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想欣赏石岩磊老师的朗诵作品,请点击如下链接:
https://xiangbo.me/220765/classic.aspx
文游天下(893)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
文/石岩磊
图/作者提供
南昌起义可谓是一场轰轰烈烈的“造星”运动,我军1955年第一次授衔的7名元帅、22名将军参加了这次暴动。但我始终有个疑问,朱德、贺龙、刘伯承、聂荣臻、陈毅、林彪等6人都身临现场,可叶剑英当时并没有到南昌,为何他也名列其中呢?直到参观完“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我的心结才得以解开。

纪念馆原是起义军的指挥部,陈展面积共有4492平方米,展览分为“危难中奋起”“伟大的决策”“打响第一枪”“南征下广东”“转战上井冈”“群英耀中华”6个部分,详细展示了八一起义的前因后果,尤其是一些细节让我收获颇丰。

常言道:共患难易,同富贵难。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后,在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下,国民党得到突飞猛进似的发展,组建了黄埔军校,培养出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并有大批共产党人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1926年,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第二年便占领江南大部分地区,正当革命形势一派大好之时,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分共,向共产党人举起了屠刀,中共中央决定发动武装暴动,以应对反动派的白色恐怖。

1927年8月1日,我党在南昌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由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谭平山等人领导发起,主要兵力是贺龙带领的第20军和叶挺控制的第11军大部,这两支部队都隶属于张发奎的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而贺龙、叶挺差点被张发奎扣押,多亏叶剑英通风报信才得以脱身。

叶剑英时任二方面军第4军参谋长,深得张发奎器重,其实叶帅已加入共产党,只是按照中央指示并未暴露身份,要其暗藏在敌人内部,到关键时刻发挥作用,叶剑英的确不辱使命,多次挽救我军于危亡之际。南昌起义前夕,张发奎察觉到20军和11军有些异样,便佯称在庐山召开军事会议,调贺龙和叶挺上山,以将他们逮捕。叶剑英获悉后,立即前往贺、叶驻地,告知他们身处险境,要二人赶快逃离,最终确保了八一起义的顺利展开。

叶帅对南昌起义的贡献还远不止于此。起义军占领南昌后,迫于大批敌军压境,不得不主动撤出,计划南下广州,建立新的政权,并可获得国际援助,以期再兴北伐。张发奎面对贺龙、叶挺的反叛早已暴跳如雷,要置之死地而后快,准备彻底剿灭起义军。危急关头,叶剑英向张发奎献计:无需与老部下火拼,只要坐山观虎斗,让起义军同驻守广东的粤军死磕,到时咱们坐收渔利即可。张发奎大悦,认为此乃妙计,实则是叶帅为避免我军腹背受敌。

我由衷地佩服叶剑英元帅的沉着冷静与足智多谋,尽管他没有直接参加战斗,却抵得上冲锋陷阵的千军万马,令人肃然起敬。当我走出“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时,耳畔恍若萦绕着阵阵喊杀声,眼前仿佛晃动着无数革命志士矫健的身影,而远处似乎有一双锐利的目光正注视着城内的一举一动,随时准备为起义军打外援。毛泽东主席对叶帅的评价是:“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他实至名归,其堪比孔明。
2023.10.14

读石岩磊君《文游天下(893)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
文/常原平
南昌起义造“帅星”,
7名元帅参暴动。
叶帅未至亦列内,
参观展馆得结论。
展馆起义指挥部,
内容丰富6部分。
前因后果详尽展,
细节让我收获丰。
共患难易富贵难,
国共合作北伐进。
蒋汪反共举屠刀,
白色恐佈暴动应。
起义打响第一枪,
主力贺叶两支军。
险被扣压张发奎,
剑英报信得脱身。
叶帅卧底敌内部,
关键时刻起作用。
告知贺叶险境处,
确保起义有核心。
起义失败欲南下,
张欲剿灭革命军。
危急关头叶献计,
避免我军腹背敌。
冷静足智服叶帅,
抵得上万马千军。
耳畔萦绕杀声喊,
志士矫健晃身影。
锐利眼光视全局,
备外援为起义军。
主席评价最到位,
实至名归堪孔明。
[强][强]


作者简介:石岩磊,河北满城人,年龄已到知天命,心性一如少年,满眼的童趣,满怀的憧憬,无怨无悔不知傻,无忧无虑不懂悔,在微信里觅到一处清静之所,在文字的组合中发现了一片蓝天。2018年于无意间闯入了朗诵的天地,又寻到一个令人神清气爽的新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