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辽市文化名人录之二十四:
情系故里武林风
宋今声
2013年5月12日,双辽市举行首届武术段位制考评点揭牌暨武术段位制晋段考评活动,并成为全国第一个武术进学校的单位;2014年9月20日,双辽市成功举办了吉林省首届传统武术精英大赛;2014年11月4日,在中国武术段位制国考大赛中,马宏武偕门徒穆继春双双晋级武术七段,这在双辽有史以来尚属首次,开辟了双辽武术发展新纪元。 近年来,双辽武协接连收获多个“第一”,无不彰显武术人特有的精气神。双辽武协全面贯彻《全民健身实施计划》,认真落实“大武术观”、“武术六进”的战略部署,使双辽武术事业呈现了武术流派传承有序、各类活动连续不断、武术人才层出不穷的繁荣景象。而这些,都要得益于一个好带头人——吉林省武协副主席、吉林省螳螂拳协会副会长、吉林省少林拳协会副会长、双辽武协主席、国家一级裁判马宏武。
勇于钻研 精心习武
今年70岁的马宏武从小就酷爱武术。1972年,他拜上海查拳名师蔡银宝为师,学5年查拳、五虎棍、一套岳家枪、一套陈氏太极拳和一套拦手拳。1978年拜吉林省太极拳名师刘鑫吉为师,学习了一套杨氏太极拳。
进入八十年代,马宏武已经在武术界小有名气,与他切磋武艺,交流招数的武术爱好者经常不断。为了精心习武、做好弘武这篇文章,他秉承“术有专攻,艺无止境”习武理念,多次向名家拜师学艺,继续在精益求精上下功夫、上档次。1984年他拜四平市螳螂拳名师于景元为师,先后学了八方、八肘、崩扑、白猿献书、罗汉摘要、罗汉两路三路、摇臂刀、螳螂棍、三节棍、穿蝉剑和春秋大刀。之后,又向四平拳师王长富学习了两节棍、九节鞭、甲级枪和甲级刀。由于勤奋好学,又得师父真传,
马宏武练就了一身好功夫。此后数十年里,无论工作环境如何变动,他的武术情怀始终如影随形。即使在人生步入低谷之际,他仍然没有放弃对武术的执着热爱,坚持晨习晚练,风雨不误,曾一度“与世隔绝”般地苦练6年武术。 通过多年研习苦练,如今的马宏武称得上枪棒娴熟,武艺精通。2012年,他年当花甲,在心血管做了4个搭桥术的情况下参加了北京武术国际邀请赛,获得了1金1银。凭借这种习武、尚武精神,他被评为国家武协金牌会员,这也是这次赛会上全国表彰的7名选手之一。并被聘为全球功夫网双辽站站长。同年,加入中国武协、晋升国家一级武术裁判。一向低调的马宏武,以过硬的功夫和良好的武德,一鸣惊人,开始在武坛上崭露头角。
乐于创业 痴心尚武
2013年1月18日,经过业内选举,马宏武肩负使命,成为双辽武协第三任主席。在发展武术事业上,马宏武面临最大的难题,就是活动经费。在困难面前,他没有退缩,而是坚持不懈地组织武术爱好者开展习武健身活动。尽管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但他也付出了很大代价。无论是开展活动,还是外出交流,政府没有专项经费,都是自己掏腰包。对此,他仍然乐此不疲。他执掌双辽武协以后,在朋友们的帮助下自费租了办公室、武馆,使双辽武林人士拥有了自己的“家”和习武健身之所。回想起当时不辞辛苦,到处跑赞助,多次受冷落、几经遭白眼的情景,年近古稀的他不无感慨,“要办好武术事业,面对面向有些单位领导要钱、通过老关系找商家赞助,碰一鼻子灰是常有的事,那种滋味真是难哪!”
为了使中断多年的武术健身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起来,马宏武在缺少经费的情况下,不等不靠,发动双辽武术爱好者利用每年的重要节庆日,以武术表演为载体,强化社会宣传,发挥社会舆论的引导作用,让社会各界了解中华传统武术,了解武协的工作性质、特色和内容,吸引人们喜爱并参与武术活动,把武术健身活动与弘扬武术文化、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进行有机结合。2013年8月8日,双辽武协在全民健身日举办了首届武术表演大会。参加展演大会的武术爱好者有二百余人,观看表演人次近千人。面对挥拳弄脚和舞枪击剑的场面,有人啧啧赞叹:“双辽这儿还有这么多人练武啊。”
此后,武术健身活动在我市此起彼伏,精彩连连。2014年以来,利用端午节在郑家屯公园开展武术展演活动;同年8月8日双辽武协积极参加全国第6个全民健身日活动;8月29日太极拳拳技展示大会在市体育馆举办。通过一系列武术表演活动,让现场观众感受到了浓郁的活动气氛,网络关注度和回帖率暴涨,展示了双辽武术文化的丰富底蕴,成为节日里的视觉盛宴。
在武术段位制推广、武术走进学校的初期,出于对学生安全、学校秩序、社会稳定等因素的考虑,学生家长、学校、老师不支持。马宏武通过多种方式,多次到市教育局、学校沟通协调,同意组织学生参加。而学生家长不愿意支付相关考评费用,他当场向学校表示双辽武协承担。但他最清楚,双辽武协当时没有一分钱,只有自己垫付。对此,爱人不理解,还埋怨他很长时间,他还利用广场武术健身活动、新闻媒体等方式,广泛宣传有关段位制活动,提高覆盖面,增强感染力,不断强化人们的段位制意识。同时,在省武协的大力支持下,他积极向国家武术段位制办公室请示设立考评点。
2013年5月12日,我市被授予中国武术段位制考评点,武术段位制晋段考评活动至此拉开帷幕。据统计,首次活动共考评了1307名晋段人员,其中第五小学就申报了888名段前级的考试。段位制在双辽校园里生根、发芽,也为武术从少儿抓起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吉林省推进武术大发展作出了贡献。因此,我市成为全国第一个武术走进学校的县市而受到国家武协表彰。同年7月,他参加了省武术工作会议,并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双辽武术活动推向社会、走进校园的经验事迹,国际体育总局网站、中国武术网站和中国体育报均给予报道。自2013年武术段位制晋段考评活动开展以来,已举办了3期晋级培训班,考评了2572名段位晋考人员。现在,双辽武协已拥有会员529名,省级会员76名,国家级会员122名。
在武术段位制考评点揭牌仪式上,省武协主席徐万东率班子成员亲临现场并做讲话,和市政府副市长权明远共同为考评点揭牌。权明远做出了“让双辽市武术全民健身活动跨入吉林省武术发展的领军行列”的重要指示。在省市领导的关心鼓励下,在社会各界的关注支持下,马宏武愣是在没有经费、没有设备、没有场地的困境中,靠一种知难而上的武术拼搏精神,开拓出双辽武术运动的一片蓝天。 勤于活动 真心弘武
武术组织的魅力在于活动。马宏武在组织活动上用尽了脑筋,下足了力气,使各种武术活动穿插进行、各地武术交流经常展开、活动层次持续提高。
马宏武通过多种渠道,推动武术发展。一是抓好武术“六进”工作。他通过组织武术展演、强化舆论宣传、做好积极沟通等方式,使双辽武协与国有实验林场在弘扬武术文化上达成共识,双辽武协实验林场分会于2014年12月组建,武术走进了国有企业。经过商讨,重点在武术健身、武术表演上做好武术推广工作,为实验林场的武术爱好者进行实地培训。二是注重组织建设。他积极发挥桥梁作用,注重加强武协分会组织建设,努力开创武术工作新局面。2014年,省武协武术文化对外促进会双辽分会、省武协螳螂拳双辽分会、省武协少林拳双辽分会成立。三个分会组建以来,坚持“团结、和谐、创新、发展”的思路,团结带领广大武术爱好者,推动了武协工作的全面开展,促进了双辽武术运动的新发展。三是加强阵地建设。他以服务体育、服务群众、服务社会为出发点,努力建设服务型的武协组织,并强化了基础阵地建设。据统计,我市现有武术健身点22个,武馆1个。马跃武校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四是狠抓人才建设。马宏武、穆继春师徒晋级中国武术七段,并被列入双辽市人才库。不仅如此,他还认真组织双辽武术爱好者积极参加国家武术段位制培训、考试,加强双辽武协各类人才建设。截至目前,各级武术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28人,武术项目教练员、裁判员18人。 在实践中,马宏武认识到双辽武协整体队伍素质不高已成为制约武术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对此,他坚持质量并重的原则,通过走出去学习、打比赛实战等方式,广泛开展武术交流活动,在发展队伍数量的同时,切实提高队伍水平。他带领双辽武术爱好者走出双辽,先后到长春、东丰和乾安等地与武友们切磋武艺,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同时,他还组织双辽武协及所属各门派分会积极参加各级别武术赛会,促进学习与交流,双辽武术队伍素质普遍提高,取得了辉煌战绩。近两年来,双辽武林刮起了奖牌风,先后在徐州全国传统武术大赛、北京第三届国际武术大赛、第三届全国少北拳武术大赛等赛会上,荣获团体第一名,马宏武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百杰”,马宏武、杨静、穆继春、马跃被省武协评为先进个人;双辽武协被省武协授予先进集体称号,获得省武协颁发的全省仅2个的“特殊贡献奖”。
引进来扩大影响。在促进传统武术的推广和传承中,马宏武没有在成绩面前止步,一直在打造规模上下工夫,使武术在提高市民素质、促进全市精神文明建设上发挥积极作用,从而推动社会发展。为进一步扩大双辽武术的对外影响力,他抓住机会,积极申请承办武术大赛。当得知吉林省将举办首届传统武术精英大赛的消息后,他数次跑到省武协争取承办比赛。我市凭借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文广新局、体育总会的大力支持,社会各界的热情帮助,以及马宏武的扎实工作,终于获得了大赛的承办权。
在申请、筹备、组织省级武术赛会的过程中,省武协给予了高度重视。尤其是省武协主席徐万东亲临双辽武协指导工作,对重要工作给予全力扶持指导。这让马宏武信心百倍,干劲倍增。
为办好这次大赛,他将双辽武协领导班子成员分成组别,分工负责,责任到人。在筹备的3个多月时间里,他不断操劳奔忙,人看上去明显苍老许多,大家都劝他要注意身体,但他还是放心不下,亲自到比赛现场查看、指导展演节目编排。2014年9月20日,双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这个无比激动人心的大喜日子,我市隆重举行了吉林省首届传统武术精英大赛。赛会历时虽然仅仅一天时间,可是此次大赛举办得非常圆满,非常顺利,为双辽武术发展史填上了浓重的一笔。来自全省10个地区14支代表队,年龄从12岁到70岁,4个组别255名武术精英参加了比赛,有8个拳种和长短兵器、对练项目。双辽人的热情、周到、细致以及对大赛的组织能力赢得了大家的充分肯定,获得优秀组织奖、特殊贡献奖;双辽武协获得团体第三名,参赛个人获得了4金5银5铜的佳绩。双辽武协工作在吉林省的位次又向前跨进。对此,在2014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给予“成功举办了吉林省首届传统武术精英大赛”的充分肯定。
身为中国武术七段的武术家马宏武,多年来全身心投入双辽武术事业,不辞辛苦,不讲报酬。在双辽武术事业件件成绩的背后,无不浸透着他的心血与汗水和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故土情怀。
2023年10月12日作者简介:宋今声,笔名沙岭樵,现为中华辞赋社会员、中国法学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双辽市玻璃山镇关工委副主任。
备注:个别图文无关,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