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塞外 诵读/阳春白雪
一位法官女儿的骄傲
记鹤岗市工农区人民法院民庭庭长 杨宏
杨宏庭长这几天很兴奋,得到女儿要回家过年的消息,嘴角总是向上翘着。今天难得没有加班,她早早回到家里,要好好收拾一下,免得三年都没回家过年的女儿笑话自己。她边收拾边憧憬着和女儿一家团聚的场面。不经意间将衣柜上的兜子碰到了地上,兜子里的东西撒了一地。杨宏蹲下来收拾,拿起来一张张纸片却愣在那里,原来这满满一兜子的全是奖状和证书。有工农法院评选的“调解能手”、“先进个人”、有市中级人民法院评选的“先进工作者”、有荣获的“个人三等功”、有市委政法委评出的“先进个人称号”、有市委、市政府评选的“先进工作者”,这儿还有个大的,是中共黑龙江省委政法委员会评选的“2000年先进个人标兵”。那儿还有几张小的,是女儿小学、中学、高中获得的各种奖状。记得女儿第一次获奖时,稚嫩的小手拿着奖状说必须送给妈妈。年轻的杨宏抱起女儿,亲了亲,问女儿为什么要送给妈妈?女儿大声说道:“因为妈妈是我的骄傲!”想到过去,杨宏伸了伸多年风湿的胳膊腿,干脆坐到沙发上,任由这些“精神财富”铺满一地,自己的思绪却回到了三十几年前……

那时的杨宏刚考上法院,被分配到工农区人民法院,第一次穿上法官制服的时候,对着镜子里英姿飒爽的自己暗暗许下誓言:牢记公平正义使命,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想群众所想,解群众所难,让法律与道德相结合,为人民服务,为正义尽心,为法治献力!此后杨宏从初出茅庐的书记员做起,在岗位上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着。“法律是沉默的法官,法官是说话的法律”,公平正义的实现常常以看得见的裁判文书来体现。她撰写的法律文书,事实清晰明了,适用法律得当,展示出了严谨的规则逻辑,情理法融合。她所撰写的法律文书,多年以后被新出任法官的吴苹苹看到,真的是感慨颇多、赞不绝口,心中暗暗以她作为榜样。
记得1993年开始,杨宏到新南人民法庭工作,当时基层法庭条件都很艰苦,还是平房的新南法庭在新南派出所后面,很难见到阳光,潮湿的办公室不敢开后窗,因为后面是个老式公共厕所。冬天不是一般的冷,整栋房取暖就一个不大的铁炉子,风湿病就是当初没有防护意识形成的。年轻的杨宏没有感觉到环境的恶劣,一心扑在工作上。那时的案件量非常大,人员却很紧缺,使得立、审、执全部由一个人处理。日常接触的都是最基层百姓,有的文化水平和法律素养不高,一些案子看起来简单,真正处理起来可不简单,苦口婆心地反复工作,还是免不了有的当事人不理解和不信任。她克服心理落差、积极调整心态,跟随周围前辈同事多学多看,对每个案件的当事人都倾注真诚和耐心,以女法官的细腻和柔情化解了无数周边群众的纠纷。在她工作成绩增长的同时,年龄也在不断增长。经热心人的介绍,她组建了幸福的家庭,第二年身怀六甲的她一直正常上班。记得一个雪天,着急去单位开庭赶公交,不小心摔了一跤,她坐在雪地里居然没考虑自己腹中的胎儿,而是为眼睁睁看着公交车开走而沮丧。那年的出租车一般都停在高级宾馆门口,其实就是能碰上,也舍不得打。后来有了“老爷车”,她就成了“老爷车”专业户。女儿出生的前一天还正常上班,那还是单休日的星期天,母女平安的消息报告给庭长,庭长是又愧疚又高兴。现在想想那无比颠簸的“老爷车”,应该是助力女儿顺产的原因。想到这里,心里凭添了几分自豪与对女儿的愧疚。

说起对女儿的愧疚,应该从女儿上学说起。女儿放学回来总是有说不完话要讲给妈妈,可是杨宏工作中重视调解,每天都是说一整天的话,回到家里只想休息,一句话都不想再说。女儿起初不理解,嘟着小嘴默默走开的样子很是让人心疼。后来随着女儿渐渐长大,越来越明白事理,看到妈妈回来总是先倒杯热水让妈妈喝。记得是2005年,杨宏被任命为立案庭副庭长职务。立案庭是人民法院的窗口,作为中心主城区法院,各种纠纷纷繁复杂、社会焦点问题、热点问题、棘手事务在有关部门都得不到解决的情况下,最终绝大多数都转向法院,涌入立案庭。工农法院立案庭每年接待数以千计的当事人,工作好坏,直接影响着法院的对外形象。杨宏担任立案庭副庭长后,负责接待、立案审查、财产保全等工作,她接待每位当事人都是满脸的热情,对待每一个案件都是严肃认真。她总是说:“我们代表的是法院的形象,要以热情的态度、专业而礼貌的话语耐心听诉,热心解答,诚心诚意地为民排忧解难。”她在立案庭一干就是八年,这段时间成绩非常突出,荣誉纷至沓来。这段时间也是女儿成长的最为重要的时期,但她确实没有时间给女儿辅导功课,更别说像别的家长一样接送孩子了。记得一次孩子考了特别好的成绩,希望妈妈去为她开一次家长会,因为妈妈光辉的形象是女儿的骄傲,也是女儿不断进取的动力。她由于接待一位高龄当事人,错过了女儿家长会的时间,回到家里看到女儿掩饰不住的那落寞眼神,杨宏再次感到深深的愧疚。
杨宏叹了口气,从沙发上起来,搬了一个小凳坐下来,开始整理这些证书。思绪却依然停留在每天忙忙碌碌的过去。常言道:“清官难断家务事”,在从事基层司法工作的三十余年来杨宏化解了无数邻里或家事纠纷。在基层工作,遇到数量最多,处理最难的是婚姻家庭类案件和赡养类案件。这两类案件不仅影响家庭和谐,而且还事关社会稳定。所以,对有可能调解的案件,她尽量协调各方力量,创造条件进行调解,并且还总结出“分头调解”、“趁热打铁”等调解方法。在她办理的这两类案件中,80%左右都以调解结案。在办理离婚案件时,原被告往往情绪激动,吵得面红耳赤,她就耐心倾听双方诉求,点出婚姻出现裂缝的原因,给出解决矛盾的方法,平息双方怨气,办案中始终保持着公平公正之心。对于在婚姻中有错误的一方,指出错误所在,告知改正,要求错误方真诚地写保证书,保证好好经菅婚姻。对于确实没有了感情维系的离婚双方,杨宏也不强行撮合,她处理过的婚姻案件,无论离婚与否,当事人都是毫无怨言。特别是本想离婚而未离的,在街上碰见杨宏都会热情地打招呼。记得那是办理一起赡养权纠纷案,杨宏看到未被赡养的老人孤苦伶仃,而不赡养老人的儿女对老人的现状却不闻不问。在调解过程中,杨宏秉持良善之心,以中国传统的优秀孝道文化为引,借古说今,向老人的儿女讲述了“父母者,人之本也”,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讲述老人养育儿女的不易。老人的儿女被深深打动,细想养育之恩,不由个个落泪,痛心悔改,决心好好赡养老人,在儿女搀扶老人走出法院大门的那一刻,口干舌燥的杨宏觉得一切付出都非常值得。目睹杨宏庭长办案的青年法官吴迪曾在笔记中这样写道:“在金融案件高效审结、多元化解的那一刻;在借贷案件双方互谅、握手言和的那一刻;在继承案件子女和好、冰释前嫌的那一刻;在离婚案件夫妇相拥、破涕而笑的那一刻,我们青年干警都会产生深深的影响。是杨宏庭长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做法官就要坚守初心使命,坚持昂扬锐气,在公正司法的道路上笃定前行!”
杨宏在工农法院是有口皆碑的民事审判专家,在晚辈眼中既是领导又是老师。青年法官辛泽西对杨宏庭长感触最深的就是她精湛的审判业务能力,审理民事案件时,跟着她总能学到如何讲法树立威严,如何讲情化解矛盾。静水流深,润物无声,杨庭长数十年的坚守凝练出优秀且独特的审判风格,打造了工农法院一张精致的民事审判名片,并且用她火热的心在名片中间烫印出“为民”和“公正”。“只有确保当事人真心自愿地接受调解,才能使当事人之间实现互谅互让,从而彻底化解矛盾、消除纠纷,做到案结事了,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杨宏多年来总结出来的这种调解方式,使得办案效率在同事中一直排名前列。 她兼顾案件质量,故而能够得到当事人的好评,也得到了手中这些办案标兵、办案能手、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杨宏感觉很欣慰,拿起女儿奖状的时候,更是感觉很自豪。女儿一直以来拿自己当做榜样与骄傲,女儿的优秀应该来自于自己的言传身教,虽然言传比较少,身教应该够用。杨宏不相信迷信,但她相信“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她也是用这句话化解了无数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女儿大学毕业后,考上了国外知名大学的研究生,如今在一线城市外企工作,可以说步步坚实,从未让自己操心,这应该是作为榜样的她勇于担当、敢立潮头、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的结果吧。
一直谦虚谨慎的杨宏对于“勇于担当、敢立潮头、刚正不阿、清正廉洁”这十六个字是不愧对的。她在职业生涯中从不缺乏挑战新事物的勇气,工农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落实上级法院审判工作的要求和部署,案件繁简分流,只是2022年,她带领民事审判团队就审结了861件。处理了大批量物业合同和金融借款合同案件,帮助企业解决了大量的纠纷。她还提出,战“疫”当前,办法总比困难多。她曾经多次着重对技术手段和开庭方式向企业做介绍,企业表示虽然没有经历过此种模式,但愿意相信并配合人民法院工作,同意网上开庭。她带领民事审判庭在“线上”、“线下”积极改进高效办案程序,在当事人权利保护、程序规范以及平台使用方面进一步研究,力求与时俱进,充分掌握使用新技术,不断提升审判质效,为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宏伟目标贡献着自己这份力量。在杨宏的心中,法律是国家的意志,神圣而不可侵犯,法官是法律的践行者,不容出现一丁点亵渎法律尊严的行为。她在担任法官生涯的三十二年里,拒绝礼金,礼品上百次,数额加一起少说也有数十万元。她曾经不止一次地说过,在诱惑面前,要守得住底线。虽然自己条件不宽裕,但是和广大的人民群众相比没有什么不同,工作只是分工不同,奉献却是大同小异。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她从不办人情案、关系案和金钱案,时刻坚守廉洁自律的初心,时刻维护着法官这个称谓的圣洁。记得有一次曾接手了一起离奇的债务案件,原告谎称借条丢失,让被告重新出具借条,而被告出于对朋友的信任便重新出具借条。到期还钱时,原告却出示两张借条。她经过认真比对、细心审查,在大量的证据面前,原告惭愧的低下了头。被告感激地说:“如果不是杨庭长您的细心和稳重,我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啊!”当即拿出一沓人民币放
在杨宏的办公桌上并说道:“是您为我主持了公道,我是真心感谢,这是一点心意,请您千万不要推辞。”杨宏收起了笑容,极其严肃地说:“秉公办案,让每个群众在法律过程中感受公平和正义是我们法官的天职!你还是把钱收回去吧,取你一文,我的为人就不值一文!”杨宏想到这里自豪地笑了,她把整理好的一兜子证书放进衣柜里。等女儿回来一定给她和外孙女看一看。三十多年来,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成绩,但活得踏实。回忆起来历历在目、何其真实!记得自己总爱说人生要三“真”:平平淡淡是真、勤勤恳恳也真、清清廉廉最真!想来自己应该活出了这三“真”。
三十二载青春,三十二载爱,她以奉献之举描绘出人民公仆最质朴的形象;三十二载风雨、三十二载情,她以公正之心书写政法干警最忠诚的信念。于她而言,即便是繁琐枯燥的民事审判工作,也是自我价值的最好体现。因为她深知,要以平常心对待每一天工作,进取心对待每一项任务,唯有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无限的审判服务中去,才能让梦想落地开花,才能让玫瑰铿锵绽放,才能更好地为法院发展、法治建设做出更新更积极的贡献。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工作业绩。她团结民庭所有同事共同进步,带领的民事审判庭被鹤岗市中级人民法院荣记“集体三等功”一次。
面对采访,办案时滔滔不绝的杨庭长却找回了少女时的羞涩,什么都不肯说。自称她学生的杜萌法官一旁着急地说道:“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我们杨庭长三十余年来不但功勋卓著,而且桃李满天下,我们工农法院年青一代不少都是她的学生。从我进入法院工作开始,杨庭长一直用行动教导我,在审理办理案件的过程中一丝不苟,要求严格,而且将自身长期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我。她不仅是我业务上的领路人,更是我思想上的指南针,杨庭长对我的引导是我人生中的最为宝贵的财富!”路过的立案庭法官仇颖停下脚步,激动地接过话茬说:“自从我加入工农法院这个大家庭以来,我们的杨宏庭长就奋斗在民事审判的第一线,作为一名快审法官,案件数量一直居高,而杨庭长作为一名老法官,从未言过累,说过忙。今年我也加入了快审团队,我要向杨庭长看齐,在工作中任劳任怨,在案件中做到公平正义,将这种精神传承和发扬下去。” 杨宏庭长一旁听了两位同事发自肺腑的赞美更加局促,一遍一遍地说:“别采访我,我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我们工农法院每个法官都比我做得好!”说话间不停地摇头。当笔者郑重地问她:“您是不是女儿的骄傲?”她摇着的头才慢慢停下来,认认真真地点了一下……由此也打开了她的话匣子。
采访完杨宏庭长,心里沉甸甸的。她的过往就是一部法制改革发展简史,她对法制建设深层次的理解让人心生敬慕。她伴随着法制的不断完善,一路步履坚实地走过来,不但赢得数不尽的荣誉,更是赢得同行晚辈的尊敬与信任。她不只是自己亲生女儿的骄傲,也是众多拿她当做榜样的新法官们的骄傲。她的心是公正无私的,她对枫桥经验十分认可,也是她多年办案的方式方法。她说双方当事人都是老百姓,一旦判决,指定有一方感觉利益受损。在法官这里天天如此、司空见惯,而老百姓可能一辈子就打这么一次官司,很可能影响到今后的全部生活。所以,对于民事案件来说,没有比调解更好地化解矛盾的办法了。枫桥经验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被毛主席认可,并倡导全国范围推广,经过几十年不断发展,现已是“党政动手,依靠群众,预防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枫桥新经验,成为新时期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的典范。杨宏庭长作为枫桥经验的践行者,说起调解经验来简直是让人叹为观止。如何打开当事人的心扉?如何走入老百姓的心灵深处?如何触动他们向善的开关?说白了就一个字“信”!取得双方的信任明显不是个简单的事,首先法官自身素养要高,话语间处处彰显公平正义,带动当事人不敢有无理要求。双方当事人都讲理了,都不敢讲歪理了,那调解起来就简单多了。
杨庭长一直支持法制改革,她对新法官经历多重大考方能任职一事非常认可,认为国家选拔高素质人才进入司法队伍,非常有必要。法制是社会进步的象征,只有司法公平公正了,老百姓生活起来才踏实。而且法制是道德的护卫舰,一旦法制出现信任危机,那全民道德水准就会下降。如果一个国家的道德机车挂了倒挡,那百年屈辱的历史事件有可能重演。听到杨庭长的高谈阔论,真真让我这自诩有家国情怀的男子汉汗颜。杨庭长不是把爱国爱党挂在嘴上,而是默默地充实到自己每一天的工作中,她之所以主动给自己工作增加内容,是心中那份至高无上的责任感在驱使。我们中国法制改革没有样本,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学习表面先进的不一定适合我们。杨庭长对于有段时间不提倡调解就很费解,那段时间讲求证据说话,开庭前法官不允许见当事人。听到这里我调节气氛地说:“这样还不算公正,用机器人法官就更完美了。”当时还真把不苟言笑的杨庭长逗乐了。法律不应该是冰冷的,特别是对待本就向往良善的人民群众。动之以真情、晓之以道理,将矛盾大化小、小化无,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这正是杨庭长所愿,也应该是所有法制工作人的愿望。

杨庭长千天如一日地默默打理心中这方净土,不允许一丝杂草滋生。不久的将来她将光荣退休,也算是功德圆满、无甚遗憾。唯一放不下的就是自己这一身本领,没有尽数传给下一代法官。新一代法官朝气蓬勃、精力充沛,工作起来效率极高。她经常告诉他们要透过表象看本质,直觉往往会欺骗自己,只有扎扎实实地深入了解,才能做出公正的判断。她的工作秘诀就是:“不怕麻烦、深入末端,去除表象、直视里边。”青年一代法官对她的崇敬不只是赞叹,学习她的工作方法已经蔚然成风。主动加班加点自不必细说,单单是对待当事人的态度上,就有非常大的提升。不敢直视的威严,对于法官来说虽然有利于审案,可无话不谈的亲和,对于法官来说更有利于调解。一名合格的法官,不应该以一年审了多少案子来衡量工作成效,而是应该看一看调解成功率。如此才能促进和谐,不要让老百姓陷入身心俱疲的官司当中,而是尽快跳出无尽无休的烦恼,省下没必要浪费的时间,去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我想,新一代法官都达到杨庭长的思想境界,可谓是国家幸甚、百姓幸甚。
百姓来自五湖四海,自然道德水准不同,无理取闹者也并非“凤毛麟角”。用法律钻空子、给法官泼脏水等事件也是不少。例如制造伪证想骗取更多利益,诬陷法官收受贿赂,弄虚作假或断章取义制造舆情等。杨庭长对于此类事情的态度是不屑的,认为这些经不起推敲的事物不可能成立,更不可能成气候,只能是自取其辱。前段时间就有一个诬陷法官的,说在一个没有摄像头的角落里,法官接受了他的钱物。而且煞有介事地指认地点。当法警打开那个所谓角落的摄像视频文件时,影像里的法官怒目拒收贿赂场景非常清晰……杨庭长说过,现在司法工作者的待遇很丰厚,最起码在她眼中已经很丰厚了,而且整体政治素养空前地高,不可能因为眼前利益断送自己大好前程。一些思想扭曲的不法分子,认为有钱就可以任性的思路,在法官面前彻底没了辙。惩恶扬善的基调永远不会变,自认为“聪明”的破坏司法公正的行为必然无处遁形,对于此类不法者要严肃处理,决不可姑息。做事认真才能促进司法公正、社会和谐,真假不辨、对错不分,还要法律做什么?杨庭长说这些的时候情绪是激动的,能看得出来,她除了有和蔼可亲一面,还有嫉恶如仇的一面。
提起退休生活的话题,杨庭长并没有太多的憧憬,只是说帮帮女儿,减少一些心里的愧疚。而话语间总是流露出对工农法院的眷恋,使得话题又回到了法院。杨庭长对法院领导非常尊重,也是心怀感激。她与郭杰院长是同学,一路上两人可以说相互勉励、并肩战斗。而高院长要比她小得多,但高院长在她心目中却是一面旗帜。高院长的司法水平宛如山峰一样的存在,工作起来有拼命三郎之风,待人处事又有谦和儒雅之范。杨庭长说自己很少夸人,但高院长在她心目中的地位确实超过了领导范围。工农法院整体形象的提高是有目共睹的,法官的精神状态也是空前地饱满,每一位法官都是积极向上,体现出满满的正能量。这跟党政一把手的高水平领导密不可分,高院长不但重视提升工农法官的业务水平,而且在政治思想方面下了很大力气。以“弘扬先进、树立标杆,带动整体,共同进步。”为工作步骤,要打一场司法形象翻身仗。“我们法院法官几乎每天都加班,为了还原一个小小的真相,我们法官可能会好几天四处奔忙;为了获得真实有效的证据,我们法官可能会一次次地调查。可是有多少人知道我们工作的强度?有多少人理解我们工作的苦衷?一旦网上有个负面消息,法官的整体形象就会瞬间被拉低。所以高院长要加大法治工作宣传力度,让百姓了解我们的工作、让百姓知道我们法官的为人。包括这次采访,我们工农法院已经上升到了政治高度,就凭高院长这份真诚,我们真的是不配合都不行,最起码对不起日理万机的高院长。”杨庭长说道这里时,她办公室里的气氛好似已经凝固,而我感觉肩头仿佛放上一个三百斤的秤砣,很是沉重。
想来随着自媒体不断发展壮大,一些别有用心的势力为了毁谤我们国家的公信力,手段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由于司法工作者的工作强度比较大,确实无暇应对不良媒体的诟病。而我们一些文学爱好者就应该拿起笔,走进法院,深入了解法官的工作和生活状态,用最真实的语言把他们展示给世人。像杨庭长这样的法律工作者确实正像她自己所说,很平凡,她的同事都是这么在做。可是,我们作为最安全国家人民的一份子,不该感谢为之默默付出的法官同志吗?不该守护他们视若生命的清誉吗?所以,我们维护司法工作者的名誉、还原人民法院的高大形象,等同于维护国家的尊严。如果我们全民都能够齐心协力维护国家法律工作者的形象,那和谐的法治社会将会给我们老百姓带来更大、更多的福祉。
《一位法官女儿的骄傲》,其实是有歧义的,乍一看,说的是杨法官是她女儿的骄傲。如果,“一位法官女儿”本身说的就是杨宏法官,站在她身后那位令人骄傲的母亲是谁?那便是我们大家共同的母亲——祖国



作者 简 介:姓名 靳卫明。笔名塞外。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黑龙江楹联家协会会员、鹤岗市诗词楹联协会理事、《鹤鸣诗刊》编委。
曾为黑龙江楹联楹联家协会出版《网海楹风》编委;黑龙江电视台《全民电影》编剧接龙二等奖、百年鹤岗征文一等奖、鹤岗市改革开放四十年征文二等奖;另有诗、词、楹联、赋、小品、声等文体作品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

主播简介:阳春白雪:本名沈晓妹,从教34年全国百强重点中学,高中语文教师。普通话一级。上海朗诵协会会员。喜马拉雅 A +有声制作平台优质主播。中国少数民族声乐协会会员。有10年从事有声文学的经历!担任市作协有声文学部主任。市图书馆朗诵范读导师。2021年获黑龙江省书香之家荣誉。诵读的诗歌,散文,演播小说计600多篇作品在今日头条,喜马拉雅,网络微刊平台发表。本人声音浑厚圆润有磁性的女中音,婉约细腻和豪放大气风格都能驾驭。

《黑水龙吟》有声文学编委会
主任:桑俊杰
总编:孙忠辉
执行编辑:方秀华 沈晓妹【阳春白雪】
编辑: 张铁力 冷月 郝玉梅 董淑范 王 珉 李百成 刘伯华 付泽友 卢志宏 葛永顺 王宝玉 杨福旺 杨 柳 靳卫明 冉贤良 包洪声
顾问:王彤星 王启赋 陈大威 周长征 栾殿国 李文忠 高佳奎
美术编辑:于兆民
摄影编辑:郑福安
音乐编辑:陈晓溥
电子编辑:唯美
主播总长:沈晓妹(阳春白雪)
主播常务总长:周玉申(黑骏马)
主播总监:袁吉典
编辑制作部长:倾听
编辑制作副部长:韶黎 唯美
文宣部部长:岳青林
文宣部副部长: 玉文
校音部长:暖暖阳光
校音部副部长:牧歌儿
评论部长:笔融
评论部副部长:平安就好
主播成员:逗号 并非不同 温柔 陈逸非 灵感 媛子 倾听 岳青林 黑俊马 莉 飘 蓝调 冬梅 小菜一碟 牧歌儿 黄鹤 月儿 程子 徐雨霏 刘伟 莲花 潘旭东 李威 杨柳 傲雪红梅 玲珑 安然 刘丽翠 孙黎 雨的印记 婉儿 优雅 晨光暖阳 杨哲 暖暖阳光 玉文 李严 高玉梅 香乡 小鱼 姜瑞雪 苏兴麒 尚水 梦回楼兰 张丽 张宁 冬日暖阳 文嘉 李慧君 孙常璐 李红琴 闫玉芝 马根奇 华韵 英韵 小雨点 漂泊的云 紫水晶 蒋芬芳 纯洁芬芳 梁子 刘丽芳 苏利红 雪之珺 榴莲 安宁 安然 瑞雪兆丰年 唯美 馨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