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居读书笔记
沈 学 印
【0142】年 龄(A)
年龄,也可以称为岁数或年纪。也是人或动植物已经生存的实际年数。
年龄,如果以80岁视为人的平均寿命的话,人的年龄则应是这样:80岁为耄耋,70岁为古稀,60岁为花甲,50岁为天命,40岁为不惑,30岁为而立,20岁为青年,10岁就是孩提与童年了。
按照联合国的年龄衡定与实际说法,已将60岁视为老年。如果再按照联合国年龄划分的最新标准来计算,65岁以下的还是成年人,只有65岁以上的才被称为老年人。
其实,老与不老是在年龄上很难区别的。真正体现老与不老的还在于心灵、心态和心神上。因此,许多欧洲国家才将70岁算为进入老年行列的人。他们认为60岁以前的人根本不能算为长寿,且被视为刚进入第二个青春期,才开始懂得人生的真谛。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则是一首写年龄的小诗,至今我还能想起:
年龄,用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表明就更为乐观了。人活到125岁才是最正常的寿命。70岁都已不算什么“古来稀”的稀罕事了。现在就有很多人已信奉这样的说法:既“百岁不为奇,90不算稀,80不言老,70正年轻,60该算小弟弟”。
年龄的增长,岁数的递进,这是老年人最值得骄傲之处,也是老年人在时间上和自由之财富最为富有的时刻。这个年龄段的人,具有“三个支配的自由”,即时间和身体可以自由支配,大脑和学习可以自由支配,兴致和锻炼可以自由支配。一句话是世界上最自由、最充实、最幸福、最富有的人。这个时期的人,最具有使用成熟与睿智这个词的权利。他们所出的成绩最多,而且大都快捷。通过查阅不少书籍获知,有关科学家的研究及推断都与这一点是极其吻合的,大凡从事科学研究、发明创造、哲学理论,以及作家与诗人,他们的成名成家有三分之一的成果都是在50岁至80岁之间完成的.
深圳诗人冯永杰写的诗就把年龄看的很乐观:
花甲/只是人生一个小小的逗点/大文章还在腹中/花甲很轻/六十个春秋一阵风/花甲很重/六十年的收获/怎能挑得动//
(沈学印写于2023年10月15日13039680060)

臧平立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