混凝土,断了槐树的水源,故而枯萎。我不敢怠慢,急急地联系了村上领导,询问槐树的安危。得到的消息更恐怖,说槐树已经死了。我的心悬起来了!要说树权,属于我们家;可这棵槐树非同一般,她可是村子兴衰的象征,村里历史的见证。槐树生长的茂盛,村子里人丁兴旺,繁荣昌盛;槐树枯萎以至于死亡,那么村子的命运该如何呢?我不敢想下去。我给村支书潘书民说,树周围的混凝土可能影响槐树的正常生长,应当破除。潘支书说,开春了,槐树如果有嫩枝发上来,仍活着没有死,我就让人破了树下的混凝土。我听了,稍稍地松了一口气。我在心里祈祷,槐树,你得发芽生枝,等待我们的救援啊!
清明节,我急急地赶回了故乡。顾不上进老院子,先围着槐树察看起来。高处的枝杆已经枯萎,一枝枝瘦枯峋嶙像一双双愁苦的手伸向天空:救救我吧!枝杆上树皮脱落,主枝上鸟鹊做巢,在枯洞里面生儿育女;树下的住户希望伐了古槐,害怕枯枝掉落,伤了他们的子孙。槐树真的没有救了么?我把眼光收回来,往树身上方看,一根根嫩枝,枝青叶黄,从树的主杆上长出来,宣布着古树顽强的生命力。我欣喜得几乎要狂啸了!这棵古树还是有希望被救活的。我立即联系村支书潘书民,他从修桥工地上赶到了槐树下,说村里工作很忙不能安排人破混凝土。是啊,乡村振兴,工作千头万绪,都集中到了村委会。领导就那么几个人,肯定忙不过来啊!支书书民说,你找几个人自己干,村里支持你们!有了村领导授权,我只好联系几个最要好的朋友,紧锣密鼓地行动起来。

我首先想到的是潘亚民。他是许庙村的“老先生”,喜好作诗写字,探寻村史,对老槐树的命运非常关注。前几年,我介绍他在我们陕西六建曲江工地,干了几年保安,算是有交情的朋友。其次是在商州菊香制药厂工作的王世祥。他后来改名王锋,意思就是要做我们村里开拓创新的先锋,这是个有朝气有理想的人。他曾经让我给他的院子题写匾额,我也乐于接受,给他题了“祥和人家”,匾额已经悬挂在他家的楼门之上。有一次在咸阳喝酒,他情绪激昂说要开发阳虚山,修路建景,把“仓颉造字洞”发掘出来,在山上塑仓颉造字群雕,让阳虚山成为仓颉造字的原发地,让许庙村名扬九州。我非常赞同他的设想,并乐于促成他将理想化宏图,让故乡的旅游文化事业上一个新台阶。可如果村子里的古槐都没有了,谈啥文化传承?谈啥历史渊源?我把亚民和世祥两个人叫到了槐树下,现场碰头,商量方案,准备工具,“救老槐树”工作开始了!
找来了电镐,请来了瓦工扣子,先把树周围的混凝土破开,用砖砌了一个围堰。从古井里打水浇灌树根。然后掏净树身枯洞里面的朽木渣,再用酒精除病消毒,然后用泡沫填实树身上的朽洞,水泥砂浆封口。亚民用电镐破混凝土,找电源拉电线,不怕胳膊被振麻;瓦工扣子放下在其他村盖房的工作,及时砌筑围堰;王世祥挽起袖子,光着胳膊清理树洞里朽木渣子。我赶紧去保安仓颉小镇购回酒精、发泡剂、一捆铅丝,把准备工作都做好了。亚民家的工具齐全,铝合金梯子搭在树身上,他树下树上不停地忙碌着。世祥从家里拿来了花栏螺丝,为紧箍树皮做好了准备……所有这些方案,我们都是参考网上的救治古槐的办法摸索着进行的。我表弟冀小满,是保安镇林业站干部,他说,这棵两百年以上的古树,是受国家保护的,县上也是挂过牌的。他给了我县林业局一个专家的电话,让我有事咨询一下他。电话打了,很可惜,人家没有接。假期里,外地工作的好多人也回到村子里。瑞盈给他的新房挂裱好的字画,来到槐树下,看我们救树;保安电管所的金锋也来了,说需要绳索紧线钳的话请找他;李秦川领着朋友从西安回来了,堂弟王松林来了,邻家李瑞祥也来到了……大家献计献策,都希望老槐树能够被救活,慢慢地茁壮起来。我们建起了一个群,命名为“许庙村老槐树”,及时发布救树图片。就这样,在五一假期里,槐树的枯洞被填平了,树身也加了三道铅丝箍子固定树皮,初步的救树方案完成了。为了确保村里有古槐延绵,我又从河北廊坊网购了两棵槐树苗,在村里面栽下了。这项工作还是潘亚民完成的,他精心栽植浇水,加上严密地防护措施,这两棵槐树苗子也生根发芽,让我们期待她们慢慢地成长吧。

槐树活了,新枝生长强劲;吉祥来了,村里喜事连连!我的女儿王晨留学海外,创造了许庙村的历史。她在苏格兰格拉斯哥学习教育学,期待学成归来,为祖国的教育事业作贡献。更让人喜悦的事还在后面呢!王世祥的宝贝儿子王开亮,十年前在白鹿原的海棠学院读大学时,恋上了家住河南新乡的同窗郭力源。毕业后恋情断断续续,可始终没有结果。但两个年轻人初心不改,开亮在洛州信用社工作,力源在北京等地打工,今年初,兜兜转转又联系上,而且马上就谈婚论嫁了!国庆节,是开亮和力源结婚大喜的日子,连亚民家的鹅,也一起唱起了欢快的赞歌。她们赞叹在如今让人眼花缭乱的社会,还有如此海枯石烂不变心的这么专注的爱情故事!亚民代鹅们写了一首回旋诗,对世祥之子的恋爱赞叹不已!诗曰:
鸳鸯感时花正黄,
正黄时节抱新郎。
新郎抱住贤淑女,
贤淑女伴好鸳鸯。
我也赞叹这旷世奇缘,写了一首,诗曰:
痴恋赞
海棠学府非平凡,爱情故事九州传。
美女力源恋开亮,洛南新乡红线牵。
青鸟秦豫勤探看,鸿雁京陕情书传。
十年相恋结硕果,丹桂飘香月儿圆。
国庆节时,秋雨霏霏,情意浓浓,我们登上婚礼庆典台,挥笔泼墨,写下了对新人的祝福:鸾凤和鸣,花好月圆。雨浓情更浓,乡党们欢聚一堂,吃肉喝酒,一醉方休!恒山叔从西安回来了,赠送的牡丹富贵图,孕意深远;军华从云南回来了,感受老槐树下浓浓的亲情;如意喝醉了,梦里尽是对一对新人的祝福;山河从洛南县回来了,海量也害怕了敬酒的后生……
这正是:
阳虚山下许庙村,古槐施救聚贤邻。
造字历史留遗址,文化传承有初心。
救树论功村史记,开拓旅游文脉存。
惟愿故乡祥云绕,阳虚诗情松涛吟。
二零二三年十月十五日写于咸阳



作家简介:王瑞祥,陕西洛南人。在咸阳工作。喜欢读书写字,赋诗填词。愿意与志同道合者切磋,共度人生。

附:本头条号投稿方式
投稿邮箱:1019623839@qq.com
微信投稿:wx18729698387
合作电话:13991446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