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雨天的下午,我翻开《我与地坛》,在生与死的思考中,终于领悟到最为关键的好运道——苦尽甘来。
21岁的史铁生经历了人生最重大的打击——双腿残疾。在痛苦和愤怒时,他摇着轮椅走向那座历尽沧桑的古园,在沉静而又古朴的地坛中,在无数苦难的千锤万凿下,史铁生将有关生命的思考铺陈纸上,得出了灵魂不朽的秘诀:从不屈中获得骄傲,从苦难中提取幸福,从虚无中创造意义。苦难是痛苦的,怎么提取幸福,我不解。
史铁生的一生是苦难的,他“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疾了双腿”,但古朴的地坛接纳了残缺的他,成为他停泊的港湾。在寂静的包围下,他找到了平衡苦难与生活的方法——写作。他在《我与地坛》中写下:假如世界没有了苦难,那世界还能够存在吗?我从不赞同苦难,更不理解上帝何以要将诸多苦难降于人间。然而,继续读下去,我顿悟了。史铁生在一篇文章中曾设计过一场完美的人间戏剧,称之为好运设计,令人震惊的是,种种完美的人生设计,最终却指向内心的麻木与荒芜。于是他得出结论:没有痛苦和磨难,你就不能强烈地感受到幸福,那只是舒适只是平庸,不是好运不是幸福。
那么,命运的救赎之道在哪?生命的意义难道在于被苦难折磨?不,当然不是,苦难固然带来了不可磨灭的伤害,但只有你成功穿过暴风呼啸的长廊,走过荆棘遍地的荒野,才会收获刻骨铭心的喜悦与自豪。苦难能使你走向毁灭,更能使你获得新生。正如史铁生失去行走的双腿,却获得了灵魂的翅膀,苦尽甘来才是最为关键的好运道。
苦难是不能拒绝的,面对苦难的勇气更是不能少的。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也遇到过不少挫折与失败。我常常会在这些磨难面前流泪,但也会带着泪水继续奔往远方的山海,因为我知道当浪潮退去时,理想的岛屿便会浮现。电影《热烈》的主人公陈烁本来拥有幸福的家庭和憧憬的梦想,一场变故使他失去了父亲,挑起了家中的负债。面对这些,他从未放弃,不断参加路演还债的同时,也一直奔走在追梦的路上。虽然他一次又一次被抛弃,却从未想过放弃,在故事的最后,他终于在喜悦与泪水中戴上了成功的皇冠。电影中有一句台词很打动我:“生活嘛,不触底怎么反弹。”跌至深谷后的崛起更令人惊叹,坍塌后不放弃的沉吟更为动人。就像史铁生在书中所说:大劫大难后人不该失去锐气,不该失去热度,你镇定了但仍在燃烧,平稳了却更加浩荡。所以朋友们,不要害怕苦难,勇敢面对吧!暴风雨过后,你会成长。
雨声渐小,我合上书本,推开窗来,微风轻抚,天空被冲洗得很干净,只一轮明月斜挂。