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季羡林谈人生》这本书由数十篇随笔组成,语言朴实无华,却蕴含着纯真的情感,这恰恰是先生文字精髓之所在。
季羡林先生在多个领域卓越建树,被人们称为“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这位拥有三项桂冠的大师从不以名人自居,自谦地说:我只是一个杂牌军而已。
文如其人,通过阅读,我看到了一代文人的风骨。如钟敬文先生的评价:浮花浪蕊岂真芳,语普情醇是正行;我爱先生文品好,如同野老话家常。
我印象最深的是《不完满才是人生》一文,人生之路,如先生所说:不完满才是人生,这是一个“平凡的真理”。我们如果领悟了其中蕴含的真谛,便可以对己不骄不躁,对人谅解包容。
苏东坡有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南宋方岳曾说: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是的,每个人都想拥有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古今中外,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感受过世态炎凉,先生总结得非常精辟:年龄大小与处境坎坷同对世态炎凉的感受成正比,年龄越大,处境越坎坷,则对世态炎凉的感受越深刻;反之,年龄越小,处境越顺利,则感受越肤浅。
在先生的生命历程中,一波三折,真正参透了世态炎凉的玄机。但是,先生只有看穿,没有抱怨。他甚至说:假如我处在别人的位置,行为不见得会比别人好。先生如此坦诚、如此真性情,怎能不令人感动?
生活有时比我们想象中更残酷,人生的真实模样,多少都会带着一丝悲凉。先生无论处在什么样的境遇中,一直热爱生活,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先生认为:在这世间,人人都有压力。生老病死苦,其中的苦,就是压力。
随着社会节奏越来越快,压力有时让人感觉像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既然压力人人都有,我们要正确地对待它。先生享年98岁,可谓高寿。如此长寿,与先生正确对待压力不无关系。我们要像先生那样,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不断调整好心态。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掩卷沉思,我仿佛看到一位行走近一个世纪的老人,他洞察了人生百态,参悟了世间春秋。先生望九之年的人生感悟,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展现了老一代知识分子的风骨。
良人已逝,良知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