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网上出现许多火爆的事件,比如:“指鼠为鸭”、“中石油1L=800ML”、“北极鲶鱼”等等,随之就出现了一个爆火的词叫“政府公信力”。那么,什么是政府公信力呢?

政府公信力:政府公信力是政府依赖于社会成员对普遍性的行为规范和网络的认可而赋予的信任,并由此形成的社会秩序。简单来说就是政府的影响力与号召力。
如果政府失去公信力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
首先,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和动荡。人们可能会对政府的决策和政策产生怀疑,对政府的指导和领导产生质疑,甚至对政府的合法性提出质疑。这可能导致社会的分裂和对立,甚至引发抗议和示威活动。
其次,政府失去公信力会削弱政府的执政能力和决策效力。政府需要公众的支持和信任来推动政策的实施和执行,但如果公众对政府失去信任,政府的决策和政策很难得到有效执行。政府的决策可能会受到阻碍,政策的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从而影响到国家的发展和稳定。
此外,政府失去公信力还会导致腐败问题的加剧。如果公众对政府的监督和约束力度减弱,政府官员可能会滥用职权、贪污腐败。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会削弱对腐败行为的打击力度,从而进一步加剧腐败问题,损害社会的公平正义和经济的发展。
最后,政府失去公信力还会影响国家的国际形象和外交关系。国际社会对一个国家的评价往往与其政府的公信力有关。如果政府失去公信力,国际社会可能对该国的信任和合作意愿减弱,国家的国际形象和声誉可能受到损害,从而影响到国家的外交关系和国际合作。
总之,政府失去公信力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包括社会的不稳定和动荡、政府的执政能力和决策效力的削弱、腐败问题的加剧以及国家的国际形象和外交关系的受损。
因此,政府应该重视公信力的建设,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和互动,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责任感,以恢复和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有一则寓言《狼来了》,想必大家耳熟能详,狼如果真的来了,大不了我们同归于尽。

李含辛,龙的传人,中共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秦文化研究会研究员,西咸新区作协会员,咸阳作协会员,咸阳文学院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